本文集是2007年在昆明举行的第十五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术研讨会的成果,内容分为:考订与能论、论诗赋与词、关键词、域外四个部分,对我国古代文论中的较为重要的问题和代表作均做了颇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图书 | 中国文论的情与体(第25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文集是2007年在昆明举行的第十五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术研讨会的成果,内容分为:考订与能论、论诗赋与词、关键词、域外四个部分,对我国古代文论中的较为重要的问题和代表作均做了颇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目录 ◆考订与通论◆ 刘勰与刘穆之——从《异苑》两条材料谈刘勰的几个问题 以医喻文刍议 “文学自觉说”商兑 拨开历史的迷雾——吴宓在红学研究上的开创性贡献兼与余英时商榷 古代文论原体验与再体验问题探析 论“狂”作为审美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确立与发展 ◆论诗赋与词◆ 在比较的视域中看先秦诗学的发生——以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为中心 祭歌与乐教——公元前诗赋文学之批评与“礼”的关系考论 论明初诗学的学古思维 清初词坛的诗词之辨 论《采菽堂古诗选》的诗学批评 洪亮吉《苏门山人诗钞序》及其诗学略论 时代学风及个人才性对乾嘉诗学家持论的影响——以袁枚、翁方纲、赵翼为中心 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未知结构及其悲剧意义 吴芳吉儒家诗学之内在精神 ◆关键词◆ 宗炳“山水以形媚道”诠释——兼论中国山水诗的兴起 《文心雕龙》的“清”义辨析 刘勰论“兴”的双重内涵 名教制度的审美化——郭象玄学的历史任务 从“辍其情”、“性其情”到“任其情”——从魏晋玄学人性论变化看“诗缘情”说的提出 “传奇”是唐以后古代小说与戏曲之通称 孔颖达易学的美学探论——以情、性思想为中心 四大类书与唐代文体学 《东坡易传》与苏轼的诗文创作 ◆域外◆ 略论河上肇汉诗的情志与风骨 八音节奏与中国五言、七言诗体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简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文论的情与体(第25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中玉//郭豫适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5642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7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9 |
宽 | 14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