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主控战略技术分析使用手册(深度掌握技术分析精髓)
内容
编辑推荐

危机入市、要懂得停损、要顺势操作、要资金控管、该多就多、该空就空……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也无须他人多嚼舌根,问题是能不能做到,或者是能做到多少程度。

但也不要因为这一次操作成功就志得意满,风险仍然在我的身边围绕,不要因为这一次没有介入操作而感到灰心,只要等待就还有机会。本书集作者七本主控战略系列图书的精华,针对不同的主题做了更深入的探讨,透过本书读者可以快速了解主控战略技术分析的轮廓,更能深入洞悉技术分析的精髓。

内容推荐

本书集作者七本主控战略系列图书的精华,针对不同的主题做了更深入的探讨,透过本书读者可以快速了解主控战略技术分析的轮廓,更能深入洞悉技术分析的精髓。

在K线的运用上,本书加强了变形K线的分辨技巧与测量方法的运用,特别详细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关于K线逻辑思考的推演。至于形态学与成交量的研判,除强调相对位置的重要性之外,也利用图表说明相对位置研判的对应关系;另外,在技术分析的内容之外,也试图教会投资者调整好面对市场的心态。

作者告诉读者:技术分析不是操作的全部,操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进入市场前,别忘记先想想自己准备好了没有。永远记得只操作自己能够看清楚的行情,赚自己能力以内的钱,别妄想在高难度的行情走势中表演技术分析或是操作技巧。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测量系统

第二章 波浪理论

第三章 形态学

第四章 移动平均线

第五章 K线

第六章 成交量

第七章 开盘法的运用

第八章 实时盘态的运用

结论

试读章节

黑天鹅事件

纳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提出了黑天鹅效应,所谓的黑天鹅效应,是指看似极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但他却发生了。它具三大特性:不可预测性、冲击力强大,以及一旦发生之后,我们会编造出某种解释,使它看起来不如实际上那么随机,而且更易于预测。

我们人生的各种大小事件,难免会遇见“黑天鹅”,就金融操作而言,往往以为是正确的操作观念与操作技巧,在获利与名声都达到高峰时,“黑天鹅”却悄悄地出现,给予当事人重击,并且告诉当事人说:你错了,这些成功不过是随机性的致富而已。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休斯(Myron Scholes)与莫顿(RObert Merton),与所罗门兄弟公司前副董事长梅立威勒(John Meriwether)创办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简称LTCM),LTCM 1993年成立以来,利用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杠杆作用,每年之报酬率皆超过40%。但就在1998年3月,俄罗斯发生金融危机导致卢布贬值,俄罗斯政府只好宣布停止支付国债利息,使得持有大量俄罗斯国债的LTCM损失惨重,资产从48亿美元迅速跌落到5亿美元。

此事件除了让索罗斯受伤退场外,也造成市场上股、债市巨幅重挫,引发极大的卖压,并使市场流动性呈现停滞,造成所谓的“流动性衰竭”。由于LTCM的资金来自世界各大银行,造成亏损的连锁效应使得全世界约有4000只避险基金、高达十兆美元的仓位岌岌可危,最后FED于1998年9月23日决定由16家债权银行共同注资36亿美元,接管LTCM。FED并配合在9月、10月及11月各降息1码(0.25%),将联邦基金利率由5.50%降至4.75%的最低水平,这才平息LTCM濒临破产、俄罗斯偿债危机及亚洲金融危机所串成的全球危机。

然而此一事件并没有让华尔街金童与善于财务工程的专家重视金融市场中可能再度出现的“黑天鹅”,依然在金融市场上大量发行衍生性的金融商品。金融人士显然认为,这些倒霉的事情,或者是在历史重复不断发生的泡沫,应该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更忽略了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1920年曾经说过的警告:“低利与过度的借贷,会使股市过度成长,最后崩盘。”

命运的“黑天鹅”终究没有放过投机人士,在2007年引发了更大的金融危机。这一次危机的肇因,就是欧文·费雪的警告与许多金童贪婪的结晶。

2007年3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遭调查非法放贷后下市,正式引爆了次级房贷的巨大风暴。接着在2007年8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旗下两只与次贷相关的基金倒闭,导致15亿美元的亏损,使贝尔斯登面临可能破产的窘境,此事件导致华尔街多家金融业者停止房屋抵押贷款,全美第十大抵押放款业者American HomeMortgage Investment Corp.濒临破产,同时引发德国、法国、美国金融市场的信用紧缩,最后在2008年3月,贝尔斯登以每股2美元出售给摩根大通。

在2008年7月初,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研究报告看空全美最大房贷公司房利美与房地美,正式掀起二房财务危机。同年9月美国政府只好接管房利美与房地美,以防金融危机持续扩大。但是“黑天鹅”持续出现在华尔街,空气中弥漫着诡谲不安的气氛,终于在2008年9月15日,全球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AIG因筹资案失败,转向Fed求助400亿美元,并决定进行企业重整;而全球最具规模的证券公司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500亿美元并购。

其中以雷曼兄弟破产造成的冲击最大,因为雷曼兄弟是具有158年悠久历史的投资银行,属于作风保守的金融机构,但仍然玩起金钱游戏,尤其是将房贷变成债券(衍生性金融商品),精致地包装后转售到各金融市场中,在台湾即是所谓的“连动债”,预估全世界约有1281亿美元的债券型商品将可能变成废纸,就连台湾的投资人与金融机构也灾情严重。讽刺的是,在2007年,雷曼兄弟还被《财富》(Fortune)选为“最被羡慕的公司”第一名。

类似的“黑天鹅”事件,或是类型完全不同的“黑天鹅”事件,会不会再度发生?而属于个人操作生涯中的“黑天鹅”事件,会不会也悄悄地靠近我们的身边?会的,非常肯定。我们永远无法避开忽然现身的“黑天鹅”,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除了要吸取历史的教训,更要谨慎面对每一次操作。

有人说,既然熟悉了技术分析,应该在市场中大开大阖地操作,怎么还在强调要保守地操作?原因相当简单,我们并没有比华尔街的金童聪明,也没有诺贝尔经济奖的光环加持,更不清楚哪一个时候的操作会导致损失,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损失不会有其他金融机构伸出援手来进行拯救,而且操作的是自己的血汗钱,请问,能够不对“黑天鹅”持有敬畏之心吗?

千万别相信所有的泡沫都是属于稀有事件。再怎么稀有的事件,相较于人类时间的长河都将是一个定数,过去的历史已经重复太多次的泡沫了。在市场中活得久总比活得灿烂好。各位投资者朋友,你想选择哪一种?

勿迷失于专家的定锚效应

著名的心理学家史洛维克与李生斯坦提出了定锚效应(anchoring effect),运用在执行各种理财决策的时候,意思是指人们容易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此即所谓的经验法则。这种主观性的估计,其实非常容易受到额外信息的干扰,导致人们对原先主观性的估计加以修正,使其经验法则产生偏误,而经验法则的偏误即为定锚效应。

举个例子来说,在消费市场中某一项产品的原始定价为1000元,此定价本来就包含一定的利润在内,但是经过包装与宣传的铺陈之后,我们可以将这一项产品的定价卷标撕下,换成价格是2000元的卷标,成为放在陈列架上的定价。当消费者接受或者是习惯了这样的定价之后,卖方便可以开始抛出诱饵,比如趁着周年庆时提出7折的优惠。因为消费者已经被价格定锚,立刻会产生比价的效应,心想:此时只要花费1400元就可以买到原本2000元的产品,实在是太划算了。所以消费者莫不纷纷掏钱购买,事实上,卖方仍然多赚取了400元的额外利润,这一项东西还是很贵。

在金融市场中,我们是不是也被定了锚而毫无所觉?甚至造成我们错误的决策而不自知?

最常见的定锚效应是市盈率的迷思。所谓的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又称PE值,计算方法是以每股市价除以每股盈余。投资专家常说,要投资低市盈率的股票,事实上市盈率的高低难以界定,因为每一项产业,在每一个不同的时空背景,所得到的市场认同度将会不同,因此可以被接受的市盈率高低也会产生极大的差异。假使某一只股票的前景为投资人看好,便容易成为市场中人气聚焦所在,投资人愿意以较高价格买进,那么他将可以享受较高的市盈率。

P13-17

序言

写本书以前,考虑了很久,甚至有打算放弃的念头。

书本开始的楔子,提到了一些与技术分析无正相关的概念,主要的目的是想要告诉投资人,任何在金融市场上使用的分析工具或者方法,本身并没有问题,出了问题的通常是使用的人,否则市场上讨论巴菲特成功的方法那么多,为什么我们无法像他一样?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也是值得每个人深切检讨的问题,我相信,在思考过后。必然会发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而非工具本身。

我们可以用心态这一个词汇来概括真正的症结所在。听起来像是陈腔滥调,然而事实却是如此。是什么影响了我们执行买卖的时间与价位?是什么让我们应该执行买进时裹足不前,而该执行卖出时却犹豫不决?是什么让我们懂得许多金融市场中的操作技巧之后,却仍然无法依照既定的操作原则去执行?是心态,就是它!

所以,我常在想,有没有必要再写更深入的技术分析技巧?如果投资人的心态不改、观念不改,这些技巧就如同生了锈的废铁,永远也没有办法上战场打仗。虽然我深信使用了正确的技术分析技巧,可以有效地调整一个人的操作心态,但那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在这个功利主义与速成主义挂帅的市场中,有多少人可以坚持?

在前面几本书里,虽然在讨论技术分析的运用的同时,也会概略地提到一些心态与观念,但毕竟比例相当少,所以在将主控战略书系重点整理之前。也就是在本书的开端,写下一些与技术分析较不相关的想法,希望能给各位一些不同的思考方向。或许这些想法在各位投资人的眼里,是既笨拙又粗糙的,但总是一个小小的开端,如果一个崇尚技术分析的使用者(就是笔者),都会去思考这些浅显的问题,并且尝试去调整对市场的看法,那么各位投资人似乎也不能不去面对。

撰写本书之初,正值发生金融风暴之始,会拖延这么久才写完,除了文思窘迫、肚子内没有什么墨水之外,还有在取舍各书之重点,以及该如何重做阐述上过度计较所致。毕竟这一本书既称为使用手册。又号称是摘录主控战略书系7本之重点,如果太过敷衍了事,恐怕招致欺骗读者之嫌,如何能不谨慎行事?至于节录自各书之重点,是因为有再探讨之必要,而不是没有被摘录之章节就应该被忽视,这一点请各位投资人谅查。

其实,主控技术分析的范围很广,前7本书只是基石与概念,虽然本书尝试将其串连,让各位投资人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但仍是力有未怠,一本书的内容就像以管窥天,无法详细地道尽其中的变化,这一点要请大家谅解,若对于书中的内容产生疑惑,请移驾个人所架设的网站来进行讨论。

承蒙各位许多技术分析同行的抬爱,如果在网络个人日志、博客或是著作之中,转述了关于个人拙作中技术分析的观念,请基于学术上的尊重,只要说明引用之观念或字句是出自哪一本书即可,无需知会本人。

最后,感谢李进财教授与谢佳颖老师两位恩师,容许我放肆地写了这几本书,同时也感谢寰宇出版社,愿意让我这等无名小辈不断的写书,毫不考虑是否会导致亏损。在这一本书里,使用了大量的技术线线图档来说明,台湾的股票线图由股票分析软件《奇狐胜券》提供,该软件是大陆博庭信息(台湾代理商简爱洋行)所授权使用:大陆相关的线图由股票分析软件《飞狐交易师》提供,该软件是大陆博庭信息所授权使用,在此一并致谢。

主控战略中心

(Financial Manet Tactic Infonllation Center)

网址http://www.fmtic.com

韦中 仅识

后记

由于知识的传播无边无际,使投资人对于市场的认识也大为增加,一些操作观念也都能朗朗上口,比如要危机入市、要懂得停损、要顺势操作、要资金控管、该多就多、该空就空……。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也无须他人多嚼舌根,问题是能不能做到,或者是能做到多少程度。

以顺势操作为例,当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多头行情时,我们愿意投入多少资金?

如果真的非常看好,或者是技术分析能力真的很有自信,那么应该赌身家才对,经过几次的复利下来,早就成为富裕的人了,但这个市场中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原因在于市场看似单纯,却并不单纯,操作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如果有一笔资金,每一次进场都是全额买足,成功的过程可能会让人非常兴奋,可是却不容许一次的翻船,尤其是杠杆倍数越高的操作,有时候连停损的机会都没有,只要一次就可以在市场中毕业,这就是风险之一。

风险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概念,且因人而异,没有哪一次的操作是绝对没有风险的,但是有多寡高低的分别,更何况它完全无法正确地评估,仅能以操作经验或者是技术分析等工具,简陋地加以描述,也因为如此,部分投资人的操作原则倾向于保守,希望在金融市场中的获利维持稳定的成长即可,笔者就是属于细水长流的这一个族群,因为我害怕在操作生涯中遇到了“黑天鹅”。

不少人认为采用大开大阖的操作手法才是赢家与高手,更有人认为我既然写了几本书,应该属于技术分析的高手,怎么操作起来一点名家风范都没有?在此不得不借此书之末加以说明,我自省自己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每次都分析正确,更何况正确与否都要走势告一个段落才能知道梗概。分析的经验还需要不断累积与精进,因此仅用自己可以负担的损失去操作,甚至在认为有风险的时候先获利了结、落袋为安,毕竟成为高手或是名家不是我进入市场中的目的。我开车只要能安全到达目的就可以,不想抄快捷方式或者是过程惊险刺激,而且途中有不少风光明媚的景色,偶而停下脚步,又有何妨?

检讨以前常做错的位置,大多发生在我自己认为的风险区还积极操作,或者是认为风险已经很低了,却还没有等到讯号出现就急着进场。虽然有时候做对了,但不过是运气好,偏偏操作不能仅凭运气。后来渐渐明白,最初的段落与最后的段落,虽然还有利润,但实际上是不容易评估的,再加上操作的是自己的血汗钱,既然那一段不好掌握,就不应该勉强,事实上鲜少听闻散户会在主要波段赔钱,被坑杀最严重的不就是在那些高风险的段落?有时候,笨一点或保守一点的操作观念,可以帮助我们避开一些未知的风险,以前的经验是这样,我相信未来也是这样。

我总是不停的警惕自己

不要因为这一次操作成功就志得意满,风险仍然在我的身边围绕

不要因为这一次没有介入操作而感到灰心,只要等待就还有机会

不要急

愿与阅读这一本书的朋友共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主控战略技术分析使用手册(深度掌握技术分析精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韦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836405
开本 16开
页数 3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1-62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