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俄文化交流年度报告(2018-2019)/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外文化交流报告系列/中社智库年度报告
内容
内容推荐
本报告是我国国内第一本中俄文化交流年度报告,以中俄双语体现,这在中俄两国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与俄联邦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全球化系共同撰写。报告主要从两国人文交流、文化贸易和双边旅游三个方面介绍了中俄文化交流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报告认为,两国人文交流亮点纷呈、数字内容产品贸易前景广阔、旅游发展潜能巨大。与此同时,中国与俄罗斯作为重要的文明型国家,两国需要共同解决如何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始终保持自己文明的影响力甚至为世界贡献一种新的文明典范问题,这也是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作者简介
李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中心兼职研究员,2009年到2013年担任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国际基金(IFcD)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西方政治哲学、国外文化政策。近期出版专著《走向解构论的解释学》(2014年),专著《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荣获2011年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A类重大课题“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研究”并担任首席专家。
目录
中俄文化交流年度报告中方报告(2018—2019)
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中俄文化交流
一 2018—2019年中俄文化交流总体状况:亮点纷呈,成就斐然
(一)政府主导的中俄人文交流合作进展显著:两国互派留学生人数正迅速接近10万人目标
(二)中俄两国文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数字内容贸易发展迅猛
(三)中俄两国旅游人数双双高居榜首,迫求文化记忆催生中国“银发族”赴俄旅游浪潮
二 中俄文化交流形势的研判:新时代、新趋势、新可能
(一)汉语被俄罗斯正式纳入国家高考科目,“汉语热”将持续升温
(二)2022北京冬奥会将进一步推动中俄两国体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三)中俄两国人文交流主体日趋多元,地区和基层间合作日益密切
(四)关注用户体验度的个性化定制游将逐步超越无差异化跟团游
三 中俄文化交流面临的挑战与优化建议
(一)以数字内容产品为主要抓手,进一步激发中俄文化贸易的潜能
(二)不断提高两国版权交易水平,促进经典文学作品互译
(三)展现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激发两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
中俄人文交流专题报告(2018—2019)
一 中俄人文合作状况概述
二 2018—2019年中俄人文交流的主要成绩
(一)教育合作蒸蒸日上
(二)媒体合作深入创新
(三)体育合作强项互鉴
(四)文化交流全民参与
(五)青年交流覆盖面广
三 趋势预测与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民间团体在中俄人文交流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打造文化交流品牌项目的同时,兼顾大众流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三)利用好互联网传播途径,抓住5G时代发展机遇
(四)继续加强中俄青年在各领域的全方位合作,重视少年儿童的交流
中俄文化贸易专题报告(2018—2019)
一 中俄文化贸易概况
(一)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总体情况
(二)俄罗斯对外文化贸易情况
二 中俄文化贸易结构分析与主要特点
(一)中俄文化产品进出口结构
(二)中俄文化服务进出口结构
三 中俄文化贸易前景的趋势预测
(一)巩固人文交流成果,壮大对外文化市场主体实力
(二)瞄准数字内容市场,创新中俄文化服务贸易模式
(三)发挥口岸效应和集聚功能,推动中俄文化贸易升级
中俄旅游专题报告(2018—2019)
一 中俄双边旅游交流发展现状
(一)中俄旅游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签证便利化程度逐步增强
(二)中俄旅游交流推广形式多样,合作平台机制逐步形成
(三)中俄旅游要素互融互通走向深入,出游满意度逐步提高
二 中俄旅游目的地形象网络口碑传播效果
(一)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效果对比
(二)中俄目的地形象网络口碑对比
三 中俄旅游目的地协同营销推广策略建议
(一)目标市场:合与分
(二)产品体系:城与乡
(三)产品整合:同与异
(四)营销协同:纵与横
中俄文化交流年度报告俄方报告(2018—2019)
2018—2019年中俄人文合作报告
一 2018—2019年中俄人文交流领域的主要成就
(一)教育领域合作的蓬勃发展
(二)传媒与创新领域合作
(三)中俄文学交流
(四)地方性跨文化合作:旅游和企业孵化器
(五)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二 中俄在网络空间领域的关系: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一)中俄两国之间信息交流的总特征
(二)俄罗斯热门互联网网站和服务介绍
(三)抖音短视频国际版“TikTok”的普及
(四)中国热门互联网网站和服务介绍
(五)中俄在建立网络空间中的文化交流时遇到的主要问题
三 对未来合作的形势预判及发展建议
(一)必须提高社会组织在中俄人文交流中的作用
(二)在创建文化交流领域的重大项目时,应推广大众文化并发展在此领域的交流
(三)必须有效地使用互联网渠道来传播信息,甚至可以利用最新的5G技术
(四)必须继续加强中俄青年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并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交流
附录
附录一 2017中俄文化大事记
附录二 2018中俄文化大事记
附录三 2019中俄文化大事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俄文化交流年度报告(2018-2019)/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外文化交流报告系列/中社智库年度报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李河//(俄罗斯)A.H.丘马科夫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76587
开本 16开
页数 4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1
出版时间 2021-12-01
首版时间 2021-12-01
印刷时间 2021-12-01
正文语种 其他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736
CIP核字 2020257508
中图分类号 G125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外文化交流报告系列
印张 3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