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童超编著的《洪武王朝》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图书 | 洪武王朝/图说中国历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童超编著的《洪武王朝》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内容推荐 童超主编的《洪武王朝》介绍了,无论是从风云变幻中走出的英雄人物,还是在惊心动魄中交替兴衰的王朝,都被历史的黄沙掩埋,只留下袅袅余音,在蹒跚的岁月中缓缓吟唱,其中就有这样一位充满传奇的英雄,他发迹于淮扬布衣,在历史的夹缝中创造出一个崭新的王朝,并运用他政治家的谋略和风采将这个王朝推向顶峰时代,这个王朝就是洪武王朝。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一个皇觉寺里的沙弥,人生从悲惨中起步。红巾军搅乱天下,濠州城舍身从戎,大英雄展开别样人生。取金陵,战鄱阳,扫群雄,逐大漠。建大明,显国威,屠功臣,立极权……帝王之路,在铁血狰狞中就这样完成。 目录 重八分牛 平地起坟 挑动黄河天下反 朱元璋投军 建军立制 占据滁州 兴兵和州 进攻集庆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群雄并立 礼贤下士 江东桥会战 血战鄱阳湖 平定东吴 收服方国珍 征讨福建、两广 北伐中原 龙凤小朝廷 称帝改元 洪武年阍瓷器 反腐倡廉 北逐大漠 大将常遇春 奇男子王保保 傅友德定四川 沐英下云南 定都南京 和睦四邻 恢复农业 洪武立法 逐孟事件 开科取士 洪武军制 设立土司 与民休息 《元史》的修撰 诗人高启 明初文化艺术的繁荣 淮浙党争 军师刘伯温 胡惟庸之狱 宰相的兴废 六部分权 大学士宋濂 大脚马皇后 特务机构锦衣卫 空印案 外甥李文忠 大将徐达 文字狱 郭桓案 明之萧何 太子朱标 皇太孙的册立 分封诸子 蓝玉案 功臣的下场 驸马之死 凄凉晚景 巍巍明孝陵 洪武帝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灾难连连 元至正四年(1344),这一年入春以来,淮河流域遭遇了百年难见的大旱灾,贫瘠的土地像布满皱纹的脸,到处可见暴起的地皮和龟裂的痕迹。老人们信龙王、求雨神,然而祈雨求神的呼声并没有感动上天。紧接着,蝗灾接踵而至,铺天盖野的蝗虫像一团团乌云,飘到哪,哪里的绿色植物就被吞噬得一干二净。偏偏在这个时候,淮河流域又闹起瘟疫,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家家死人,户户发丧,一片凄凉景象。 五月,黄河北决白茅堤,六月又决金堤,山东、河南沿岸的数十万百姓一夜之间沦为难民。平常年景的起义暴动事件已经很多了,面对如此大灾之年,统治者想要做点事来防止“暴民”起来造反。这样一来,朝堂之上立刻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修堤,另一派主张不修。主张修堤的大臣们的观点是救民于水火,提出不修堤的大臣们倒也并非奸党,他们其实是害怕黄河沿岸一下子聚集十数万民工,会引发大规模暴动事件,危及大元的江山社稷。 不过元顺帝最终还是听从了宰相脱脱的建议,召集大量民工筑坝修堤。不过,这件事却为元朝的覆灭埋下了种子。 平地起坟 淮河流域的瘟疫来势极其凶猛,疫情很快蔓延到了钟离太平乡。在此之前,这一带的百姓已经用树皮、草根充饥很长一段时间了,以他们当时身体的抵抗能力,是难以挺过这一关的。刚入四月,便有不少人接连病倒,起初只是浑身无力,毫无精神,跟着就是上吐下泻,折腾一两天便断了气。由于消息闭塞,谁也不知道是瘟疫,也就没把病情当回事,等到了一个村子一天死好几口人的时候,大家才开始着慌了。老人们说这是上天在降罪收人,闹得人心惶惶,许多村民携家带口地逃离村子,有朋友的投朋友,有亲戚的投亲戚,总之是能走多远走多远。不过几天时间,太平乡十数个村子人烟寥寥。 迁居孤庄村四个年头的朱元璋家里也是丧事连连,四月初六父亲朱五四病死,初九大哥朱重四病死,十二日大哥长子病死,二十二日母亲陈二娘病死,仅仅半个月,朱家上下死了四口人,此时的朱元璋还不满十六岁。眼看着亲人们一个个病倒,没钱请郎中看病抓药,连吃顿饱饭都不能,最后只能病死,朱元璋实在是伤心到了极点。 哭是没有用的,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如何安葬死去的亲人们。家里穷得一个钱也没有,哪里还敢去想棺木?去求地主,得到的也不过是一顿呵斥与奚落。三哥重七给人家做了上门女婿,远在异乡,大姐嫁给了王七一,这次瘟疫王家也是连死数人,二姐早在盱眙的时候就订好了亲,嫁进了李家,后来听说二姐死了,二姐夫带着外甥保儿逃荒不知去向,整个朱家就只剩下二哥重六、侄儿文正、大娘王氏,还有朱元璋四个人了。 平时相处得很好的邻居们自顾不暇,也只能跟着伤心难过。两兄弟没有办法,只好用破衣裳裹严了尸体,再用草席包好,准备到野外找块地把尸体埋了。谁知,走到同村刘继祖家的地时,天突然阴沉下来,一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两人忙找了棵树避雨,心里愈发觉得伤心。这是一场急雨,一顿饭的时间,云开雨收,兄弟俩担心亲人的尸首,匆匆忙忙跑到刚才放尸体的地方。可是,眼前的情景让兄弟俩大吃一惊。原来刚才一阵暴雨把坡上疏松的泥土冲塌了,恰好埋在了尸首上,真可谓平地起坟。此事传到刘继祖那里,刘继祖认为是天意使然,于是将那块地施与朱家做坟地,兄弟俩自然是干恩万谢,感激不尽。后来,村里的老人们都说那是老天爷的安排,是朱家子孙好运的开始。P10-11 序言 历史是一幅无限延展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中,一代代鲜活的人物,一个个喧嚣的王朝,不断演绎着时代的传奇。 132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明王朝的序幕便从这时拉开。在神仙托梦、红光满屋的传说中,开创了洪武三十一年盛世、开辟了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基业的传奇天子朱元璋降生了。饥寒交迫、四处流浪是朱元璋早年生活的写照。然而,征尘滚滚,烽烟四起,随着东系红巾军的登高一呼,微末如蝼蚁的朱元璋从此穿上戎装,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 草莽英雄,莫问出处,在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二十四骑的簇拥下,年仅二十五岁的朱元璋,以他过人的胆识和才智,收编诸路匪兵、乡勇,先占滁州,再克和州,以著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箴言为战略根本,迅速崛起于淮西腹地,能与群雄争锋,敢觑江北元延。 同一时期,以刘伯温、常遇春、陈友谅、张士诚为代表的一代英杰,也陆续出现在这幅历史画卷中。听,南京城外的龙湾,响起的是江东桥战役的厮杀声;看,湖水荡漾、碧波千里的鄱阳湖,曾被数十万将士的鲜血染成红海。久围不克的苏州城里,是至死不降的张士诚;末路穷途的东海之上,是顺应大势的方国珍;穿州越省的凯歌声中,是徐达率领的北伐大军。数年间,大明的旗帜遍插诸省,南京城里奏响了开国的乐章。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常有共患难的君主,却罕遇同富贵的帝王。沉溺在封赏喜悦中的功臣们,首先遇难的便是看破世事的刘伯温;随着洪武四大案的落幕,数万颗人头落地,百万户人家背井离乡。那张曾经写满功臣名录的皇纸,此刻俨然是一张阴森可怖的死亡名单。 随着一个个功臣的离去,满手血腥的朱元璋也在极度的恐慌中走完了他的一生。不过,历史仍在继续,由他一手创立的大明王朝,并没有如他策划的那样,安安稳稳地千秋万代传袭下去。无论是兄弟还是叔侄,在权力和荣华的诱惑下,均在重复着夺位的血战…… 虽然洪武盛世早已逝去,大明王朝也已成过往烟云,但是六百多年前的风风雨雨将为历史永远铭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洪武王朝/图说中国历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498362 |
开本 | 12开 |
页数 | 2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4 |
CIP核字 | 2016009047 |
中图分类号 | K248.09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45 |
宽 | 19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