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帝制与盛世(汉唐明的时代公元1500年之前)/李晓鹏说中华史 |
内容 | 内容推荐 盛世的缔造不在一朝一夕。汉帝国最低调的盛世“昭宣中兴”,开始于汉景帝的文治武功;唐帝国的巅峰“开元之治”,肇始于武则天的官职改革;而朱元璋的制度创新与吏治实践,奠定了明帝国的骄傲“永乐盛世”。本书作者李晓鹏,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眼光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重新进入中华两千年帝制历史。制度的破旧立新、机构的创新设置、困境的有效应对,共同缔造了汉、唐、明的盛世。一代代帝王总结前朝治乱得失,创新性地探索与变革,使帝国的内政、经济、社会有序运转,传承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华文明如何在诸多古文明中脱颖而出,传承至今?帝制制度如何一步步确立,又在文明传承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帝制时代的治乱得失留下了哪些治理经验?本书以全新视角,总结出与众不同的盛世启示。 导语 ★帝国的制度如何建立?见微知著,洞悉盛世的缔造密码以明朝为例,探究中华文明历朝盛世的治乱得失。以明朝开国盛世为论述主线,兼论历朝盛世开创的施政经验,将明初九帝与中国历史上缔造盛世的其他帝王加以对比,清晰展现了盛世开创的制度基础、士大夫的著史心理,以及君臣在治理上的博弈。★ 打破历史人物脸谱化形象,重新审视明初九朝君臣施政得失朱元璋是在反腐倡廉还是诛杀功臣?东厂是特务机构还是监察机构?文官盛赞的明孝宗皇帝是否真的堪比汉文帝和宋仁宗?史官的褒贬自有其标准,但真实的治国效果不会说谎。明初的盛世,为我们重新评价明朝制度和历史人物提供了更有效的视角。★经济学思维与数据分析方法,探寻真实的治国效果李晓鹏讲历史,并非沿用儒家传统道德的评价标准,而是从其经济学背景出发,深入史书中容易为人忽视的枯燥数据,探寻真实的治国效果,重新审视当时的经济、军事、民生状况。这种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为读者认识中华文明、理解当今中国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路径。 书评(媒体评论) ★帝国的制度如何建立?见微知著,洞悉盛世的缔 造密码以明朝为例,探究中华文明历朝盛世的治乱 得失。以明朝开国盛世为论述主线,兼论历朝盛世 开创的施政经验,将明初九帝与中国历史上缔造盛 世的其他帝王加以对比,清晰展现了盛世开创的制 度基础、士大夫的著史心理,以及君臣在治理上的 博弈。★打破历史人物脸谱化形象,重新审视明初 九朝君臣施政得失朱元璋是在反腐倡廉还是诛杀功 臣?东厂是特务机构还是监察机构?文官盛赞的明 孝宗皇帝是否真的堪比汉文帝和宋仁宗?史官的褒 贬自有其标准,但真实的治国效果不会说谎。明初 的盛世,为我们重新评价明朝制度和历史人物提供 了更有效的视角。★经济学思维与数据分析方法, 探寻真实的治国效果李晓鹏讲历史,并非沿用儒家 传统道德的评价标准,而是从其经济学背景出发, 深入史书中容易为人忽视的枯燥数据,探寻真实的 治国效果,重新审视当时的经济、军事、民生状况 。这种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为读者认识中华文明、理 解当今中国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路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帝制与盛世(汉唐明的时代公元1500年之前)/李晓鹏说中华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晓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57332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9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首版时间 | 2023-01-01 |
印刷时间 | 202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44 |
CIP核字 | 2022204395 |
中图分类号 | K207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