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盛世琼花(佛山粤剧粤曲群英录)/佛山地方文献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佛山地区粤剧人的传记集。他们是小生、花旦、武生、丑生、乐师、舞美、编剧等等,各自在粤剧舞台上贡献良多,共同促使粤剧走向辉煌,风靡世界。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之一,粤剧在这片土地上琼花盛放,在唱念做打中人才辈出。正是前辈的不懈努力,后浪的改革创新,南国红豆不断焕发活力,在南粤大地上传颂逾百年。本书旨在向老一辈的粤剧人致敬,向新一代的粤剧弄潮儿表示支持与鼓励,推广粤剧文化,传承粤剧艺术,对于地方戏曲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呈现佛山粤剧人的小传,旨在保护和传承粤剧文化。
目录
张五(生卒年不详)
叶廷瑞(1786—1830)
招子庸(1793—1846)
何惠群(生卒年不详)
李文茂(?—1858)
金山和(1865—1964)
黎凤缘(1867—?)
黄鲁逸(1869—1926)
姜魂侠(1871—1931)
崩牙启(1872—1892)
千里驹(1888—1936)
潘苏(1890—1970)
白驹荣(1892—1974)
花影影(生卒年不详)
冯镜华(1894—1977)
新珠(1894—1968)
少新权(1897—1966)
李雪芳(1898—?)
任护花(1898—1978)
李海泉(?—1965)
曾三多(1899—1964)
马师曾(1900—1964)
罗家树(1900—1972)
庞顺尧(1902—1968)
廖侠怀(1903—1952)
金枝叶(1903—1966)
郭非愚(1903—1984)
梁冠南(1903—1975)
尹自重(1903—1985)
薛觉先(1904—1956)
罗家权(1904—1970)
陈皮梅(1905—1993)
叶弗弱(1905—1979)
半日安(1906—1970)
何剑秋(1906—1964)
林超群(1906—1955)
陈锦棠(1906—1981)
张月儿(1907—1981)
梁秋(1907—1982)
何碧溪(1907—1984)
靓少佳(1907—1982)
徐若呆(1908—1952)
陈卓莹(1908—1980)
谭兰卿(1908—1981)
梁醒波(1908—1981)
陈皮鸭(1908—1978)
梁磊侠(1908—1985)
桂名扬(1909—1958)
江畹徵(生卒年不详)
江枫(1909—1984)
吴惜衣(1909—1991)
梁荫棠(1910—1979)
少昆仑(1910—1989)
朱添(1910—1965)
……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佛山市是粤剧的发祥地
,有琼花会馆、琼花水埗等
文物留存,还有长期用于演
剧、集会、酬神的场所,如
华封台(今祖庙万福台)、
各地棚建的戏台。清代竹枝
词也有对演戏的描述:梨园
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浅
沙,但到年年天观节,万人
围住看琼花。可见佛山市粤
剧之繁盛!
粤剧艺员多属南海、三
水、顺德等地。粤剧艺术的
首本戏,南北派之功底,展
现了人文文化底蕴,广泛传
扬于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各地
的同胞中。
因此,为了发展弘扬粤
剧艺术,梁燕、郑小灵女士
编《盛世琼花——佛山粤剧
粤曲群英录》一书,以供后
继者研讨、爱好者参考。特
为介绍。
甲午三月
梁俨然(时年98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盛世琼花(佛山粤剧粤曲群英录)/佛山地方文献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梁燕//郑小灵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160702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22-12-01
首版时间 2022-12-01
印刷时间 202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386
CIP核字 2022176180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1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