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学术史讲义(给硕士生的七堂课)/葛兆光讲义系列 |
内容 | 商品特色 内容推荐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凡八讲,是作者十年间给硕士生讲授“古代中国学术史研究”课程的讲义结集,主要涉及古代中国学术研究的历史、应当掌握的学术方法,以及中国学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历程。本书重点讲述思想史若干大关节上的研究史,以此呈现学术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以及应读的基本文献。 本书经作者十余年反复修订,内中含有作者希望改变文史类硕士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思考,值得反复研读。 作者简介 葛兆光,1950年,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1950年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92年起,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2006年至2013年担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9年获选第一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全球学人”。著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等。 目录 “葛兆光讲义系列”·说明1 开场白1 一、重新给“学术”/“学术史”确定边界4 二、什么才是学术史?九十年代学术史热中的问题8 三、如何学习中国学术史?读基本文献和经典论著11 四、本课程的内容:古代和现代的两个线索13 第一讲经学史的研究方法17 引言:经学衰,经学史兴19 一、什么是经学?24 二、传统经学史三类著作的检讨28 三、经学史中值得注意的大关节32 四、什么是中国经学诠释的特色?39 五、经学史研究方法例释(一)44 六、经学史研究方法释例(二)49 七、经学史研究方法释例(三)55 【参考论著】59 【阅读文献】59 第二讲诸子学的研究以及《太一生水》63 引言:从何炳棣的“画龙点睛”论说起65 一、诸子年代的公案70 二、所谓“诸子时代”究竟是什么样子?75 三、考古发现与诸子时代的再认识85 四、和儒家学说一样重要的古代诸子学说93 五、个案:解读《太一生水》95 【参考论著】100 【阅读文献】100 第三讲《魏书·释老志》与佛教史研究105 引言:从《魏书·释老志》的研究史说起107 一、魏晋以后佛教兴盛之原因109 二、《魏书·释老志》的背景解说118 三、《魏书·释老志》佛教部分之意义122 四、佛教百年:《魏书·释老志》与《隋书·经籍志》 中有关佛教史论述的比较126 【参考论著】130 【阅读文献】130 第四讲关于《老子想尔注》的文献学研究137 引言:我想讨论的问题139 一、关于《想尔注》:敦煌文书中道教文献的意义139 二、考证古书年代和真伪的原则及其问题144 三、关于《想尔注》成书年代的各种说法148 四、《想尔注》的内容及其成书年代的关系151 【参考论著】155 【阅读文献】156 第五讲禅宗的历史学与文献学研究:以神会为例159 引言:禅宗目前的神会和尚161 一、关于神会的传统禅宗文献162 二、敦煌文献的发现及其启迪164 三、对神会在禅宗目前意义的重新发掘170 四、重新检讨的结果:方法和结论之间173 五、在胡适的延长线上:文献学与历史学179 【参考论著】181 【阅读文献】182 【附录1:7—8世纪之间禅门大事记】185 【附录2:《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简注】186 【附录3:胡适有关禅宗史研究年表】190 【附录4:胡适有关禅史的两段论述】198 第六讲《明儒学案》以及明代思想与社会研究199 引言:明代思想史的基本脉络及其定型201 一、明代思想史的背景(一)211 二、明代思想史的背景(二)218 三、明代思想史的背景(三)228 四、区域研究的意义与局限232 五、结语:研究方法上的问题234 【参考论著】234 【阅读文献】235 第七讲有关戴震研究的学术史237 引言:思想史中的人物研究239 一、同时代人关于戴震的记忆和理解240 二、汉学还是宋学,考据学家还是哲学家,民族主义者还是启蒙 主义者?戴震的研究史245 三、梁启超和胡适:1920年代对戴震的解释250 四、放回历史背景中:重新理解戴震256 五、结语:取代顾炎武?戴震作为新思想的典范263 【参考论著】264 【阅读文献】265 附录现代学术史部分·阅读篇目267 序言 我对大学人文学科的教 我有一个基本固定的讲 讲义和著作毕竟不同。 特此说明如上。 葛兆光 2021年4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学术史讲义(给硕士生的七堂课)/葛兆光讲义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葛兆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942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2-09-01 |
首版时间 | 2022-09-01 |
印刷时间 | 202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44 |
CIP核字 | 2021023720 |
中图分类号 | B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3 |
宽 | 157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