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来去一如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星云大师1967年至2007年写给全世界护法朋友的新春贺函,记录42年间佛光山发展历程,让我们看见星云大师以笔耕作福田的修行,从其亲切的言教,更显露其无比坚毅的身教。

内容推荐

一年迎过一年,随着时序更迭,万物因之丰采,生命因之圆触生存在其中,我们能否学习这份不轻易的宁宙自然大气,长养自身慧命、广度、切苦厄?深感岁月难以复还,尽管如此,我从术忘记“人生三百岁”的承诺,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为众生创造无限的美好。

从这一段段的文字,扩而大之。你可以鸟瞰式去纵观整个台湾及世界佛教的发展史;细微读之,你会读到大师深具文学内涵的典雅,篇篇读来,句句流露出一代宗师一颗谦卑与感恩的心。

目录

星云大师略传

编辑缘起

为佛教培育僧才

 ——一九六七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渡过经济难关

 ——一九六八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以大自然为师

 ——一九六九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让佛教走出去

 ——一九七○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日日难过日日过

 ——一九七一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红尘中建道场

 ——一九七二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跟随佛陀的脚步

 ——一九七三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给信徒最好的供养

 ——一九七四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反省是一种学习

 ——一九七五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为弘法不惜一切

 ——一九七六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心意美善是功德

 ——一九七七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文化是千秋事业

 ——一九七八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跨越自我的格局

 ——一九七九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洒得山河大地春

 ——一九八○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有希望不会老

 ——一九八一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播种菩提种子

 ——一九八二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人宝山不空归

 ——一九八三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菩萨不舍一人 

 ——一九八四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佛教人间化

 ——一九八五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传法与退位

 ——一九八六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来去一如

 ——一九八七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云水行脚

 ——一九八八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回归佛陀时代

 ——一九八九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大陆弘法探亲

 ——一九九○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当下即是佛国

 ——一九九一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脚步要不断向前

 ——一九九二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佛光的世纪

 ——一九九三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数十年的心愿

 ——一九九四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观音不要走

 ——一九九五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传灯万方

 ——一九九六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人生不同的跑道

 ——一九九七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封山是涵养身心

 ——一九九八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心甘情愿

 ——一九九九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人生三百岁

 ——二○○○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送福报到人间

 ——二○○一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结下得度的因缘

 ——二○○二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与佛同在

 ——二○○三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五十年如云水

 ——二○○四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为佛教注入活力

 ——二○○五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人间好音缘

 ——二○○六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我是佛光山

 ——二○○七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马拉松的精神

 ——二○○八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试读章节

为佛教培育僧才

——一九六七年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

为了学院的日常开销,一向不作经忏佛事的我,经常到殡仪馆替人念经,替刚往生的人通宵念佛;为的是能多些教育的经费。

各位护法、朋友们:大家好!

冬去春来,韶光荏苒。每当我伫足寿山寺,经西子湾遥望台湾海峡的另一端时,都不禁想着,中国历史上的战火一代一代延烧,烧毁了多少家庭、多少亲情?如今这无法投递的乡愁,从那头的港口到这边的码头,像牵引的业力,扣住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两岸。

这些年,在台湾云水的岁月里,到处只见基督教的礼拜堂、香火兴盛的妈祖宫或土地庙,小巷角落里还有阴森的扶乩坛。心中感慨系之,佛教的地位在哪里?于是我发愿尽形寿,要尽自己的力量,把正信佛教深植在这片土地上。

“大海有平息之日,业海无止静之时”,唯有佛法可以让这无奈的世界,从痛苦的这边到快乐的那边,从危险的此岸到安稳的彼岸,只有佛教可以解决当前的困境,为每一个人的人生,为社会、为国家带来幸福与和平。

庆幸自己还能执笔写文章、编杂志和教书,从笔耕教学中,才得暂时免于困顿失所。感念妙果老和尚的收留,让我落脚于中坜圆光寺,为了报答寺院之恩,除了上课教书之外,我发心做一切苦役,每天打六百桶井水,清扫落叶、水沟、茅厕,还要拉车到十余里外的市场,购买八十余人食用的油盐柴米。

还被派至苗栗法云寺看守山林三个月,在深山草寮中,我以草地为桌,伏地撰写《无声息的歌唱》;应东初法师之请,主编《人生杂志》;一九五二年应宜兰马腾、李决和、林松年之邀,至宜兰雷音寺讲经弘法,并成立“宜兰念佛会”。为了要鼓励青年人佛,首创佛教第一个歌咏队,那时招来许多反对的声浪,被佛教卫道人士视为恶魔而讨伐之。

总之,为了使社会大众能有更多机会长养慧命,我用心良苦地设下种种方便权巧,希望能为佛门留下优秀人才。

我一直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一九六四年,寿山寺落成,即开设寿山佛学院、普门幼儿园,培植了百余位佛教青年,更成立“佛教文化服务处”,藉由流通佛教书籍来续佛慧命。记得最初计划筹办佛学院时,遭遇重重困难,也有人好心劝我不要办教育,因为教育事业费心费力,纵然有些成果,也无法立竿见影等等。莫说没有人给予真心肯定或赞美,更有人警告我:“你和学生会没饭吃”、“你一无所有之后,信徒不敢和你接近”,虽然如此,我仍义无反顾。为了学院的日常开销,一向不作经阡佛事的我,经常到殡仪馆替人念经,到太平间替刚往生的人通宵念佛;为的是能多些办教育的费用。

当佛学院开学时,教室只有一间,报名入学的学生虽然很多,却因教室小,寝室不够,第一届只录取二十名学生,第二届学生更多,不得已就把常住纳骨堂拨出一半来做教室。

去年,日本孝道教团所组成的祝寿团,在统理冈野正道大僧正的率领下参访台中、台南、高雄等中南部名刹。团长大僧正于寿山寺讲演时说:“我来台湾,从台北一直到台南,所见到的佛教徒都是年老的人,我心想,难道台湾没有青年人信仰佛教吗?直到现在,来高雄寿山佛学院,看见许多年轻且富有朝气与热忱的青年,我才知道台湾的佛教,还有这么多的生力军!”

听到大僧正这番话,好似对我打了一支强心剂般,让我知道对佛教教育一路的坚持,虽然辛苦,却都是值得的。更欣慰的是替台湾佛教留住一点小小的面子。  教育代表文化,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钱穆博士主张恢复中国固有文化,他常研读《六祖坛经》,也认为佛教经典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因此,宣扬佛教教义,正是当今社会所急需,而栽培弘法人才更属迫切了。

佛教本来注重福慧双修,行解并重,若有福无慧、有行无解,则如瞎子走在悬崖之路,危险至极。而今有许多佛门弟子或行为诡异,或兼修杂学,或转人外道,或崇拜鬼神,或始勤终懈,甚至有不知教主是谁?如此怪象,皆因平时不读三藏经论,也不听经说法。长此以往,佛教之大患,不在外力压迫,而在内学空虚,欲救此弊,唯有兴办僧伽教育。譬如点灯,一盏灯能照明暗室,灯灯相照,明明无尽,这才是釜底抽薪的根本办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希望的是开花结果。寿山寺耸立在布满五颜六色霓虹灯的高雄市区,虽是闹中取静的世外桃源,然而车水马龙的喧闹,行人的嘈杂,毕竟不是理想的读书环境。寿山佛学院开创之初,限于环境的狭窄,只招收女青年,没有达到两序大众平等的教育。

P1-4

序言

大师一生书信超过数万封,在大师的笔下,可以看见台湾佛教从香火道场到文化教育的兴起,大师把佛教全面性的改革,以佛说的,人要的,善美的,把遥不可及的法义,化为生活中可以奉行可以受用的现实佛教。 大师弘法六十年,一路走来,也许在云水颠簸的途中书写给远方护持道场的功德主,也许在会客繁忙的间隙中,念念在本山学习的徒众。长信、短函,每一封陈旧发黄的字里行间,记载大师渡海来台后,从无到有,推动人间佛教的艰辛过程。大师“走出去”的大愿心,把保守的兰若山林佛教转型成为一个群我融和的人间佛教新时代。

本书收录大师写给全球护法朋友的新春贺函,从一九六七年到二〇〇八年,年代经历半个甲子以上。

整整四十二年期间,佛光山从麻竹荒野“日日难过日日过”,走到今日殿宇辉煌,成就无数弘法人才,向外散播佛法净化人心的影响力;从东方佛教学院到今日遍布全台及全世界不同的宗教学系的开办。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大师从中年写到晚年,这一封封的信,扩而大之,你可以鸟瞰式去纵观整个台湾及世界佛教的发展史;细微读之,你会读到大师深具文学内敛的典雅,篇篇读来,句句流露出一代宗师一颗谦卑与感恩的心,他把心香一瓣化为文字,是为全球护法信众们虔诚念诵的“祈愿文”。

本书经数年收集,法堂书记室研讨推敲后,辑录而成。大海一沤,难免失其浩瀚的精神,疏漏之处,敬请见谅。祈愿本书的出版,让广大读者读到大师“不舍一人”的人格特质,学习大师无私无我的身教及永保对人间弘化的希望与热情。

——台湾法堂书记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来去一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星云大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93102
开本 32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9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