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趣谈(108个人们普遍忽略的问题)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颜色会影响食欲?为什么蒙娜丽莎没有眉毛?为什么林纾不懂外语也能翻译小说?……本书精选了108个人们在生活中普遍会忽略的问题,一一为读者揭示问题背后的真相,内容涵盖历史、地理、物理、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全书内容具有相应的科学依据,真实可信,且语言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内容推荐

生活中每个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真理和智慧,隐藏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的真谛。然而生活中又隐藏着太多容易被人们误解、忽略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都需要了解,因为它里面蕴藏着很多有趣的、有价值的知识。

本书从这些问题中精选了108个人们普遍忽略的问题,一一为读者揭示了问题背后的真相,轻松有趣,内容涵盖历史、地理、物理、艺术等多个学科,能极大地丰富读者的知识储备。全书内容具有相应的科学依据,真实可信,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希望本书在带给读者知识的同时,也能带给读者读书的乐趣。

目录

1.为什么微波炉要旋转?

2.为什么保鲜膜不能紧贴在金属碗上?

3.眼镜蛇会把自己毒死吗?

4.为什么没有纸盒装的可乐和铝罐装的牛奶呢?

5.挠自己胳肢窝为什么不会笑?

6.为什么掰指节时会发出咔嗒声?

7.为什么用升来表示发动机型号?

8.我们身上最脏的地方是嘟里?

9.为什么黑色衣服可以让人显瘦?

10.“尊扎特效应”成立吗?

11.为什么巧克力会毒死狗?

12.菠菜为什么不能炒豆腐?

13.为什么达·芬奇的画符合人体比例?

14.为什么虾被煮熟会变色?

15.为什么泰坦尼克号海难的死难者这么多?

16.为什么判断人的死亡是困难的?

17.为什么猫从高处跳下也能保持平衡?

18.金庸笔下的“全真七子”真有其人吗?

19.为什么说茶叶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20.为什么没有狮子栖息的中国,到处都有狮子石雕?

21.为什么蒙娜丽莎没有眉毛?

22.为什么野史也有价值?

25.为什么说赌场的庄家不会输钱?

24.为什么河流都是弯曲的?

25.情绪会传染吗?

26.为什么睡眠有助于恢复皮肤光彩?

27.袋装牛奶在微波炉里加热会爆炸吗?

28.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易发胖?

29.人不睡觉为什么不能活下去?

30.为什么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

31.为什么汽车开到速度最佳点最省油?

32.眉毛为什么不像头发那样会长得很长?

33.刘备真的是汉景帝的后代吗?

34.为什么冰箱里有蟑螂?

35.为什么林纾不懂外语也能翻译小说?

36.在弱光下看书对视力会有影响吗?

37.男女装扣纽扣的方向为什么会不同?

38.李鸿章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俾斯表”?

39.为什么有人被雷击中后还能活下来?

40.为什么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人不一样?

41.我们的废旧电脑去哪了?

42.为什么即使方向正确人还是会迷路?

43.为什么安全气囊能够保证我们的安全?

44.为什么多数汽车采用汽油机而不用高效的柴油机?

45.为什么过去远洋航海会死很多水手?

46.饭后百步走对人体有利吗?

47.人类能靠气味来记忆吗?

48.为什么有些双胞胎长得不像?

49.徐达真是因为吃蒸鹅而死的吗?

50.为什么感冒会导致人体分泌物变色?

51.为什么放久的香蕉会变黑?

52.为什么冰是不透明的?

53.为什么说喝果汁不健康?

54.为什么泡茶烧水要讲究?

55.为什么冬天启动汽车比较困难?

56.为什么越野摩托车的排气管上有个隆起?

57.为什么颜色会影响食欲?

58.为什么孕妇要补充叶酸?

59.剩饭剩菜能够保存几天?

60.为什么我们做事会拖拖拉拉?

61.为什么全世界的标准铁车轨都是同样宽?

62.为什么天然食物的提取物对人体不一定安全?

63.狗为什么不出汗?

64.好吃的火锅里会含有罂粟籽吗?

65.包粽子为什么要用箬竹叶?

66.为什么说“功能饮料”言过其实?

67.用辐射来处理食品对人体有害吗?

68.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人的笑是虚伪的?

69.苍蝇没有肺为什么还可以呼吸?

70.为什么动物会有杀婴行为?

71.为什么对着一个字看得太久会觉得它变陌生了?

72.为什么发明麻醉剂的科学家都不得好死?

73.为什么李森科的错误定理能长久存在?

74.为什么一出广播能引起骚乱?

75.为什么索克尔能以假论文戏弄社会学家?

76.现代军人在战争之中吃什么?

77.为什么说语言表述能影响人的选择?

78.病菌能在室内活多久?

79.为什么说长远的气象情况是不可预知的?

80.有只娶一位妻子的中国皇帝吗?

81.坚硬墙壁为什么会长出植物?

82.为什么说植物吃空气生存?

83.为什么蚯蚓没有眼晴也能辨别光的强弱?

84.植物体内有激素吗?

85.水能切割铜板吗?

86.为什么人坐在教室里面容易昏昏欲唾?

87.为什么植物在春天发芽生长?

88.为什么说大豆和细菌密不可分?

89.为什么向日葵会朝向太阳?

90.紧张的时候为什么嗓子会发干?

91.为什么早期欧洲国王都有绰号?

92.达姆弹,比生化武器还可怕的子弹?

93.中国最早的骑兵出现在哪个朝代?

94.为什么美国没有元帅军衔?

95.为什么纵横家会出现在战国至秦汉之际?

96.为什么设有电线也能传输电力?

97.豆浆为什么不能和鸡蛋同吃?

98.速冻会冻坏食物吗?

99.八大行星指哪八颗行星?

100.为什么进化论在中国备受推崇?

101.为什么鱼香肉丝叫“鱼香”?

102.在冰箱冷冻室里冷水比热水冻结得更快吗?

103.曾国藩为什么热爱为活着的朋友写挽联?

104.宇宙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105.人体上寄生着多少种微生物?

106.微软是怎样让盗版WindOWS XP黑屏的?

107.成吉思汗的后代可能有一千万人吗?

108.中立国有军队吗?

试读章节

1.为什么微波炉要旋转?

微波炉是我们常用的,对食物进行加热的家用电器。它的加热方式不是火,而是电磁波。电磁波从微波炉里的每个地方发射出来,让食物里的“水”分子活泼移动而产生热,这样食物就会被加热。在微波炉中,微波炉的炉腔内形成的微波是一种驻波。各个区域之间的微波相隔有一定的距离(这是为了烹制食物的需要)。微波炉的电磁波并不茂密,这样,在微波炉的内部空间,有的空间能量密度很高,而有的空间能量密度却很低。形象地说,微波炉发射的微波在炉腔中形成一张立体的“网”,有许多密密麻麻的“网洞”。而由于波和波之间的距离形成了“网洞”,如果食物放进去加热,就会出现冷热不均、半生不熟的情况。所以,微波炉底面才会有360度旋转的碟子。由于碟子的旋转,食物才能均匀地受热。

有个很有趣的实验可以证明微波炉为什么会旋转,把蚂蚁放到微波炉里面,正常运转微波炉,蚂蚁在经受如此强烈的微波辐射之后,竟然安然无恙,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的说是微波的波长太长,无法用来加热非常小的物体,这是谬传。还有的说微波炉是靠让水分子摩擦产生热量,蚂蚁身体水分太少,不足以吸收微波产生较大的热量,这也是不对的。

那为什么微波炉烤不死蚂蚁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蚂蚁的体积小,能够躲避电磁波。在微波炉内,蚂蚁会发现哪些位置热,哪些位置凉,从而跑到能量密度低的区域。假如有一只蚂蚁原来是在微波很强的区域(热区),当它转移到微波很弱的区域(凉区)时,由于它的身体的表面体积比很大(也就是相对于它身体的体积而言,它的身体有很大的表面积),身体很快就会凉下来。因为只要不被电磁波照射到,就不会产生热的,蚂蚁可以安全地躲避微波,直到微波炉停止转动。这样蚂蚁就能够安全地活下来。

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解释微波炉为什么要旋转。我们可以在一只碟子里铺满一些小块软糖,然后拿掉做波炉的转盘,把碟子放进去保持不动,通电加热一会儿。结果,碟子里的软糖,有的被加热变稀,有的甚至却还很凉。这种受热程度不同的分布样式,就反映了微波驻波的能量密度分布。这也正说明了,如要正常使川微波炉,是需要依靠旋转来保持受热均匀的。

2.为什么保鲜膜不能紧贴在金属碗上?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用到保鲜膜。保鲜膜能够紧贴在表面光滑的碗或者盘子上面,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把保鲜膜贴到金属碗上,一会儿它就会松开,滑落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怿的现象呢?

其实,保鲜膜之所以能够紧贴在光滑表而上,是冈为在把它从卷轴上揭下来时,上面带上了电荷。揭下一块保鲜膜,把它靠近我们的脸颊,我们能够感觉到脸上的汗毛竖了起来。这就证明保鲜膜上确实带有静电。如同在物理中提到的“同种电荷排斥,异性电荷相吸”,那么是因为保鲜膜排斥金属呢?还是因为它们带有相同的电荷?其实都不是。

前面我们提到“同种电荷排斥,异性电荷相吸”,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电荷都会产生电场,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实际上是电荷激发空问体而产生的极高频电磁波,而发射电磁波的东西则必然会受到周围空间体对它的反作用力,发射极高频电磁波的电荷体所受的反作用力则当然会更加明显。当空间里同时有正负电荷时,虽然正负电荷所形成的电场的感应激荡相位相反,但由于在它们之间激荡传播的方向也相反,于是两个带电荷体便会被空间反作用力推向对方,而表现出异性电荷相吸引的特性。而同种电荷排斥刚好相反。

浅显地说,正负电荷是通过各自所产生的电场米进行相互作用的。当同种带电体靠近时,其电场里的电势为最高,它会向电势低的地方产生作用力而达到某种均衡,这就是排斥力。当两种相同带电体靠近——相对正电荷,正电荷处的电势最高——所以体现出排斥。当两种不同带电体靠近——相对正电荷,负电荷处的电势最低——所以体现出吸引。

也就是说,保鲜膜和它所贴附的物体两者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电势差,这样保鲜膜才有可能紧贴物体。只有在被贴附的物体是绝缘体的时候才可能有这种电势差。如果被贴附的物体是金属,金属能够使静电流失,保鲜膜上的电荷会立即消散在整个金属物体上,彼此之间电荷进行交流和中和,保鲜膜不久就失去了电荷。就不会有这种紧贴物体的效应。

而玻璃(或塑料)能够把静电保留在它的表面。静电越多,保鲜膜就贴附得越牢。

所以保鲜膜可以自己紧贴在光滑的玻璃碗或者瓷碗上,而不能紧贴在金属碗上。这个道理与一张不带电荷的纸片能够贴附在计算机或电视机的显示屏玻璃表面上的道理是一样的。

……

P1-4

序言

生活中每个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真理和智慧,隐藏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的真谛。然而生活中又隐藏着太多容易被人们误解、忽略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是需要了解的,因为里面蕴藏着很多有趣的、有价值的知识。

1824年,法国化学家巴拉德(A.J.Balarld,1802~1876年)在他的家乡蒙培利埃研究盐湖中的黑角菜。他偶然发现,在黑角菜灰汁的底部,总是沉淀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这种液体散发出刺鼻的臭味。当通人氯气时,灰汁竟会变成红棕色。这引起了巴拉德的注意,他跟踪追击,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溴。

巴拉德发现溴以后,极大地震动了德国著名的化学家李比希(J.V.Liebig,1803~1873年)。因为在四年前,一位德国商人曾经送给李比希一瓶红棕色的液体,并恳请他化验一下。而李比希并没有重视,对这瓶液体没有进行认真化验,只是凭借着他的化学知识,断定瓶中的液体是“氯化碘”。随后,他把这瓶液体漫不经心地搁置在一个柜子里,不再去理会。

这一放就是四年。1826年,当李比希听到巴拉德发现溴的消息后,顿时想起了那瓶被自己忽略的“氯化碘”。他立即翻箱倒柜,把那瓶棕色液体找出来,然后按着巴拉德的方法详细分析化验。果然,那瓶棕色液体中既不含氯,也不含碘,更不是“氯化碘”,而正是巴拉德新发现的“溴”。

就这样,李比希失去了一次发现新元素的机会,他不禁痛心疾首,懊悔自己忽略了这么明显的问题,让真理与自己擦身而过。为了警戒自己,明鉴后人,李比希把那瓶棕色液体又放到了原来的那个破柜子里,并把它搬到了大厅中最醒目的地方,在上面贴上~张纸条,纸条上工工整整地写着:“错误之柜”。

科学家忽略了问题,使他失去了本应该属于自己的荣耀;普通人忽略了问题,也一样可能会让自己蒙受损失。所以,了解日常生活中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精选了108个人们在生活中普遍会忽略的问题,一一为读者揭示问题背后的真相,内容涵盖历史、地理、物理、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比如为什么颜色会影响食欲?为什么蒙娜丽莎没有眉毛?为什么林纾不懂外语也能翻译小说?等等,这些知识能极大地丰富读者们的知识储备。在阅读本书后,相信你会为自己居然有这么多不懂的东西而感到惊讶,当然也会为自己学到了这么多平常不被自己注意的知识而高兴。全书内容具有相应的科学依据,真实可信,且语言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希望能在带给读者知识的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读书的乐趣。

探寻问题背后的真理,寻找事物本身蕴藏的科学,你的眼光将变得奇妙无比。108个人们普遍忽略的问题,将帮助你保持自己乐观的心态,发掘生活中的乐趣,找到通向真理的捷径,获得生命的快乐。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趣谈(108个人们普遍忽略的问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53880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