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里森·斯威特·马登编著的《展现魅力给青春添彩(精)》以生动并带有寓言和现实意义的一则则小故事来观照出每一位当下正在奋斗和准备奋斗的“我们一代”。本书现已被一些公司企业指定发给员工阅读,被学校指定为兴趣必备参考。本书翻译到位,表达准确,符合中国人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方式。本书是一本实用,休闲,既适合碎阅读又适合整阅读的励志寓言书。也是一本既适合企业总裁、商界精英、金白蓝各行业的飞行必备书,又适合学生、父母、教师的情商增长书。
图书 | 展现魅力给青春添彩(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奥里森·斯威特·马登编著的《展现魅力给青春添彩(精)》以生动并带有寓言和现实意义的一则则小故事来观照出每一位当下正在奋斗和准备奋斗的“我们一代”。本书现已被一些公司企业指定发给员工阅读,被学校指定为兴趣必备参考。本书翻译到位,表达准确,符合中国人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方式。本书是一本实用,休闲,既适合碎阅读又适合整阅读的励志寓言书。也是一本既适合企业总裁、商界精英、金白蓝各行业的飞行必备书,又适合学生、父母、教师的情商增长书。 内容推荐 《展现魅力给青春添彩(精)》是奥里森·斯威特·马登系列图书中的一种,融汇了作者渊博的知识与见解,其富于激励人心与实用的知识,以20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组成。闪烁着马登励志丛书一贯的智慧光芒。作者强调了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断奋斗拼搏的精神、激情和诚实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指出积极主动的姿态、保持甜美的微笑、培养良好的习惯等。就是以最佳的状态展现青春的魅力,为成功助力。本书语言流畅,富有哲理,给人启迪,适合具中等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 目录 前言 第1讲 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第2讲 积极主动的姿态 第3讲 不断奋斗拼搏的精神 第4讲 激情——奇迹的缔造者 第5讲 选择一条座右铭 第6讲 保持甜美的微笑 第7讲 培养自己的勇气和自信 第8讲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第9讲 好习惯是好伙伴 第10讲 有多少重负我们可以承受 第11讲 诚实乃成功的奠基石 第12讲 忧虑是成功的“杀手” 第13讲 成功犹如兴奋剂 第14讲 大学教育为你前程铺路 第15讲 简洁与直率 第16讲 别人的目光 第17讲 灰心的时候怎么办 第18讲 心中的榜样 第19讲 梦想的力量 第20讲 自信闯世界 试读章节 第1讲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我讨厌做事不专心的人。如果你认为决定正确,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如果你认为决定不正确,那你就干脆一点也不要做。 ——吉普林 如果一个人的文笔出众,口才超群,技术出类拔萃,那他就是隐居在深山老林里,慕名而来的人也会络绎不绝。 ——爱默生 一个美国人对德国制造的精密仪器赞叹不已,于是,就问一个德国朋友:“你们为什么能做得这么精细?”德国人回答:“我们德国人做事从来都是严谨仔细,一丝不苟。”这就是德国全体国民的性格,不论做什么,他们关心的是最终结果,而不是进程、速度、成本。为了生产制造出合格的免检产品,就算耗费再多的精力,花费再多的时间,投入再多的资金,他们也认为很值。这种严谨仔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深扎根在德国人的骨髓里,而且世代相传。他们在工作中从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德国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育他们做事要严谨仔细,一丝不苟,有始有终。这种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是德国文化的基础,也是世界各国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正是因为一丝不苟的精神,德国人在科学、技术、音乐和军事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德国人来说,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是令人厌恶,不受人尊敬的。他们的认真精神在一则招聘广告中就可见一斑:“如果没有军事化的严明自律性,没有搞科研工作的谨慎态度,请勿前来应聘。” 在战争期间,德国人一丝不苟的性格优势便充分体现出来。德国的军队就像是一台性能优良、系统严密的机器。做事严谨认真、坚持到底的态度让他们能够带着几个弱小的盟友一次次打败盟军的强大攻势。他们甚至连后勤保障的小细节都不放过,比如,德军士兵的裤子都是双排扣的,这样,万一一个扣子掉了,战士们就可以直接用备用扣子,以便用更多的精力投入战斗。当时,许多美国工厂因为无法购买到战前一直从德国进口的一种染料而被迫停产,其实,他们不是买不到用来生产这种染料的原料,而是因为美国人没那个耐心对原料进行更精细的加工,做不到像德国人那样对产品精益求精。一切科学尖端、一切研究发明都建立在极其精确的基础上。计算上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导致最终结果的错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小小的疏忽,就会导致整个实验前功尽弃。能够让人敬佩的人,包括天才在内,无一不是对工作严谨仔细的人。除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没有什么才能能够弥补先天不足的缺陷。 一次我到弗吉尼亚拜访园艺大师卢瑟·伯班克先生,被他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折服了。当时,他正在研发培育黑莓和西伯利亚草莓的杂交新品种——公主莓,为了找到一株理想的幼苗,伯班克先生不惜扔掉四万株杂交实验幼苗。他说:“为了这一株公主莓,我的大部分植株都成了垃圾。”他的培养箱中每年栽培近万棵植株,其中仅有几株最终能够存活下来,其余全为实验而成了垃圾。伯班克收集了世界各地超过一万五千种仙人掌,花了十年时间进行实验,培育出了无刺仙人掌,这样,动物就可以以它为食了。伯班克先生告诉我,他在培育著名的白色黑莓时,为了挑选出成熟后不太黑的黑莓,搜寻了各地两万五千个黑莓灌木丛,再通过实验把挑选出的黑莓的绿叶变白。经过耐心的努力和研究,伯班克先生研发培育出了很多水果和花卉新品种,在园艺史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同这位园艺大师一样,那些留下传世之作的大作家们扔掉的手稿也不计其数。一位作家在书籍出版之前不仅对原稿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修改,还写出三四种版本供自己选择。他说,想写出一本好书,就要先准备足够写好几本书的材料。他建议那些梦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别怕写得多,删减比写作更容易。尽管扔掉的部分让人心痛,但读者没见过就不会想念,留下的精华、章节足以抵过扔掉的那部分。”人生最伟大的事情就是能让你亲手做的工作产生巨大的价值。如果谁在最不起眼的事情上有突出的表现,那么,谁的生活水准将会有大幅度提高。不断进取向更高层次迈进是人类美好生活的主旋律。当一个人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高水平,把工作都做到最好时,他的业绩就会震撼人心,他的名声就会响彻四海,他的整个人生就会得到升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塑造高尚品格的基础,在不断拼搏奋斗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把我们的一切才能发挥到极致,展示出了最真实最高贵的自我。 希望做得更好的愿望,能够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推动人们不断前进。不论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多么落魄、寒酸,只要他渴望改变生活,并付诸行动,他就有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一个雕塑家对青年艺术家说:“奋斗吧,努力做得更好,不要满足于现状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就是成功法则。”想取得巨大的成就,在事业起步阶段就不能允许自己的成绩低人一等,要保证点滴的工作都很优秀,不要让任何不好的业绩玷污了你的声誉,给你的事业抹黑。否则,就算是付出更大的代价,做出更多的努力也很难挽回损失。一切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都会使你的工作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也许你当时感觉不到自己正在退步,但点滴的瑕疵越积越多,它就像苹果上一个腐烂的小点,最后会让整个苹果烂掉。 查尔斯·施瓦布在纽约给孩子们演讲时说:“不论你在什么行业从事什么工作,成功的标志就是你在工作中做得比别人好,只要做得好,你就会受到关注。每个人都尽职尽责,但只要你比别人做得稍微好一点,你就会得到重用和提拔。”人们都信任工作一丝不苟的人,信任他们的工作态度,信任他们的工作成绩。这样的人因为工作业绩突出而赢得了别人的赞誉,人们会说:“看那个人,他的工作多么优秀,将来一定有出息。”工作一丝不苟的人一定能成功,因为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能带动出其他优秀的品质共同帮助人们出色地完成任务;而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的态度只能使你的工作做得一塌糊涂,两手空空,最终碌碌无为。记住,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有一个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有始有终的工作性格,就永远不用怕做不好工作,更不用愁找不到工作。P1-5 序言 奥里森·斯威特·马登(1850 1924),美国作家,倡导新思想运动。主修医科,同时也是一名富有成效的酒店业主。 他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桑顿一戈尔(ThorntonGore),介于路易斯和玛莎一马登之间的一个小镇。他3岁时,年仅22岁的母亲便撒手人寰。于是照顾奥里森和两个姐姐的重担就落到了父亲——一个靠打猎和做门卫工作的农民肩上。他7岁时,父亲伐木致伤,不久也离他而去。他的监护人几经更易,他终日食不果腹,艰难度日。受苏格兰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早期作品的影响,他决意改善自我,改变生存环境。1871年,他毕业于波士顿大学。1881年,获得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攻克了法学学士学位。之后,又就读于波士顿祷告学校和安多华神学院。 大学期间,他靠在酒店打工自食其力。之后,他拥有几家自己的酒店和一处度假村产业。经济危机使他的职业生涯告一段落。1893年,当举办世界哥伦布博览会,大批游客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时候,他再一次在芝加哥跻身酒店业并担任酒店经理一职。这期间,他在塞缪尔·斯迈尔斯思想的感召之下,立志奋笔疾书,旨在启迪思想,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 除此之外,他的思想还受到19世纪90年代新思想运动先驱者小奥利佛·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Jr.)和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影响。 1894年,他撰写的第一本书《奋勇向前》(Pushing to theFront)问世了。他着重论述了成功、意志力的培养和积极思考的话题。1897年,他创办了《成功》杂志(Success Magazine),与此同时,该杂志作为奥里森·斯威特·马登“新思想哲学”的宣言,教授人们积极思维、生活技能和服从管理。在20世纪的头20年中,他也是新思想杂志《鹦鹉螺》的固定撰稿人。 《成功》杂志时至今日仍能发人深省,并被评为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杂志之一。 他曾采访过当代最负盛名和最有权威的成功人士,而且《成功》杂志在美国社会开创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成就,被视为现代个人发展运动的诞生。据报道,此行业仅在美国每年耗资就达110亿美元。 20世纪初,据不完全统计,四分之一的美国人都知晓这本杂志。 何等伟大的标题,何等伟大的杂志!现在《成功》杂志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以凸显现在和过去有识之士的成功事迹为特色。 马登曾是《成功》杂志的第一撰稿人,那些一度深受其启迪的人后来相继成为该杂志的编辑,包括著名的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W.克莱门·斯通(W.Clement Stone)、斯科特.德加摩(Scott DeGarmo)和理查德·坡(Richard Poe)等。像许多新思想拥护者那样,马登相信思想可以影响人的生活和人的生活环境。他说:“我们创造了我们赖以居住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环境。”然而,尽管他在经济上获得了成功,但是,他总强调个人发展:“你刻意追求的绝好机遇,不取决于环境,关键在于自己,不在于运气或机会好坏,或不在于别人的帮助,完全在于自己。”马登一生撰写了大量鼓舞人心的著作,其中代表作《人人都能行》、《奋勇向前》、《生而为赢》、《快乐的人生》、《命运的建造师》、《高贵的品性》、《魅力法则》、《我最想要的择业说明书》、《成功依然有秘密》等在欧美一上市,即受到大众的认可,几乎每本都是畅销书,并被很多公立学校指定为教科书或参考书,不少公司企业也是将这些作品发给员工阅读,在商人、政府官员、军人、教育人士、文化人士和神职人员中也深受欢迎。很多著作已经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现在都已成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经典人文作品。 1924年,马登与世长辞,享年74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展现魅力给青春添彩(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奥里森·斯威特·马登 |
译者 | 胡彧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30773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12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 |
CIP核字 | 2015059726 |
中图分类号 | B848.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6.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190 |
宽 | 13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