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苏精教授历十余年,从欧洲及美国图书馆所藏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在华工作档案、汇报、往来书信等珍稀历史史料中还原的美华书馆历史,是学界第一部关于美华书馆的专著。
本书以人物为研究线索,串起美华书院八十年的历史和近代中西文化——尤其是印刷出版文化——的转型历史,既有学术深度,又有历史人物的丰富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高质量学术著作。
图书 | 美华书馆(档案如是说)(精)/新闻出版博物馆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苏精教授历十余年,从欧洲及美国图书馆所藏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在华工作档案、汇报、往来书信等珍稀历史史料中还原的美华书馆历史,是学界第一部关于美华书馆的专著。 本书以人物为研究线索,串起美华书院八十年的历史和近代中西文化——尤其是印刷出版文化——的转型历史,既有学术深度,又有历史人物的丰富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高质量学术著作。 作者简介 苏精,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退休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兼职教授及人文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著有《铸以代刻:传教士与中文印刷变局》《中国,开门!——马礼逊及相关人物研究》《近代藏书三十家》等。 目录 代序历史的“美华”与“美华”的历史邹振环 自序 1 美华书馆第一位主任柯理 一、柯理与中文活字印刷 二、来华前的柯理 三、柯理在澳门 四、返美后的中国关系 结语 2 姜别利这个人 绪言 一、积极创新的精神 二、精明谋利的才能 三、鲁直待人处世的态度 四、传教士的评价 结语 3 从档案谈姜别利活字的四个问题 绪言 一、姜别利何时、何地及如何开始电镀活字? 二、姜别利制造几种中文活字? 三、六种中文活字是否都出自姜别利? 四、姜别利有无制作电镀铜版? 结语 4 小刻工、大成就:王凤甲的故事 绪言 一、中文印刷的时代变局 二、宁波的新活字计划 三、上海开工与完成 四、结局与结语 5 美华书馆二号(柏林)活字的起源与发展 绪言 一、背景与起源 二、关注与订购 三、制造与延宕 四、使用与改造 结语 6 卫三畏与日文活字 绪言 一、卫三畏与日本关系的起源 二、卫三畏与日文活字 三、系出同“模”的美华书馆活字 结语 7 从学生、工匠到牧师:鲍哲才的一生 绪言 一、学生时期 二、印工时期 三、牧师时期 结语 8 狄考文兄弟与美华书馆 绪言 一、入主美华 二、迁馆北京路 三、技术的创新 四、人员的管理 五、美华生产的特征 结语 9 范约翰主演的美华书馆乱局 绪言 一、争吵与霸凌 二、自大与偏执 结语 10 盛极而衰:美华书馆的后半生1888-1931 绪言 一、迈向鼎盛 二、由盛而衰 三、最后的十八年 结语 11 美华书馆的研究文献 绪言 一、美华书馆的档案 二、美华书馆的书刊 三、外国传教部相关书刊 结语 附录:我与档案 一、档案因缘 二、档案如是说 尾语 图片目录 档案缩写表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华书馆(档案如是说)(精)/新闻出版博物馆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苏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6480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24-04-01 |
首版时间 | 2024-04-01 |
印刷时间 | 202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62 |
CIP核字 | 2023243982 |
中图分类号 | F426.84 |
丛书名 | |
印张 | 1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6 |
宽 | 157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