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常识(初编)
内容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有关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常识的演讲集,六位老师从墓葬、佛像艺术、玉文化、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碑刻、史前彩陶讲起,结合历史记载与考古发现,介绍传统认识与个人新见,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带领读者走进了历史现场。
目录
第一讲 藏形与安魂——中国古代墓葬的功能与礼仪空间  李梅田
第二讲 相好庄严——中国佛教造像散论 张建宇
第三讲 从藏礼于器到比德于玉——中国玉文化传统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秦岭 
第四讲 和而不同——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序与道  徐怡涛
第五讲 石中乾坤——中国中古时代的石刻形制  夏炎 
第六讲 多元一体——中国史前彩陶的起源、发展与交流 韩建业
编后记 姜萌
导语
中国人有关注历史的传统,历史存在文字记载中,也存在于物质遗存中。了解古代物质文化常识,将记载与实物结合,会让历史更多地留在我们的眼中,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精彩页
从大约公元前3500 年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开始,早期中国文化加速分化,在中东部地区彩陶渐趋衰落的同时,西部甘青地区彩陶却反而愈加辉煌起来,并与中亚等地开始了以彩陶为代表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史前的“彩陶之路”,拉开了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
这里还得说明一下。说中东部地区彩陶衰落,并不是说彩陶就突然不见了,只是不如以前发达,并且还大体沿着之前的彩陶脉络往前发展,直至消亡。实际上,这个时期有些文化的彩陶还是很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比如,仰韶文化海生不浪类型的复彩彩陶之绚烂,秦王寨类型多色彩陶之绮丽,红山文化黑彩之庄严,屈家岭文化“晕染”彩陶之自然,都令人印象深刻。至于西部彩陶,最著名的就是甘青等地的马家窑文化彩陶,至青铜时代以后在当地演变为辛店文化、卡约文化等彩陶,其中辛店文化彩陶上的动物纹、羊角纹等,颇具畜牧文化特色。不过,公元前3500 年以后的重点,我们还是放在马家窑文化及其“彩陶之路”方面。
20 世纪20 年代,安特生提出中国彩陶文化西来说,放在当时的考古学水平和历史环境下去看,是很容易理解的。上面说过,中国河南仰韶文化发现的彩陶,和土库曼斯坦安诺和乌克兰特里波列遗址出土的彩陶很像,按照安特生的说法,就是“实令吾人不能不起出于一源之感想”。但他紧接着又说“两地艺术彼此流传,未可知也”。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现代测年技术,不清楚中西方彩陶谁早谁晚,所以也就无法判断谁影响谁。但后来他还是提出了“中国彩陶西来说”或“仰韶文化西来说”,这大概是受到长期以来“中国文化西来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致。中国文化西来说从17 世纪就开始流行,很多人提出过中国文化来自埃及、巴比伦等地方。这些人可能觉得,如此伟大的中国文明,怎么可能独立起源?怎么可能与西方没有关系?这显然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安特生通过对仰韶遗址的发掘,提出仰韶文化是“中华远古之文化”,为中国文化的起源找到了本土基础,但紧接着提出西来说,让很多国人失望。顺便提一下,直至现在,彩陶文化西来说或中国文化西来说在一些人心目中还是很有分量的,这当中既有苏联学者瓦西里耶夫,也有不少中国人,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缺乏考古学的基本素养。
安特生的中国彩陶文化西来说提出后,很多中国考古学家不以为然。比如李济先生就一直怀疑这样一条从西而东的“彩陶之路”的存在。裴文中先生早在1942 年就指出新疆彩陶较黄河流域彩陶晚,同样怀疑“彩陶文化西来说”,但却提出存在史前时期“丝绸之路”的观点。1965 年,苏秉琦先生明确指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包含彩陶的文化在甘肃境内的移动方向是自东向西而非相反。1978 年,严文明先生发表《甘肃彩陶的源流》一文,理清了甘肃彩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流变,清楚地展现了彩陶文化自东向西渐次拓展的生动图景,澄清了仰韶文化西来说的谬误。1982 年,陈戈先生指出新疆彩陶东多西少、东早西晚的现象,显见彩陶流播主导方向是“西去”而非“西来”。这就是说,彩陶文化西来说基本上是不成立的,中国彩陶文化有自己的基础。现在我们知道,中国彩陶最早发源于万年以前,比西方陶器出现的年代都早。
当然,这并非说中西方彩陶文化之间不存在交流的可能性。2005年,根据彩陶文化从陕甘地区向河西走廊、新疆乃至中亚等地传播的现象,我曾提出过史前“彩陶之路”的概念。后来,我不但系统论述了彩陶通过“北道”向新疆、中亚的传播,还讨论了彩陶文化通过青藏高原“南道”向克什米尔地区的渗透,并划分出彩陶“东风西渐”的几个阶段。刘学堂先生也有过类似讨论。近年来,我发现中亚南部彩陶文化可能更早就对中国甘青等地产生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彩陶之路自然应包括彩陶的“西风东渐”在内。当然,彩陶之路不仅是中西方文化在彩陶方面的交流,还包括顺此通道在金属器、农作物、家畜、宗教、艺术、思想等诸多方面的交流。
我把“彩陶之路”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大约公元前3500—前3000 年的铜石并用时代,这个时候陕甘地区的彩陶向西扩展到青海和河西走廊东部,同时,中亚南部彩陶可能已经影响到甘青地区。
大约公元前3500 年以前,庙底沟式的花瓣纹彩陶已经从中原和关中地区,扩展至甘肃大部和青海东部,公元前3500 年以后,仰韶文化明显开始分化,甘肃地区的仰韶文化终于分化变异,形成最早的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仍和庙底沟类型一样流行黑彩,图案元素仍为圆点、勾叶、三角纹,但线条繁复流畅,形成新的风格。
曾在青海最东部的民和县阳洼坡遗址,出土过类似庙底沟类型的花瓣纹彩陶,只是花瓣中有多个线条,应该到了庙底沟时代的末期,也就是公元前3500 年左右。与其同出的,还有一件大菱形图案内部装饰锯齿纹的彩陶盆,这样的奇特彩陶以前在中国没有见过,却在中亚南部同时期的纳马兹加二、三期文化当中非常流行。我推测青海的类似彩陶的创意,应当源自中亚南部。可以作为旁证的,是这一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常识(初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姜萌
绘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71705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22-07-01
首版时间 2022-07-01
印刷时间 202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589
CIP核字 2021109876
中图分类号 K220.3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