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要做就做最好(中学生必备的52个成长周志)
内容
编辑推荐

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原本是一张白纸,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因为唤醒和训练的程度不同,而出现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从一个行为到一种习惯,从集体活动到自我管理等,都有可能让孩子在自我成长中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量。本书为家教教育手册型用书,针对学生平时的生活、人格、处事、社交等应试之外但又影响命运的能力加以辅助培养。

内容推荐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本书专为8~16岁的青少年量身定做,周志内容以自我为主,家长是辅导者、监督者和互动者,以追求自我约束,培养其慎独能力为目标。

目录

第1周:自我认知

第2周:性格习惯

第3周:生活细节

第4周:学习方法

第5周:礼仪养成

第6周:自信

第7周:自立

第8周:自尊

第9周:爱心

第10周:耐心

第11周:认真

第12周:责任心

第13周:诚信

第14周:坚毅

第15周:谦虚

第16周:宽容

第17周:幽默

第18周:节俭

第19周:专注

第20周:质疑

第21周:创新能力

第22周:规划能力

第23周:时间管理的能力

第24周:执行能力

第25周:自控能力

第26周:应变能力

第27周:自省

第28周:勇敢

第29周:自我激励的能力

第30周:心理承受的能力

第31周:思维能力

第32周:尝试

第33周:总结概括能力

第34周:提高记忆力的能力

第35周:阅读能力

第36周:协作能力

第37周:交际能力

第38周:推销自我的能力

第39周:沟通能力

第40周:观察能力

第41周:表达能力

第42周:演讲能力

第43周:把握机遇的能力

第44周:自救能力

第45周:动手能力

第46周:组织能力

第47周:理财能力

第48周:讲究效率

第49周:遵守规则

第50周:借势能力

第51周:学会锻炼

第52周:经营优势的能力

试读章节

解读

对着人生的镜子给自己“画个像”

你有时随和可亲、平易近人,能与人侃侃而谈,有时却显得内向腼腆,小心谨慎,克制自己的言语举止。你有好些美好的理想,可其中的不少都缺乏现实性。

到底该如何理解自己呢?“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自我认知是指切实了解自身的优点与缺点,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并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弱点与缺陷,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实现更好的发展或丰富、健全自己的人生。当然,弥补缺点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心半气和地承认问题与差距,如果自视甚高,谁都不服,估计也很难发现自己身上的弱项。

事实上,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正确认识自己,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现在,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人生选择和目标。就是你有什么,你希望做什么,你能够做什么一类的简单逻辑。怎么样判断“武断”和“果断”,怎么样区分“冲动”和“勇敢”,怎么样权衡“默默无闻”和“随波逐流”,又怎么样评价“创新”和“冒险”、“自信”和“自负”、“顽固”和“执著”,其实这些看起来差别很大的词汇,可能在生活中只是一线之隔。

正是由于这些差异,人才有了区别。一个人长于此,未必长于彼,“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能写的人不一定健谈;善于思考的人不一定有好的记忆力;学者富于抽象思维能力,却缺乏具体的操作能力;伟大人物能率领千军万马,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对家庭琐事却可能一筹莫展。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量力而行。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倘若一味地与别人攀比,好高骛远,只能导致失败、挫折,从而加重心理创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才能,素质兴趣等寻求发展。

请记住心理学家罗伯特·安东尼的这段话:“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以赞赏的眼光看看它们。经常看,最好背下来。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优点,你会在心里树立信心:你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只要做对一件事,就要提醒自己记住这一点,甚至为此奖励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一旦把视野拓宽或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陈景润当不好数学教师,却可以攻克世界难题;柯南道尔作为医生并不著名,写侦探小说却名扬天下……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既需要工程师、科学家,也需要售票员、清洁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应该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故事

心安草的故事

有一则寓言说,有一天,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自己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因而也死了;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最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

国王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小草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

小草回答说:“国王啊,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是因为我知道,如果国王您想要一棵橡树,或者一棵松树、一丛葡萄、一株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等等,您就会叫园丁把他们种上,而我知道你希望于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

我们当然都希望自己有耀眼的才华和突出的成就.但是,就像花园里绵延最广的是小草一样,我们大部分人可能也只是被赋予了中等的才能,那么,我们是否就放弃了在大地上繁衍绿色的权利呢?

宣言

我是最棒的

我是最棒的!

我是造物主独一无二的奇迹。自从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以来,没有一个人跟我完全一样,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生下来我是什么,这是上帝给我的礼物;我将成为什么,这是我给上帝的礼物。我不是随意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我生来应为高山,而非乱石;应为百合,而非草芥。

我是最棒的!

作为人,我不可能像动物一样容易满足,因为我有激情;活着,我要让我的特长成为我的与众不同。我要竭尽全力成为群峰之巅,将潜能发挥到极致,事实上,我只要开发大脑潜能的一半,就可以掌握40多种语言,背下整本大英百科全书,拿到12个博士学位。

我是最棒的!

上帝从不偏心,我们都有健全的四肢和大脑,我为什么不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为何别人成功,我却不能?别人富有,我却不能?上帝给我双眼,让我来观察;上帝给我头脑,让我来思考。现在我已洞悉人一生中最大的奥秘。我发现,阳光总在风雨后,成功只在追求里。

我是最棒的!

生命只有一次,我若不做时间的主人就会成为时间的奴隶;我若不利用时间,就会被时间耗尽。所以,我要让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有价值,不敢懈怠前行的脚步,在春季里播种,在夏季里耕耘,在秋季里收获。只有这样,我面对雪花飘飞的冬季,才会毫不愧色,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我是最棒的!所以我要活出人的样子,活出生命的风采!P2-6

序言

唤醒了,一切皆有可能

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面对成长中的孩子,我们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智慧的,自己的孩子是明天的真正强者。然而,望子成龙的希望拿什么来实现呢?用广告中的“生命1号”吗?还是用专家推荐的“脑力通”?不!这些都不行,身体的强壮永远超越不了知识的力量。

一位高中教师感慨地说,现在的学校和家庭,不会花时间告诉孩子什么叫友爱、关怀;相反,却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学习、竞争和不许与异性交往。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成长?有人说成长是一种梦想,成长是一种汲取,成长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渴望,但我们认为成长首先是一种唤醒,唤醒孩子们沉睡的潜力,唤醒做人的自信自尊,唤醒心中的内在良知。在唤醒中让学生从生活中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升华。多萝茜·洛·诺尔特在《学习的革命》中提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原本是一张白纸,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因为唤醒和训练的程度不同,而出现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天才之为天才,并不是由于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而是因为他们在幼年时期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踩掉,相反得到了有力的唤醒。并非大多数人命里注定不能成为爱因斯坦式的人物。

如果说孩子是雕塑作品,那么唤醒就是一把刻刀,雕刻方法及用刀的轻重缓急都会给孩子带来完全不同的形象和未来。从一个行为到一种习惯,从集体活动到自我管理等,都有可能让孩子在自我成长中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量。科学家发现,人类贮存在脑内的能力大得惊人,人平常只发挥了极小部分的大脑功能。要是人类能够发挥一大半的大脑功能,那么可以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

所以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正如牛顿的万有引力是对大自然内在科学规律的揭示一样,对孩子的教育最大的成功就是实现对孩子鲜活灵魂的牵引、潜能的激活,让孩子们多参与协作、活动、潜力开发等活动,让优秀从小就开始醒过来。

今天,我们的某一个特长或者优势被唤醒出来了,那么,留给我们的就是将这一优势延伸到无所不能,这一个从“我能”到“一切皆有可能”的转化,升华出永无止境的人生空间和行动力。

学会唤醒,在生活中,在社会里,在成长中。因为唤醒了,一切才会皆有可能,一味地“追”、“赶”,甚至“逼”、“压”,其最终结果只能让孩子用逆反的心理来背叛原来善意的初衷,其谬大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要做就做最好(中学生必备的52个成长周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俊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29889
开本 32开
页数 4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