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浮生六记
内容
内容推荐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共六卷。全书记录了沈复及妻子陈芸闺中两情相悦、举案齐眉的平凡生活,坎坷际遇,以及各地的浪游见闻。全书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向来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重视,影响广泛,素有“晚晴小红楼”之称。诗人徐小泓用独有的女性笔触以及女性视角,忠于《浮生六记》原文,同时经过艺术的演绎,以全新的方式将作品呈现给读者,给人全新的审美体验。
目录
译文
代序
沈复生平记略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三 坎坷记愁
原文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附录
导语
一位女诗人眼中的《浮生六记》,女诗人徐小泓与芸娘心意相通,跨时空解读千古爱情,字字哀婉,句句柔肠!所有版本中具有女性柔情特质的一本!
青年女诗人徐小泓曾获冰心文学奖、《诗林》年度优秀诗歌奖,六年潜心研读考证《浮生六记》原作,与芸娘心意相通。
全书配以多幅精美彩图,真实还原“吃粥”“赏月”“种菊”“花屏”“欢聚”等文字情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青年女诗人徐小泓深情序言“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另特别收录“沈复生平记略”。
全书译文以24句古典诗词为标题,古风唯美,诗意盎然。
《浮生六记》第二卷《闲情记趣》的《童趣》已入选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新增425条注解,译文优美传神,插画精美生动。无需古文基础,你一定能读懂原文!
至真至美、至情至性的古典美文!看沈复和芸娘的浮生若梦,叹尘世生活的欢乐哀愁。让年轻人正确认识爱情和对待生活!
《浮生六记》问世两百余年,流传至今已成经典,被誉为“晚清小红楼梦”。鲁迅、胡适、林语堂、季羡林等大师推崇备至,汪涵、胡歌、李现推荐!
精彩页
一 闺房记乐
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叫沈复。苏州人士,家父谋得一官半职,官宦之家又时值乾隆盛世,家境还算殷实,素日里也是衣食无忧。立足于沧浪亭畔的家中,每每读到苏东坡的诗句“事如春梦了无痕”,便觉感慨,万分感念上天厚待。人生短短,红尘滚滚, 那些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我想,如若我不动笔墨记下那些回忆,那也太辜负上苍的恩宠厚爱了。
其实我想写的,还是我和芸儿的故事。就如同我们启蒙时期就得熟读成诵的《诗经》,也是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关雎》来做开篇之作,可见自古以来,凡人都还是逃不开一个“情”字。只是,我自幼家里宠溺,少年时也没怎么好好地研究学问,这笔墨一落,难免君子之士有所挑剔, 就好像嫌弃一面使用过的脏镜子不够明亮。但我实情实录, 也算是我对芸儿这一路走来的情感寄托,也是有感人之处。各位看官,还望多多海涵,请随我来,偷得浮生半日闲,让我与你讲讲这些故事——
在我幼年时,曾有过一段娃娃亲,定的是金沙的于氏。但无奈缘浅,于氏在八岁时就不幸去世了。有时候我也会猜想,未过门的她长大后会是什么模样。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因为,我很快遇到了我一生所爱。
那年,我十三岁。
芸儿也是十三岁,但大我十个月。她是我舅舅心馀先生的女儿,随父姓陈,字淑珍。自小聪慧,开始学说话时,听别人讲一遍《琵琶行》,就能出口成诵。四岁那年,她的父亲去世了,只剩母亲金氏和弟弟克昌,家道破落,无所凭依。芸儿年纪稍长,便习得一手好女红,常常揽得些针线活。那时, 一家三口都靠她十指操劳过活,甚至连弟弟克昌的学业也没停下,学费也是靠芸儿的女红所挣。
一天,芸在书簏中得到一册《琵琶行》,一翻,原来都是幼年所记,便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照来认,这才开始了识字。从此,在做刺绣活儿之余,也逐渐通晓了吟咏诗词,自己也作起诗来。芸儿就是这样冰雪聪明的人儿啊!
我后来常常想,如果她没有遇到那册《琵琶行》,就不会开始识字,不会识字就不会学着作诗,那么,我就不会遇到那句令我怦然心动的诗,也不会心生向往,促成一段姻缘。也许,芸儿就不会那么早离开……可是,人世间又有多少事是凡人所能掌控的呢?我永远都记得那一句让我一见倾心的诗: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那日里,我正是随着母亲回家探亲,一见到这句诗,顿觉写诗的芸儿才思隽秀,虽然觉得诗意暗冷,恐她日后福泽不深。但情愫暗生,不能释怀,便对母亲说:“母亲,我想我已经找到我的意中人了,我非淑姐不娶。”
母亲一听,也欢喜起来。自从娃娃亲的于氏过世,我的婚事就成了她日夜挂心的事。听我这么说,想想芸儿性子柔和,就越发高兴,马上就从手上脱下金戒指,作为订礼,交到芸儿的母亲手里,喜不自禁地说:“我这颗心啊,可就有着落了,从今往后,可要改口叫你亲家了!”
这一天,正是乾隆四十年七月十六日。真是个好日子。
婚约定了,可我俩也没什么机会见面。直到那年冬天。
那年冬天,是芸儿的堂姐出嫁,我又随母亲去她家观礼。因芸儿比我虚长数月,自幼姐弟相称。这次见面,大抵是因为婚约的缘故,彼此都有些生分羞涩。我作揖问过:“淑姐。” 芸儿虽两颊绯红,倒也不至于退缩,施施然还了礼。我左右看看,只见满屋子的人都穿得华丽新鲜,也是,婚嫁喜事, 热闹些好。但只有芸儿通体素净淡雅,再一看,鞋子倒是新的,精致精巧,好看得很!
我心里不由地想:“这鞋子好生精巧!别是芸儿自己的手艺吧?”
一问,果然是芸儿自己做的,我暗暗赞叹:“真是蕙质兰心!诗作得好,女红更是好!瞧这鞋子!想必脚也是极为小巧的!”心中一动,不由脸红,连忙把视线往上移。只见她肩膀略削,脖颈长长的,极为优美。瘦不露骨,眉弯目秀, 顾盼之间,神采飞扬,令人不禁跟着含笑凝眸。只是两齿微露, 这算是美中不足吧。但看那身姿摇曳,情态缠绵,真是令人神销啊!
见我傻看着她,芸儿自己“扑哧”一声笑了,又斜睨了我一眼,娇嗔道:“你这是看什么呢?”
一语惊醒,我略略窘迫地笑笑,赶紧转移话题:“淑姐, 近日可有新作?可否拜读?”
芸儿红晕又漾开了,说:“倒是有些,只怕你笑话呢!”
我微微一笑,“淑姐写的,都是好的,我喜欢还不及, 怎么会笑话呢?”遂要了诗稿,却看见有的仅一联,有的仅三四句,多是零散、未能成篇的。
“这……”我看看芸儿,一脸疑问。
芸儿微微噘着嘴,身姿摇曳,笑着说:“没有老师指点呀, 就写得如此这般;只希望遇到能当老师的知己,一起把这些句子推敲补完。”说着,脸红红地低下了头,露出了一截光滑洁白的脖颈。一时,我的心又突突地跳了起来。
“咳咳,这样吧,我帮你题好名,下次再寻求完整吧!” 我给那些诗一并题了“锦囊佳句”,看着她笑着说,“这些可都是佳句啊!”
我用的是唐朝诗人李贺的典故,就是想博美人一笑。却没想到李贺早逝,这夭寿的命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浮生六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沈复
译者 译者:徐小泓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47319
开本 32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7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2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88
CIP核字 2019089510
中图分类号 I264.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