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死亡工厂(1932-1945年日本细菌战与美国的掩盖)
内容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是所有参战国中唯一在战场使用过生物(细菌)武器的国家,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然而在战后审判中,盟国对细菌战着墨不多,间接导致了有关责任者逍遥法外。
本书不仅对日本在华从事细菌战、建设“死亡工厂”的事实进行了揭露,同时根据大量史料重点提出:美国方面在战后与细菌战主要责任者之间所进行的秘密交易,是有关史实长期鲜为人知的原因之一。《死亡工厂》的写作,涵盖了档案文献、个人收藏、日记、个人采访、期刊杂志、美国国会报告等各个方面,史料价值丰富。本书在2002年英文修订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近年来针对日军细菌战的最新研究成果,力图为《死亡工厂》涉及相关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王选,浙江义乌人,1952年生于上海。197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外语系,1993年获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1995年起,从事二战细菌战历史研究。现任浙江省历史学会抗日战争史研究会会长,日本NPO731部队·细菌战资料中心共同代表,日本学术刊物《战争与医学》编委。
目录
中文版序
中文版谢辞
译者序
前言
谢辞
介绍
第一部分 日本的死亡工厂
第一章 满洲
第二章 石井四郎
第三章 背荫河细菌工厂
第四章 第一阶段:建设平房
第五章 第二阶段:平房的地狱
第六章 秘中之秘:人体实验
第七章 长春的死亡工厂
第八章 南京的死亡工厂
第九章 在战俘身上实验
第十章 谁知道?
第二部分 美国的掩盖
第十一章 美国的细菌战计划
第十二章 秘中之秘的暴露
第十三章 调查
第十四章 科学家与掩盖
第十五章 军队与掩盖
第十六章 总结
附录
译者后记
导语
作为历史学家,哈里斯教授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始终关注细菌战受害者的生存现状,并积极为此奔走发声。因此,他在1997年结识了时任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的王选女士(本书主要译者、200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为整场诉讼进行了雄辩有力的代言,亦成为本书中译本出版的契机。
该书第一部分主要涉及日本军队在华实施细菌战所进行的相关活动,并注意到:除了广为人知的731部队之外,日军在长春、南京等地也进行了类似的细菌战活动,乃至人体实验。第二部分则主要介绍美国的掩盖。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也在国内实验室进行了细菌战实验,但并未运用。日本大规模进行细菌战实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使美国方面十分警惕,并怀疑日本对于相关技术的掌握远超自身,这成为美方宁可以“放过日方细菌战责任人”为筹码,也要获取相关技术,从而达到所谓“掩盖”目的的重要原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死亡工厂(1932-1945年日本细菌战与美国的掩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谢尔顿·H·哈里斯
译者 译者:王选//徐兵//杨玉林//刘惠明//张启祥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72289
开本 32开
页数 5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7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60
CIP核字 2021207493
中图分类号 E863-093.13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