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奔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献礼党的二十大的一部通俗理论作品,全面系统阐释了共同富裕的思想逻辑与科学内涵,聚焦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光辉实践,描绘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和壮丽前景,具有鲜明的理论性、思想性、通俗性、指导性。全书分为“求真”“求实”两篇,逻辑严密、详略得当,既有深刻洞见,又有细致分析,立足当前国情,深入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对推进共同富裕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作出积极回应,有助于澄清误解、凝聚共识。书中就大众关心的话题进行前沿解读,视角独特,观点鲜明,融入图解、案例、照片等直观素材,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深刻把握奔向共同富裕的光明未来和坚实步伐。
目录
序言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求真
第一章 美好愿望:人类自古以来的理想追求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大同”和“小康”思想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大同”和“民生主义”思想
第三节 西方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和福利主义思想
第二章 求是问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探索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类型及其成因
第二节 描绘未来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价值
第三章 历史担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追寻
第一节 奠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节 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第三节 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四节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四章 新的赶考:新时代的战略部署
第一节 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第二节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举措
第三节 推进共同富裕应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第五章 时代特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第一节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逻辑
第二节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与重要特征
第三节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第四节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第六章 方向把握:实现共同富裕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坚持勤劳创新致富
第二节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第四节 坚持循序渐进
求 实
第七章 基础保障: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
第二节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节 坚持实施重大战略任务
第八章 战略考量: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第一节 共同富裕对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提高发展方式的平衡性
第三节 增进发展结构的协调性
第四节 促进发展模式的包容性
第九章 固本强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 新时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第三节 财税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十章 积极扩群: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第一节 中等收入群体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节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事关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节 精准推动更多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第四节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政策保障
第十一章 调节收入:三次分配协调联动
第一节 完善初次分配机制
第二节 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第三节 构建第三次分配制度安排
第十二章 精神富足: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第一节 精神富足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节 多渠道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第三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富足
第十三章 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第一节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现实挑战
第三节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路径抉择
后 记
导语
.作者权威,囊括集体智慧。知名专家担纲主编,两大智库重量级学者联袂创作,构筑关于共同富裕的完整论述体系。
2.思想精深,内容系统翔实。观点独到、视野广阔,吸收前沿研究成果,提出切实可行举措,勾勒新时代中国奔向共同富裕的路线图。
3.读者导向,回应社会关切。直面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澄清大众误解,凝聚广泛共识,增进全社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定信心。
4.形式创新,栏目设计丰富。设计经典语录、手绘图解、政策案例、要点回看、推荐阅读等栏目板块和精美彩插,一书多读,丰富阅读体验。
5.匠心制作,内涵“颜值”兼具。精选典雅特种纸,书名亮UV工艺,内文顺滑纯质纸,高品质专色印刷,锁线裸背设计,便于翻阅。
书评(媒体评论)
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斗是亮丽的底色,也惟
有共同奋斗、不懈奋斗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一言以蔽之,
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
每个人都是共同富裕的主体,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
,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实现人人享有。
——《人民日报》
新阶段新起点,必须深刻认识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是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
础的必然要求;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向着全面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必
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
——《求是》
回首来路,尽管险关重重,沟壑道道,我们用事实证
明:社会主义制度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压力无法打乱我
们求解共同富裕的步伐,喧嚣不能干扰我们迈向民族复兴
的定力。我们以坚韧的努力,顽强活出了中国人的尊严与
豪迈!
——《光明日报》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一件事情接
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
地,我们一定能沿着既定的发展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实
现共同富裕。
——《经济日报》
精彩页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创造条件、完善制度,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已经形成了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共同富裕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从资本主义发展初始,就有很多先贤学者发现贫富差别和贫富分化是深蕴在制度内部并可能最终摧毁这个制度的东西,开始研究如何找到社会均富即共同富裕的途径。最终,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这种研究探索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模式:一个以市场体制高度发达的美国为代表,实行所谓“滴漏模式”(Trickle-down),简单讲,就是资本与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后逐步向下层低收入人群散布。另一个就是著名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或称“北欧福利国家模式”,即由国家调控,政府和市场共同承担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职能,抑制资本和社会财富大量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很显然,“滴漏模式”的效果菲薄,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今天5%的美国人口掌握的财富比重大大高于20年前,贫富严重分化已成为美国常态。“北欧福利国家模式”则是另一种状况,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到,这种模式经过不断修正调整,有充分的理论解释,也有长期的实践验证,国家福利水平和社会均贫富水准都得到很高的国际评价,受到许多国家大多数社会人群的高度认同。
消除贫富差别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另一条路,就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国家把按劳分配作为唯一分配原则,不允许劳动以外的要素参与分配活动(除极少量分配活动外),由中央计划机构管理分配过程。由此,苏联模式消灭了资本主义由于资本占有和资本剥削而产生的贫富差别与贫富分化,出现了一个至少在形式上比较平等的收入分配状态。但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无法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因为,收入分配的计划体制消灭贫富差别与贫富分化的同时,也消灭了最活跃的经济增长机制,生长了群体吃大锅饭的惰性体制,社会经济发展的缓慢迟滞相随而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还在发展问题上和美国总统公开叫板,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两国之间巨大的发展差距就无法进行比较了。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并不成功,苏联也在20世纪90年代初解体了,“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只适合于高度发达国家,最成功的案例又往往发生在北欧较小的国家经济体。20世纪70年代后,全球很多落后国家由于各种机缘而发展兴起,成为新兴发展中国家。但在经济起飞后,绝大部分国家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社会割裂,进入腐败、内乱、混战和政权更迭状态,造成经济发展长期迟缓甚至停滞,无法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种典型案例,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很多地区都不鲜见。
中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早就成为党的执政理念和重要目标,也早就纳入党的治国理政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崇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按照这个模式的基本要求管理收入分配,结果当然也不可能脱离该模式的历史逻辑:没有贫富差别和贫富分化,也没有经济快速增长与发展的强大内动力,最终共同富裕只能是一个美丽的空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将长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共同富裕也学不了发达国家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照抄照搬肯定不行。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开始按照改革开放的思路重新思考共同富裕课题,经过40多年来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总结提炼,不断创新前行,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共同富裕中国模式。
共同富裕中国模式的内涵十分丰富,我认为最鲜明、最突出、最有中国特点的就是三条。
第一,社会公平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共同富裕要求国家积极调节收入分配,平抑贫富差别,关照社会弱势人群,实现社会公平。中国的经验表明,社会公平要从空想变成现实,必须以发展为基础——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发展水平提高,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也要积极随行,不可或缺,不能弱化。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8.7亿元,人均385元,国家财政收入仅有1132.26亿元。在如此低水平的发展条件下,我们的政策方针没有提出关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过高要求,而是坚持把“发展才是硬道理”放在领先位置,先把“蛋糕”做大,再讲“蛋糕”分配,实际上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路径。随着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的提升,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系列配套政策也相机跟进,特别是重大战略举措的出台。
这里的典型案例有两个。一是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是中国农业千年发展的历史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奔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韩康//张占斌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129096
开本 16开
页数 4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22-05-01
首版时间 2022-05-01
印刷时间 202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768
CIP核字 2022051183
中图分类号 F124.7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6: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