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老板该知道的那些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自我修炼、商机把握、资本运作、团队建设、商业模式、营销管理、风险管理等七个角度向创业者诠释在一“跳”之后应该如何贯彻创新理念、分散风险、挥洒激情、创造成功的机会,并为创业者在“跳”之后碰到的问题提供最切实的解决办法。

每位创业者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创业路上诸多困难与挑战是无法避免的,需要用激情、勇气、自信和智慧去面对。为此,本书针对创业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最好、最实用的解决策略,这些对于创业者一定大有裨益。

内容推荐

谨以此书献给有志创业或正在创业的你!

这本书不是故事会,你却能从中体味到风云人物创业故事的精彩;

这本书不是成功学,你却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激扬文字的豪情;

这本书不是工具书,你却能“急学现用,立竿见影”获取创业知识的方方面面!

不管你是创业前、创业初、创业中,《小老板该知道的那些事》都是你值得一看的书,因为它让你收获创业知识、勃发胸中豪情、享受精彩故事。

目录

第一编:自我修炼

 1/短暂的激情不值钱

 2/使命感——创业者高唱的军歌

 3/把创业当作“求生”

 4/不断为自己“充电”

 5/成功来源于“一定要”

 6/劈开“高尔丁死结”

 7/以失败者为师

 8/坚持到终点

 9/做百眼的阿加斯

 10/诚信是长期战略

 11/思考决定命运

 12/培养韧性,厚积薄发

 13/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第二编:商机把握

 1/到鱼多的地方去

 2/做有准备的观察者

 3/对市场身临其境

 4/积极反应,敢于行动

 5/一个人吃蛋糕

 6/多谋者胜,做有把握的生意

 7/巧喝头啖汤

 8/行业创业前景分析

第三编:资本运作

 1/获得创业资金的途径

 2/施展才能打动投资者

 3/依靠人脉拉拢投资者

 4/巧舌如簧说服投资者

 5/寻找投资天使

 6/与投资者携手合欢

 7/慎选风险投资

 8/小心掉人融资陷阱

 9/把钱用在刀刃上

第四编:团队建设

 1/找最适合的人合作

 2/打造拳头团队

 3/构建牢固的企业结构

 4/让企业成为一潭活水

 5/培养最忠诚团队

 6/士气等于三倍的生产率

 7/清理团队内部关系

 8/办企业就是办人

 9/做团队焦点

 10/以人为本,培养企业文化

 11/构建生人文化

第五编:商业模式

 1/打开金库的钥匙

 2/挑选最有效的淘金工具

第六编:营销管理

 1/人所欲,己所为

 2/高举“执行力文化”

 3/战略决策中融入品牌意识

 4/用心创业,用心服务

 5/企业的“轮子”——市场营销

 6/不创新,就死亡

 7/百分百地了解顾客

 8/让客户贪点便宜

第七编:风险管理

 1/创业就该如履薄冰

 2/打造自己的杀手锏

 3/不拿企业的命运开玩笑

 4/永远要把对手想得非常强大

 5/有效操控是为了达到目的

外一编:商业计划书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李嘉诚曾经说过:“一个有使命感的企业家,会努力坚持走一条正途,这样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就。”使命感是让人生辉煌的必备素养,这一点对于创业者也同样重要。我认为,对于创业者而言,使命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这样做的意义,就是把自己与创业这项伟大的事业联系在一起,释放生命的激情。

有使命感的创业者具有坚定的信念,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能一一克服。在创业途中,总会有制定决策遇到瓶颈的时候,创业者只要回头思考一下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当前的困难就变得容易解决了。正如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所说:“我非常看重百度的长期发展,当然,这更多是出于一种使命感。百度赶上了中国崛起的机会,因此就有责任去变成一个这种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公司。”

大多数“中道崩殂”的创业者缺少的并不是激情和能力,而是缺乏高远的使命感。当他们略向成功迈出几步之后,就不由自主地转型为公关专家、行政专家或政治人物,无论是步鑫生、年广九、王遂洲,还是吴炳新、高凤来、顾雏军、赵新先,几乎都沿袭了相同的思想路线和思维模式。缺乏使命感的他们不自觉地强调个人荣誉和个人成就,在此影响下,企业非但没有进一步发展,反而走向了衰竭。

成功学大师陈安之曾经说过:“有没有使命感是决定一个人做事态度与方式的决定因素,也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而那些有高远使命感的创业者们往往具有常人难以置信的力量、渴望和自豪感,他们坚信自己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自己的工作对于顾客、员工和自己都具有真正的价值。他们坚信自己的产品会给顾客带来好处,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的惟一办法就是顾客愿意消费他们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因此,他们在权力、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面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华为总裁任正非就是这样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高远使命感的时代英雄。

改革初期,刚刚起步的中国民族工业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当时,国家为了引进技术、吸引外资还制定了许多特别优惠的政策给外资企业,导致民族企业基本在夹缝中生存。外国企业凭借技术与资金的优势垄断市场,导致了当时中国的许多领域都出现了产品价格严重高于产品价值的局面,当时的电信行业同样如此,这就让任正非为自己的创业之路找准了方向。

创业之初,华为依靠代销香港的HAX交换机,赚取中间差价。可任正非以“发展民族工业”的高远使命为己任,毅然把代理交换机赚到的所有利润投入到了用户交换机的自行研发中,冒险押注公司的前途。这是华为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冒险,可以说是孤注一掷。当时,华为的技术、经验、资金、管理方法、设备等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都是远远落后的,一旦研究失败,华为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是任正非以一个开拓者的角色,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他在研发动员大会上对员工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五楼)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这一豪言壮语极大地鼓舞了公司员工,也为中国民族企业带来了一线希望。

任正非说:“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中国要发展,就必须靠自强。技术自立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科技支撑体系,工业独立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的民族工业,就没有民族的独立。”他非常明确地指出,必须发展民族工业,立足于自己进行科研开发。

任正非在创业伊始就提出了发展民族企业的宣言,他这种使命感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华为人,是支持华为坚持走下去的关键。如今,华为公司已向一些国外公司转让了好几种芯片的研发技术,向西门子公司转让了7号信令技术,可以说在技术上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欧洲、美洲等一些与华为接触过的著名公司,一致认为华为领导着中国通信行业的技术潮流,不可低估了它。  创业者及其团队在创业初期很自然的就会具有一种使命感。但是,当公司发展到稳定阶段,员工们有了稳定的长期工作,他们的使命感反而会减弱。因此,创业者应该结合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向员工灌输使命感,让员工将公司目标、信仰和价值的陈述以及对产品、市场或战略铭刻于脑海中。《孙子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胜。”当企业上下为了同一个使命而努力奋斗时,这个企业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

美国凯普纳·特里戈公司的创立者本·特里戈对于创业者的使命感有这样的诠释:“创业者光是开发事业、获取利润并不够,还得具有目标的使命感,在初创期赋予企业某些意义,而且在企业成长中,继续充实它的内涵。这些价值标准与目标感,除了战略意义之外,也应具备日常工作运转层次上的意义。它们所阐释的是目前与将来事业经营的本质,同时也阐明企业未来应如何运作。这样的企业才能蒸蒸日上。”

其实,创业者的使命感里渗透更多的是理性和文化,涵盖了精神境界、商业品质和价值取向。当创业者立志使自己的企业长期发展和实现对民族、对社会的使命时,这种高远的使命感让他无论如何都不会以失去事业的代价来换取眼前局部利益。盛大公司董事长陈天桥也曾说过:“只有是一个真正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才能使整个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在我看来,或许任正非、牛根生、马云这些创业者的成功模式无法复制,但他们成功的关键却是一样的:多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才是获得长久利润的奥秘。这样的创业才堪称精彩,才会让人感动,这样的创业者才会走得更远更好。P6-9

序言

创业是勇敢者的活动,是智者的游戏。马戏团的大象会被一根细细的绳子束缚,因为它没有勇气挣脱束缚;扑向猎人的老虎死在子弹之下,因为它有勇无谋。创业者应该是勇敢与智慧的化身,他不仅要有勇气冲破横在成功路上的阻碍,而且还要学会从薄弱处突破。

勇敢迈出第一步是成功创业的开始。一些人构想过无数创业计划,其中不乏闪光的创意,但最终仍在原地踏步。究其原因,阻挡他们向前迈进的是自己设立的藩篱。毕竟,创业不是按照地图寻找宝藏,而是在摸索中跌跌撞撞向前。不去尝试,就永远不会知道前面的路是否行得通。史玉柱说:“90%的困难你现在想都没有想到,你都根本不知道那是困难。”如果没有实际行动,就永远不知道创业路上会遭遇什么困难,最终只能在自我设限中徘徊,让新颖的创意胎死腹中。

大胆迈出创业的步伐并不意味着无视创业途中的风险。如果创业者只有创业勇气与激情,而没有系统、详细的创业计划只会碰得头破血流。成功的创业者都懂得设法将风险降到最低,以增加成功的机会。正如任正非所说:“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惟有惶者才能生存。”企业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们懂得如何利用激情鼓舞士气,如何分散风险,为成功创造机会。

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指出:“创业精神是一个创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机会被确认、被创造,最后被开发来产生新的财富。”创业是一种创新,它包括掌握资源、确定商机、生产新商品和服务、创造利润等。创新过程与创业者分散风险、释放激情的过程是重合的,创业的本质是一个创新过程,即把创新意识贯穿于创业过程的始终。

马云说过:“只要有一个行业,我一定跳下去。”这体现出成功者时不我待的坚定心态。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在于,其中的关注点不在于这一“跳”要怎样才能“跳”得漂亮,而在于这一“跳”之后的行动,这也是本书要论述的重点。本书将从自我修炼、商机把握、资本运作、团队建设、商业模式、营销管理、风险管理等七个角度向创业者诠释在一“跳”之后应该如何贯彻创新理念、分散风险、挥洒激情、创造成功的机会,并为创业者在“跳”之后碰到的问题提供最切实的解决办法。

每位创业者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创业路上诸多困难与挑战是无法避免的,需要用激情、勇气、自信和智慧去面对。为此,本书针对创业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最好、最实用的解决策略,这些对于创业者一定大有裨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老板该知道的那些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082717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5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