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玉门油田
内容
编辑推荐
《玉门油田》是继《安源煤矿》《成昆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包头钢铁公司》《首都钢铁公司》之后,红色工业丛书出版的一部石油工业历史类图书。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详细论述了玉门油田的发展历史和玉门油田工人的红色故事,向读者介绍了玉门油田的发现、发展历史,兼具科学性、历史性和科普性。诗人李季曾赋诗:“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但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内容推荐
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玉门油田,是中国早期天然石油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0年,其原油产量占全国的95%,在民族危亡“一滴油一滴血”的战争年代,油田生产的油品有力支援了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油田被列为“一五”计划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57年建成我国第一个现代石油工业基地,1959年原油产量占全国的51%,撑起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半壁江山。从20世纪60年代起,油田担负起了“三大四出”(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经验、出人才、出技术)的历史重任,先后会战大庆,南下四川,跑步上长庆,二进柴达木,三战吐鲁番,向全国各油田和炼化企业输送骨干力量和各类设备,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著名诗人李季曾赋诗盛赞:“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目录
第1章 地质考察爱国志士建功玉门第2章 抗战烽火,一滴汽油一滴血第3章 护矿迎解放,红色石油工业从这里走来第4章 我国“陆相生油”理论第5章 春风也度玉门关,玉门油田被列入“一五”计划第6章 凭借5种精神度过艰难岁月第7章 石油工程第一师第8章 玉门“茶壶炼厂”结缘国防航天第9章 石油摇篮“三大四出”,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第10章 “石油摇篮”里孵化出的玉门风格第11章 《我为祖国献石油》创作于玉门油田第12章 玉门油田的不老基因参考文献后记
书评(媒体评论)
选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玉门油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巧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3604625
开本 其他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