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明朝锦衣卫和东西厂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秉持客观还原历史的严谨态度,辑录了明史大家吴晗研究厂卫制度的精华作品,并以厂卫的兴亡进程为主线,对章节内容进行安排,全面系统地再现了东西厂和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的演变与发展。揭示了大明帝国的内在矛盾和由盛转衰的深层原因,破译明朝特务政治背后的历史真相! 作者简介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伯辰,浙江金华义乌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朱元璋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等职。 吴晗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十分重视历史知识的普及,主编了“中国历史小丛书”和“外国历史小丛书”。尤精于明史的研究,代表作有《朱元璋传》《读史札记》《明史简述》《历史的镜子》等。 目录 第一章 厂卫前奏——明朝初年的恐怖政治 明初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厂卫设立的前因 强制迁徙地主:控制人口好收税 明初的学校:用高压环境培养听话官员 人民的义务:皇权之下的沉重负担 传·过所·路引:严防百姓流动的铜墙铁壁 第二章 锦衣卫与明朝厂卫系统的建立 厂卫的设立:专为皇帝服务的特务机关 厂卫体制:无孔不入的骇人之网 检校与锦衣卫:特务政治的急先锋 厂卫之弊:干尽祸国殃民的无耻丑事 终极皇权:建立在血腥基础之上的专制巅峰 第三章 东西厂——宦官狐假虎威把弄威风的特务机关 明太祖:严防宦官和外戚干政 明成祖:设立东厂,重用宦官 郑和下西洋:三宝太监是否肩负特殊使命 太监、皇庄、皇木及其他:媚上凌下,仗势欺人 魏忠贤的黑名单 生祠生像 义子干孙 阮大铖:魏珰干儿,阉党走狗 第四章 可怕的厂卫政治——血肉横飞尸虫满狱 廷杖:折辱大臣人格的恶政 诏狱:直属皇帝的监狱 恐怖酷刑:维持政权的高压手段 胡蓝党案:针对功臣集团的大清洗 空印案与郭桓案:以屠杀震慑文官集团 文字狱:罗织罪名,寒蝉效应 第五章 厂卫之覆灭——多管齐下的综合作用 晚明时代的社会问题:国之将亡,必有积弊 明末党争:权力斗争耗空国家 厂卫与大明王朝的覆灭:三百年前的历史教训 导语 本书内容选取自《明史》《明太祖》《读史劄记》《灯下集》等多部吴晗经典史论专著,并参考权威底本加以精心编校而成。文中的各篇文章都是吴晗先生毕生研究明史的心血总结,可谓全面客观了解明代特色厂卫制度的绝佳读物,有益于读者增长历史知识,加深对大明王朝的真相认知。 明朝锦衣卫和东西厂在历史上是如何神秘的存在?他们是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是百姓家隔壁的人肉窃听器,既是皇帝的御用打手兼仪仗队,也是神出鬼没的间谍特工。本书以厂卫的兴亡进程为主线,为广大读者破译明朝特务政治背后的历史真相! 本书作者吴晗先生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现代明史研究奠基人。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尤精于明史,对中国古代的君权、绅权、士族阶层有深入的了解。吴晗的文章风格幽默生动、易于理解,分析鞭辟入里、层次明晰且立论严谨,内容含金量极高,更体现了吴晗对明朝历史的独特理解。 书评(媒体评论) 吴晗是知名的历史学 家,专攻明史,著述甚多 ,学术上造诣很高,学生 时代已露头角。 ——知名社会学家 费 孝通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是明史研究的高峰,现在 要找能够与那个时代的明 史学者如吴晗、郑天挺、 孟森并驾齐驱的人很难。 ——复旦大学历史系 教授 樊树志 精彩页 明初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厂卫设立的前因 朱元璋从渡江以后,就采取了许多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例如龙凤四年(公元1358)取金华,便选用金华七县富民子弟充宿卫,名为御中军。这件事一方面表示对地主阶级的尊重和信任,另一面也是很重要的军事措施,因为把地主们的子弟征调为禁卫军人,随军作战,等于作质,就不必担心这些地区地主的军事反抗了。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选取直隶应天诸府州县富民子弟赴京补吏,凡一千四百六十人,也是同样作用。对地主本身,洪武三年作的调查,以田税多寡比较,浙西的大地主数量最多,以苏州一府为例,每年纳粮一百石以上到四百石的四百九十户;五百石到一千石的五十六户;一千石到二千石的六户;二千石到三千八百石的二户,共五百五十四户,每年纳粮十五万一百八十四石。三十年又作了一次调查,除云南、两广、四川以外,浙江等九布政司,直隶应天十八府州,地主们田在七顷以上的共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一户。编了花名册,把名册藏在内府印绶监,按名册以次召来,量才选用。应该看到,田在七顷以上,在长江以南的确是大地主了,但在长江以北,就不一定是大地主,而是中小地主了。 地主对封建统治集团和农民来说,也是有两面性的。一面是他们拥护当前的统治,依靠皇朝的威力,保身立业。朱元璋说过:孟子日:有恒产者有恒心。今郡县富民,多有素行端洁,通达时务者。叫户部保荐交租多的地主,任命为官员、粮长。一面他又指出:“富民多豪强,故元时此辈欺凌小民,武断乡曲,人受其害。”。以此,他对地主的政策也是两面性的,双管齐下。一是选用作官僚,加强自己的统治基础;一是把他们迁到京师,繁荣首都,同时也削弱了地主在各地方的力量。在科举法未定以前,选用地主作官,叫作税户人才,有作知县、知州、知府的,有作布政使以至朝廷的九卿的。例如浙江乌程大族严震直就以税户人才一直做到工部尚书,后来浦江有名的郑义门的郑沂竞从老百姓任命为礼部尚书。又以地主为粮长。以为地方官都是外地人,不熟习本地情况,容易被黠胥宿豪蒙蔽,民受其害,不如用有声望的地主来征收地方赋税,负责运到京师,可以减少弊病。洪武四年九月,命户部计算土田租税,以纳粮一万石为一区,选占有大量土地纳粮最多的地主为粮长,负责督收和运交税粮。如浙江布政司有人口一百四十八万七千一百四十六户,每年纳粮九十三万三千二百六十八石,设粮长一百三十四人。粮长下设知数(会计)一人,斗级(管斗斛秤量的)二十人,运粮夫千人。并规定对粮长的优待办法,凡粮长犯杂犯、死罪和徒流刑的可以纳钞赎罪。三十年又命天下郡县每区设正副粮长三名,编定次序,轮流应役,周而复始。凡粮长按时运粮到京师的,元璋亲自召见,谈话合意的往往留下作官。元璋把征粮和运粮的权力交给地主,以为这个办法是“以良民治良民,必无侵渔之患”;免地方官“科扰之弊,于民甚便”。他把地主也当作良民了。但是事实恰好相反,不少地主在作了粮长以后,在原来对农民剥削的基础上,更加上了皇朝赋予的权力,如虎添翼,肆行额外剥削,农民的痛苦也就更深更重了。 P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朝锦衣卫和东西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晗 |
译者 | |
编者 | 马仁翰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75528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7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首版时间 | 2023-01-01 |
印刷时间 | 202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04 |
CIP核字 | 2022222434 |
中图分类号 | K248.205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