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学人本身是20世纪中国的产物,它根源于中国现代学术独立意识的产生,并随着中国现代学术走向独立的艰苦历程而进化和发展着。而这些现代学者在这个过程中以“言志”和“缘情”方式所留的诗篇,也就为《20世纪中国学之诗研究》提供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学人之诗的第一重内涵可称之为“诗之新声”。学人之诗可略分为远、近二源。学人之诗的远源在于宋代的“才学诗”或“议论诗”,其近源则在于晚清民初的“不专宗盛唐”而以“宗宋”为主旨的同光体。同光体诗“喜用冷僻故实”和“寄托遥深”这两个特点,恰好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为学人之诗奠立了基本范式。学人之诗的第二重内涵可称之为“学之别体”,即学人之诗是作为其学术整体之一有机部分而存在的。其表层结构即“诗中有学”。这是由于学人本身作为“读书人”或“大学者”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学人之诗不仅从一个深层心理层面再现了中国现代学术的发生过程,同时也以一种十分曲折的方式构成了现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目录

第一章 “诗之新声”与“学之别体”

一 “有斯人而后有斯诗也”

二 诗之新声

三 学之别体

第二章 学人的“学人之诗”与学人的“诗人之诗”——论王国维的诗词

一 学人之诗的两种范式

二 “为寻甘石问,失纪自何年”

三 “人生过处惟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

第三章 “力振前文觉道孤,耻与流辈论荣枯”——论陈寅恪的诗

一 从“历史真实”到“历史的精神真实”

二 “他生同认旧巢痕”

三 “负鼓盲翁正作场”

第四章 “诗可以兴”与“诗可以怨”——论马一浮的诗

一 “老圃能开冬花,结春实”

二 “尘劳本是如来种,诗力都从定慧生”

三 “诗可以兴”与“诗可以怨”

第五章 “欲说还休”和“欲罢不能”——论钱钟书的诗

一 “亦小雅之变”

二 “后死之悲”与“年命之嗟”

三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第六章  “才思”与“性情”——论萧公权和吴宓的诗

一 现代语境中的才思与性情

二 “最有诗才的现代学人”

三 “最具诗人气质的现代学人”

第七章 “诗健别从新境辟,道高犹许后生闻”——余论

一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二 “辛苦遭逢”与“寄托遥深”

三 “残酷底气运”与“不忍人之精神”

附篇

刘梦溪先生关于答辩论文的评语

[附]梦溪先生关于博士论文提纲的一封信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士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44796
开本 32开
页数 3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0.6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5
15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