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院墙内外
内容
编辑推荐

主人公和现实中的每个人一样,都在追求幸福,有着朴素的理想。可是,随着故事的深入,他对幸福的定义有些偏差,导致他一度迷失了自己,从一个单纯的人逐渐变得复杂。不知道这算生活的悲剧,还是一种常态?在多元或者说是混乱的价值观之下,每个人,能守住自己的心灵天空,成了一种奢望。但愿主人公最后的反省,能给读者一些警醒。

内容推荐

农家子弟郝胜强,通过苦读获得博士学位,并且留校任教。经师伯张仁瞻介绍,郝胜强娶了护士梅灵为妻。梅灵出身城市,人长得漂亮,家里条件优越。郝胜强以此为荣,并做出种种努力,力图融入妻子的生活圈。因为完美的婚事,郝胜强遭到了同事黄为博士的嫉妒和陷害。适逢导师丁子健教授申报中科院院士,郝胜强全力以赴协助导师,通过准备申报材料、妥善处理检举信等事件,逐渐成为导师的得意弟子,全面负责“申院”团队的日常工作。婚后的共同生活,让郝胜强意识到与梅灵在性格、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他开始感到痛苦,但依然努力改变自己,维护家庭。与此同时,他与打工女孩小芳建立了亲如兄妹的真挚感情。

为寻求学界支持,郝胜强跟随导师远赴上海,拜访学术权威,奉送丰厚大礼。出差上海期间,美女博士赵莹雪告诉郝胜强,黄为为谋求利益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终身幸福往上爬。郝胜强深感忧虑,担心黄为破坏导师“申院”。上海一行,在导师的神秘大礼和赵莹雪的帮助之下,事情顺利解决。回家的郝胜强渴望得到妻子的照顾和家的温暖,却遭遇了与梅灵的家庭矛盾,他逐渐对赵莹雪发生了好感,并且一度走得很近。在“申院”的关键时刻,网络上出现揭发丁子健的帖子,赵莹雪也卷入与导师的绯闻之中,丁门师徒努力平息,才算度过一关。郝胜强与梅灵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和赵莹雪也因为这次危机也日渐疏远。院士评选揭晓之前,某学术批评网站发出文章,全面批判丁子健,“申院”工作遭到承重打击,并且最后失败。灰心失望的郝胜强又遭到了梅灵母女的误解,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家庭冲突……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试读章节

化学博士郝胜强和内科护士梅灵从认识到结婚,总共不到三个月时间。

从见到梅灵的那一刻起,郝胜强坚决地认为自己爱上了这位白衣天使。她漂亮,鹅蛋脸,柳叶眉,皮肤白皙,身材匀称,美丽的面庞上藏一丝淡淡的落寞,文静中透着一份花开花谢奈何天的幽怨,简直就是穿时装的古典美女。郝胜强恨不得马上结婚,他怕等待太久夜长梦多。可是,就算是请客吃饭都需要时间准备,更何况是结婚嫁人这等终身大事。刚见几面就谈婚论嫁,郝胜强说不出口,更怕给对方留下心急火燎办事不稳的坏印象。

不过,他发觉梅家人似乎比他更急迫,见面刚一个月就开始催婚。开始是梅灵妈妈旁敲侧击:“我们家灵灵是附近一带公认的美女,追求她的人都排起了长队,当年那群人为她打死打活不说,直到现在,还有人说没看到灵灵出嫁就不死心,一直伺机出动。”这话怎么都不像电力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该说的,可的确出自一位母亲之口。听到她这样不顾身份地夸女,郝胜强竟然有些得意,他嘿嘿一笑。在曾主任面前,除了应和之外,他一般是不说话的,母亲害怕女儿嫁不出去的焦急,使他像是抓住了对方把柄一样自信。

快两个月的时候,梅灵的嫂子许丽丽就直截了当地问郝胜强:“小郝,你觉得我们家灵灵怎么样?”郝胜强稍作停顿,说:“很好。”许丽丽说:“那就好,要是双方都觉得不错,马上领证把事办了。别看你是个博士,梅灵可是院花,年轻护士里面就数她最漂亮。去年,他们医院想引进一位洋博士,邀请人家来考察。人家来看了一圈,不满意,说是硬件不过关,不想留下来。就在老外要离开医院的时候,在走廊里看到一双情意绵绵的眼睛,立马决定不走了。那时梅灵还戴着口罩在上班,只露出了一双眼睛,就把老外给迷住了。”虽然许丽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是所说基本属实,他们的媒人——系主任张仁瞻教授的老婆,给郝胜强介绍梅灵情况的时候,浓墨重彩地讲了这一段。

郝胜强对梅灵非常满意,约会过几次后,越来越觉得她就是自己要找的人。她漂亮持重,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简直像是从梦中走出来的一样。当然,她也有缺点,不爱说话,喜欢走神,对事物热情度不高。但是,这些缺点在郝胜强眼中都成了优点,少言寡语更能体现出女性的稳重贤淑,矜持和羞涩是女子的传统美德,面貌冷若冰霜内心却炙热更能让人放心。郝胜强觉得梅灵是集美貌和淑德于一身的传统女性的化身。

在许丽丽逼婚后的第三天晚上,郝胜强和梅灵在湖边的烛光咖啡厅约会。柔媚阴暗的烛光给人亲密的感觉,轻柔的音乐像泉水缓缓流出,似乎是情人在窃窃私语。郝胜强把糖撒在咖啡里,搅了搅,喝了一口,还是觉得苦。

他说:“你妈妈的意思叫我们早点结婚。”梅灵沉吟了一会,说:“那就结呗。”郝胜强说:“可是,我觉得,是不是早了一点啊。”“那就不结呗。”梅灵说。她依然是略带落寞的表情,仿佛这事和她没有关系,一幅置身事外的神态。梅灵的冷漠打击了郝胜强的热情,他失望地抬起头看对面的女人。梅灵捏勺子的样子很秀气,翘起兰花指,悠悠地搅拌。一只光洁的象牙玉雕垂在隆起的胸部之间,黑亮柔顺的长发披在黑色高领毛衣上,像一片黑色的光。郝胜强目不转睛地盯那只小指长的象牙,身体禁不住发颤。他忽然冒昧地伸出手,轻轻地将梅灵垂在胸前的头发往肩膀后面拨,顺手抚摸她的腮部。手指碰了到光滑柔嫩的脸颊,又滑又嫩,像触摸老家夏麻子的豆腐。郝胜强第一次接触到梅灵的身体,激动得难以自控。梅灵没有拒绝,只是身体稍稍往后退了退,依然埋头磨咖啡。郝胜强原本不喜欢咖啡,他觉得咖啡和糊锅巴粥一个味,可是,梅灵浓浓的女性体香混杂着咖啡气味阵阵袭来,使他对不喜欢的咖啡也有了好感。他无限温柔满怀美好地说:“嫁给我吧。”梅灵依然在搅那杯咖啡,过了很久才说:“那就结呗。”话还是一样的话,可是多了一份别样的柔情,这坚定了郝胜强的决心。这一夜,郝胜强翻来倒去难以入眠,第二天他向实验室请了假,一个人在群光广场、新世界和武广商场转悠了一天,买了一只铂金钻戒,晚上隆重地送给了梅灵,正式向她求婚。

郝胜强和梅灵结婚了,在他们认识快满三个月的时候。结婚时,郝胜强三十二岁,梅灵二十九岁。一个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化学博士,留校任教快两年;一个是三甲医院内科护士,有八年工龄的“院花”。用媒人张师母的话说,是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纪了,他们真算得上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梅灵的亲戚们夸郝胜强有学问,博士就是不一样,一看就是读书人。论相貌,郝胜强也算出众,高高瘦瘦棱角分明,看起来斯斯文文,一副大学老师的风范。可是,在同门师兄弟眼中,他没有气质,缺少昂扬挺拔坚定自信的气度,言行举止谨小慎微唯唯诺诺,说得好听点像个读书人,其实掩饰不住出身农民的小家子气。

郝胜强十分清楚,有些东西融化在血液里面,无论自己多么努力,永远都无法抹去。他的老家在鄂东北一个山区县级市的小镇上,那地方三省交界,是赫赫有名的革命老区。他兄妹三人,哥哥已经成家,和嫂子在江苏昆山打工,妹妹也快二十五岁,尚未出嫁,常年在南方打工漂泊,广州深圳东莞到处转,隔三岔五换地方。家人是在电话里知道郝胜强结婚的消息。父母务农兼做贩粮的副业。刚开始谈朋友的时候,郝胜强给父母寄了一张梅灵的照片,父母满心欢喜赞不绝口。郝胜强告诉他们,梅灵只有妈妈,父亲因病去世十多年。父母说,一切由自己做主,你喜欢就行。

结婚的用品几乎都是由梅灵家置办,房子、彩电、冰箱、空调,凡是居家必需的一切,一应俱全。曾主任说早就准备好了,就等这一天。结婚之前,梅灵已经有车有房,车子是一辆银灰色的标志307,虽然说不上气派,却是梅灵自己买的。婚房是梅灵妈妈四年前买下的,一套临湖的两室两厅,一百一十多平米,是“东湖世家”2期的房子,在东湖梨园和省博物馆之间,离梅家住的水果湖不远,到郝胜强读书工作的大学也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梅灵妈妈夸自己从来不嘴软,经常以领导口吻说:“还是我有先见之明,才花了三十万就买到意套湖景房,要是搁现在,没有一百万做梦去吧。为了女儿,我什么都舍得,就是儿子结婚也没有下这么大的本。”曾主任对女儿的爱,旁人有目共睹,母亲的先见之明也体现了她的良苦用心。P1-4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形象地刻画出了郝胜强这个人物形象,勾勒了当代年轻人的生存困境,也将社会上普遍弥漫的焦虑情绪展露无遗。书中涉及到的婚姻家庭问题、城乡差别问题、知识分子问题以及高校官场的纠葛与争斗,让人想起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以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袁来提出了“心灵城市化”命题,关注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之中,普通人的现实处境与心灵归宿。作家的思考与时代进程一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熊召政(茅盾文学奖得主)

诚如作者曾经说过的那样,物质和身份的城市化比较容易,但是“心灵的城市化进程”却是漫长而痛苦的。在无可回避的城市化洪流中,面对金钱、权力、美色、声名和其他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考验,类似郝胜强一样的所有“外省青年”都应该不失赤子之心。

——燕舞(《中国青年报》评论部编辑)

主人公和现实中的每个人一样,都在追求幸福,有着朴素的理想。可是,随着故事的深入,他对幸福的定义有些偏差,导致他一度迷失了自己,从一个单纯的人逐渐变得复杂。不知道这算生活的悲剧,还是一种常态?在多元或者说是混乱的价值观之下,每个人,能守住自己的心灵天空,成了一种奢望。但愿主人公最后的反省,能给读者一些警醒。

——罗敏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

上个世纪90年代,反映高校生态的小说,我们有格非的《欲望的旗帜》。一个时代过去了,又一个时代到来了,今天的高校更复杂,因为社会更复杂,人心更复杂。《院墙内外》不只局限于高校生态,还涉及婚姻家庭、城乡差异等重大社会问题,值得一看。

——雷剑峤(《南方都市报》文化副刊部 编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院墙内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1090683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9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贵州
230
16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