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上下) |
内容 | 内容推荐 赵敏俐主编的《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上下)》是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2012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汉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论文集之一,参会学者多为该领域权威专家,这些论文在会议召开之后,陆续发表于各种权威学术期刊,有广泛影响,现在按专题结集出版,体系清晰,学术价值突出。 目录 汉代文学综合研究 汉初文学的秦文化语境 读书仕进与精思著文 ——论汉代官僚士大夫与文人文学之关系 汉武帝时代两越西南夷开发之争及文章创作中的文化地理观 汉晋之间的青土隐逸及其文化意蕴 汉代诗歌研究 《古诗十九首》札记 汉铙歌《石留》句读、笺注与本事考论 汉铙歌与北朝乐府民歌之比较 《秋风辞》与汉武帝天汉年间的精神世界 汉代匕层文人心态与东汉文人五言诗幻灭感 《列女颂》问题特色及遭六朝批评冷遇原因 汉铙歌《将进酒》作时及其他 ——兼论汉代的宴会歌诗评诗风气 论汉代人才培养、选拔对《诗经》的影响 乐府总章考论 论清代乾嘉诗坛对汉代诗歌的接受 关于《迢迢牵牛星》释读的两个问题 ——谦及庾信的《七夕诗》与苏轼的《渔家傲·七夕》词 试论建安时期诗歌创作的代言现象 刘桢的气论及丈学实践 论汉代寓言诗及与其他文体之关系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四首简释 从服饰看汉乐府的世俗性与娱乐性 ——以《羽林郎》为中心 汉代辞赋研究 论贾谊《吊屈原文》 东方朔与屈原 丛武化到文化之转变谈汉大赋的形成 西汉社会转型对王褒文学创作新变的影响 赵壹、祢衡咏鸟赋研究 枚乘的创作、思想与行迹论略 ——以对其作品语源的考察为中心 刘歆《遂初赋》的创作背景及其赋史价值 关于司马相如“东受七经 西汉赋家的郎官身份对其赋作的影响 班彪《北征赋》和杜甫《北征》之比较研究 …… 下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上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编者:赵敏俐 |
译者 | |
编者 | 编者:赵敏俐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529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8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300 |
CIP核字 | 2017222510 |
中图分类号 | I206.34 |
丛书名 | |
印张 | 5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4 |
高 | 4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