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画中疑云
内容
编辑推荐

平淡无奇的旧画为何引发潜意识中深藏的不安?催眠师、神秘学者、心怀恐惧的年轻妻子,谁能揭开隔着二十年岁月遥相呼应的两个谜团?且看由古典侦探小说最后的捍卫者、法国侦探文学大师保罗·霍尔特的力作《画中疑云》。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法国侦探小说作家保罗·霍尔特编写的长篇小说《画中疑云》。《画中疑云》的内容简介如下:

英国惊现恐怖的“硫酸浴缸狂魔”,杀人后将尸体浸入装满硫酸的浴缸销毁尸体,屡屡得手。经过艰苦勘察,赫斯特警官发现了凶手的蛛丝马迹,但图威斯特博士却不满意……

与此同时,一位年轻人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的封面,意外激起了他的不安。他新婚的妻子对此忧心忡忡,希望催眠师可以帮上他们的忙。在催眠状态下,年轻人大声喊出:“他们会杀死她!”

当妻子和催眠师想要进一步行动的时候,年轻人却从一个完完全全的密室中失踪了……

试读章节

坐在头等车厢里,我透过车窗观察着站台上匆忙经过的旅客,等待着发车的哨声和随之而来的晃动。在下午这个时候,查林十字火车站总是人头攒动,今天也不例外。

平平常常的一天?当然不是。首先,在不到四十八小时的时间里,气温持续飙升。阳光明晃晃地照着火车站的玻璃顶棚,闷热得令人无法忍受。乘客的脸上写满疲惫,甚至他们的行李箱也显得更加沉重。我暗自偷笑,因为我的行李仅仅是座位下面的一个公文包,包里四分之三的地方都是空的,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也只不过是两三张纸和一些报纸。

不同寻常的并不仅仅是温度计水银柱的高度。一九五九年春季即将结束的时候,这样的温度确实异常,但在几个小时之前,我在沙夫茨伯里大街的书店里还遇到了更离奇的事情。

你是否曾经有这种感觉:某些事情让你突然喉头发紧,浑身起鸡皮疙瘩,甚至感到视线模糊?有时候恐惧会让人——尤其是那些非常胆小的人——有这种感觉。幸福也可能制造同样的效果。我所说的可能是一生中非常罕见的欢愉,在几秒钟的时间里你被幸福感彻底淹没,感觉四肢和精神都麻痹了;还有可能是悲伤、难过,真正让人痛心疾首的事件——比如说失去亲近的人,那种“缺了他一个,整个世界都变得荒凉”的感受;还有罪犯被当场抓获的感觉:浑身燥热,气血翻涌。您肯定曾经有类似的体验,就像其他平常人一样。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会被强烈的感情所冲击。

今天下午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情绪非常激动。不过跟上面提到的情况有所不同:我无法分辨出那种情绪的性质。惊恐?幸福?怀旧?负罪感?我说不清楚。

导致我情绪激动的原因同样不同寻常:一本书的封面。普普通通的封面,实际上只是一张照片。书店里面有好几名顾客,多数都在查看书架上的书脊,或者是被特意摆在外面展示的小说。没有人对那本书表现出丝毫兴趣。而我完全不同,第一眼看到它,我就产生了离奇的情绪,仔细察看之后,我的情绪越来越激动。

最离奇的是,那张照片上的场景相当平常:一条街道、几栋房子……就这么多!

车厢突然晃动,我似乎并没有听到哨声。和我待在同一个车厢里面的上了年纪的女人好像也同样吃惊。她垂下头,和我的目光相遇。她刚才是不是在观察我?我几乎能够确信。她装作盯着手上的毛线活,可是刚才毛线活差点从她手上掉出去,证明了她并没有专心编织。

可是为什么最近总有人窥探我?已经有好几天了,我有强烈的感觉——有人在暗中观察我,还有人在跟踪我。尽管无法分辨出到底是谁,我能够肯定有人在盯梢。我想了想,断定不可能是面前的这个女人,她岁数不小,不可能跟上我敏捷的步伐。我又仔细地观察,觉得她是一位和善的老奶奶,似乎并不比此刻的我更加可疑。我刚才的判断有失偏颇,也许是因为最近过于疑神疑鬼。

火车离开了查林十字火车站,车轮碾压铁轨的声音逐渐变得有规律。越来越均匀的节奏……车厢里的空气仍然滞闷,我闭上了眼睛……

为什么那张照片能够让我如此心神不宁?真是太离奇了……为什么我无法分辨清楚到底是哪一种感情?真是太离奇了……

一张普普通通的照片,而且显然是很久之前的作品。相纸的颗粒粗糙,里面好像有一辆双轮运货马车——现在已经见不到这种东西了。而且照片里的人物衣着……

一条再普通不过的街道、一排寒酸的砖制房子、一个小店铺,店铺的主人站在门口,周围还有几个人。能够看到远处的双轮运货马车,还有一个十字路口。晴朗的天空被房顶的烟囱遮挡住了一部分。拍照的时间应该是上午,某个春天的早晨。不对,这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时间背景,从照片上不可能判断出是春天。

最初的激动情绪过后,我才注意到那本书的标题是《小庄园里的贵妇人》,可是这个书名对我毫无帮助。我匆匆地翻看书籍的内容,一个平庸的爱情故事,同样对我毫无帮助。

让我心神不宁的仅仅是那张封皮上的照片,就是一张照片。我开始感到后悔,刚才应该买一本。可恶的照片一直在我心头萦绕,我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明天回到伦敦,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再次拜访那家书店。我必须要搞清楚,必须找个机会不受干扰地仔细检查那张照片。

在剩下的旅途中,我试图在头脑中记录那张照片的每一个细节,但是郁闷地发现那张照片的影像已经开始模糊。

四十五分钟之后,火车停在了夏普维克站。

我和安德里娅在夏普维克村定居的时间不长,只有三个月——也就是我们婚礼之后的三个月。我们相识的时间也不长,仅仅是婚礼之前的七个星期。我知道有些人会感到惊诧,不仅仅是我们结成伴侣的速度,还有我对妻子最迷恋的部分——她小巧的脖子,线条迷人,上面支撑着精致的面庞,眼光既温柔又坚定。

P4-7

序言

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七日,清晨时分,一辆汽车缓缓地穿过位于埃塞克斯的贾尔斯雅德村。车速再次放慢,然后停在一个破旧的仓库前面。风势强劲,预示着一个阴雨天即将到来。他们面前的建筑同样阴郁,在摇摇欲坠的围墙上方,旧房子的砖制山墙露了出来。

车子停住,走出四名乘客,脸色阴沉。其中两人穿着警员的制服,也相对年轻;年长者包括苏格兰场的阿彻巴尔德·赫斯特督察,他脸色红润,身材敦实,已经有六十多岁;另一位是督察的朋友,犯罪学专家图威斯特博士。他更加年长,但是动作比督察敏捷。

督察没有说话,只是努了一下嘴,他的一名下属立刻去开仓库的门,而且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轻点儿,不要出声,约翰逊……”督察嘟囔着,“村民们还在睡大觉。”

四个人穿过了一个夯土的庭院,走到一个小建筑前面;那房子的侧面还有一个棚子,里面堆放着木料。

督察再次努嘴。年轻的约翰逊用灵巧的手打开了房门,不过这次费了点儿力气,因为门上有一个大号挂锁。

这个破破烂烂的仓库只有一个房间,四周是刷着白石灰的墙壁,乍一看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油漆桶、旧瓶子、破布和各式各样的工具堆放在里面。不过仓库的一角有一个裹着草绳的大瓮——那种通常用来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容器——立刻引起了督察的注意。房间里还有一个箱子,里面只有橡胶围裙、一双橡胶手套,还有防毒面具和一个轻便的手泵。

回到院子里,他们又在棚屋的木料堆后面发现了四个大号金属桶,都有严重腐蚀的痕迹。

“我想我们找对了。”督察气哼哼地瞪着那些斑驳的金属桶。

约翰逊用食指弹了弹金属桶,发现是空的。他刚想报告这个发现,图威斯特博士用手指向遭到黑霉侵蚀的土地的一角,那里的地面似乎特别泥泞。

“不用找了,肯定是倒在那里。”

在这个雾蒙蒙的四月早晨,光线本就苍白,而赫斯特督察的脸色更加惨淡。

“约翰逊、史密斯,”督察发话了,“你们最好去找人帮忙。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已经查到了罪犯的痕迹……他的罪行中又多了一具尸体。”

两位警员离开之后,督察又对他的朋友说:“现在我们可以做一个现场重构。他先是把受害者切成小块,然后放进金属桶,再用硫酸浸泡——硫酸来自仓库里面的大瓮。他的工具是手泵,当然还有橡胶手套、围裙和防毒面具。等硫酸完全发挥作用后,那些可怕的残液就被倾倒在院子的角落里……就在那边。这太恐怖了……我们眼前只剩下……”

督察说不下去了,眼睛盯着角落里异样的泥浆,过了几秒钟又说:“图威斯特,我向你保证,这将是我接手的最后一个案子。说老实话,能够离开这个见鬼的职业,我一点儿也不后悔。”然后他又转向他的朋友,“不过,老朋友,似乎你也感到厌倦了。是因为调查而疲惫不堪吗?这一次你不打算助我一臂之力?我觉得你向我隐瞒了什么……”

年迈的博士点了点头,显得有些沮丧。“是的,我有一些想法。不过希望非常渺茫,非常荒谬……所以我现在不想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画中疑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保罗·霍尔特
译者 王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03057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4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4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