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儒家传统与全球教育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题是儒家人文精神和全球教育问题。狄培理指出,正确理解并有效推广儒家教育对发展民主意义重大;推广经典阅读对当今电子文化主导的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构建多元文化、提升文明对话的重要途径;翻译是与经典的对话,也是传承经典的方式,有助于实现经典的全球化和推动“全球本土化”。本书也收录了张灿辉和关子尹的两篇文章,前者介绍了唐君毅的大学理念、人文教育思想和通识教育哲学,后者提出在全球教育中应以母语为本,采取既扎根本土文化又具有国际视野的语言政策。 作者简介 狄培理(Wi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2017)美国著名汉学家、中国思想史研究巨擘。生前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曾任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主席(1969-1970)、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主任(1978-1986)。撰写《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中国的自由传统》《儒家的困境》等30多部专著,主持编纂《中国传统资料选编》。曾获得美国国家人文奖章(2013)、第二届唐奖汉学奖(2016)。 目录 儒家教育与“民主的要旨” 亚洲经典与全球教育 经典的翻译 唐君毅及其“通识教育”思想 英语在全球教育中的过度主导地位:全球化的本土应对 附录一 唐君毅生平年表 附录二 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人 序言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我于 2005年1月应邀在香港中文 大学为纪念唐君毅所做的演 讲。唐君毅先生是新亚书院 的主要创办人,同时也是二 战后传承和发展中国哲学的 重要人物。这些演讲的主题 是“儒家人文精神与全球教 育”,恰好与其他几篇近来 在香港发表的文章不谋而合 。一是我应邀向哥伦比亚大 学香港校友和亚洲协会香港 中心发表的演讲;二是香港 中文大学哲学系两位教授的 演讲,即张灿辉教授的《唐 君毅及其“通识教育”思想》 和关子尹教授的《英语在全 球教育中的过度主导地位: 全球化的本土应对》。这两 篇文章所提基本问题与我演 讲的主题息息相关,理应一 并收录进本书。该专题论文 集主要围绕全球环境下的中 国教育的未来展开,对这一 问题,唐君毅教授自己也倾 注了大量的心血。现将这些 文章汇编于此,献给我们这 位受人尊敬的学者。 狄培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儒家传统与全球教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狄培理//张灿辉//关子尹 |
译者 | 译者:张丽娟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0014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6 |
出版时间 | 2022-08-01 |
首版时间 | 2022-08-01 |
印刷时间 | 202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86 |
CIP核字 | 2022071578 |
中图分类号 | B222.0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5.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3 |
宽 | 13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