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二性(Ⅰ)
内容
内容推荐
我们将从讨论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人的观点开始。随后我们将力图从正面指出,“女性实在”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女人被界定为他者,按男人的观点,其后果是怎样的。我们将按女人的观点描绘她们固有的世界,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女人竭力摆脱至今给她们划定的范围,尽力参与到人类的共在中遇到怎样的问题。
一个男人不会想到去写一本男性在人类中占据的特殊位置的书。男人永远不会一开始就自称是某种性别的人:他就是男人,这是毫无疑问的。
有时候,我在抽象概念的讨论中听到男人对我说:“您这样理解,因为您是一个女人”,我感到很恼火;我知道,我唯一的捍卫方法就是这样回答:“我这样理解,因为事实如此”,这句话取消了我的主体性;我不能这样反驳:“您意见相反,因为您是一个男人”;显而易见,作为一个男人的事实没有特殊性;一个人作为男人,拥有属于他的权利,而做女人则是她的错。
作者简介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她于1908年出生于巴黎,1929年或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她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称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目录
导言
第一部 命运
第一章 生物学论据
第二章 精神分析观点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第二部 历史





第三部 神话
第一章
第二章
一 蒙泰朗或者厌恶的面包
二 戴·赫·劳伦斯或者男性生殖器的骄傲
三 克洛岱尔和主的女仆
四 布勒东或者诗歌
五 司汤达或者真实的传奇性

第三章
序言
长时间以来我犹豫不定
,是否写一本关于女人的
书。这个主题,尤其对女
人来说,是不快的,而且
不是全新的。关于女性主
义的争论,已经费过不少
笔墨,当下争论几乎偃旗
息鼓:我们不再谈论这个
话题吧。可是,还是有人
在谈论。看来,上个世纪
连篇累牍、废话连篇的著
述,并没有对这个问题澄
清多少。再者,存在这个
问题吗?这是个什么问题
?甚至,有没有女人呢?
当然,永恒女性的理论还
拥有信徒,他们悄声细语
地说:“即使在俄国,elles
(她们)仍然指女人”;但
是另外一些非常了解内情
的人士——有时就是这些
人——叹息说:“女人正在
完蛋,女人已经完蛋。”当
下人们不太清楚,女人是
否还存在,是否将来会始
终存在,是否应该希望她
们存在,女人在这个世界
上占据什么位置,女人本
应在世界上占据什么位置
。“女人在哪里?”最近,一
本断断续续出版的杂志这
样问道。但首先要问:女
人是什么?“Tota mulier in
utero:是子宫。”有人说。
然而,那些行家谈到某些
女人时断言:“她们不是女
人”,虽然她们像别的女人
那样也有子宫。人们一致
承认,人类之中有女性;
今日同过去一样,她们几
乎构成人类的一半;不过
,有人对我们说“女性处在
危险中”;有人勉励我们:“
做女人吧,始终做女人,
成为女人吧。”因此,并非
一切女性必定是女人;她
必须具有这种神秘的、受
到威胁的实在,也即女性
气质。女性气质是由卵巢
分泌出来的吗?还是凝结
在柏拉图学派的天地里?
只消穿一件寒率响的衬裙
,就可以让它降落到人间
吗?尽管有些女人殚精竭
虑地要表现出女性气质,
却从来没有树立确证的典
范。有人想用模糊的、闪
光的词汇去描绘它,这些
词汇似乎是从女占卜者的
词汇中借用来的。在托马
斯·阿奎那时代,女性气质
仿佛是罂粟的安眠功效那
样确定无疑的本质。但是
,概念论已失去了地盘:
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不再相
信存在固定不变的实体,
能确定诸如女人、犹太人
或者黑人的特性,生物学
和社会科学将特性看作对
处境的次要反应。今日之
所以不再有女性气质,是
因为从来就没有女性气质
。这就意味着,“女人”这个
词没有任何含义吗?这正
是启蒙哲学、唯理论、唯
名论的拥护者所竭力断言
的:女人在人类中仅仅是“
女人”这个词随意指定的那
一部分人;特别是美国女
人认为,女人再也不存在
了,倘若一个智力迟钝的
女人仍然将自己看做一个
女人,她的女友们就会建
议她去做精神分析,以便
摆脱这种困扰。多萝西·帕
克在评论一部非常令人不
快的、名叫《现代妇女:
失去性别的人》的书时写
道:“那些将女人当做女人
来对待的书,我不敢苟同
……我的观点是,所有人,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不论
我们是谁,我们都应该被
看做是人。”但是唯名论是
一种有点昙花一现的学说
,而反女性主义者振振有
词地指出,女人不是人。
女人肯定像男人一样也是
人,但这样一种论断是抽
象的;事实是,凡是具体
的人总是单独被确定的。
拒绝永恒女性、黑人灵魂
、犹太人性格的概念,并
非否认今日有犹太人、黑
人、女人:这种否定对上
述几种人并不代表一种解
放,而是代表一种非本真
的回避态度。显而易见,
任何女人都不能真诚地自
认为置身于自己的性别之
外。几年前,有个著名的
女作家拒绝让自己的肖像
出现在专门刊登女作家照
片的照片集里:她想厕身
男人中间;可是,为了获
得这个特权,她利用了丈
夫的影响。认为自己是男
人的女人,仍然要求得到
男性的尊重和敬意。我记
起那个年轻的女托洛茨基
分子,她站在喧声雷动的
会场的讲台上,尽管她明
显弱不禁风,却准备挥舞
拳头;她否认女性的柔弱
;但她是出于对一个战斗
者的热爱,想与男人比肩
。美国女人剑拔弩张的挑
战姿态表明,她们受到女
性气质的纠缠。事实上,
只要睁眼一扫就可以看到
,人类分成两类个体,其
衣着、面貌、躯体、微笑
、举止、兴趣、消遣,都
迥然有别:也许这些差异
是表面的,也许它们注定
要消失。可以肯定的是,
眼下差异的存在是显而易
见的。
即令女人的职责不足以
界定女人,纵然我们也拒
绝以“永恒女性”去解释女人
,即令我们承认,哪怕是
暂时的,世间存在女人,
我们依然要提出这个问题
:什么是女人?
……
但是,毫无疑问,没有
一定之见是不可能谈论任
何人类问题的:提出问题
的方式本身,所采纳的角
度,已经设定了关注问题
的级别;凡是优点都包含
着价值;所谓客观的描述
,不会不突现于一个伦理
学的背景上。我们不会力
图掩藏原则,多少总要明
显地暗示出来,不如最好
还是首先提出这些原则;
这样,我们不必在每一页
定义每个词是什么意思:
高等的、低等的、更好的
、更差的、进步、退步,
等等。如果我们查阅一下
某些研究女性的著作,我
们就会看到,最常采用的
观点之一,就是公益、普
遍利益的观点:实际上,
人人都是将这些概念理解
为社会的利益,就像希望
保持它或者安排好它。而
我们认为,除了保证公
导语
本书将从讨论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人的观点开始。随后将力图从正面指出,“女性实在”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女人被界定为他者,按男人的观点,其后果是怎样的。本书将按女人的观点描绘她们固有的世界,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女人竭力摆脱至今给她们划定的范围,尽力参与到人类的共在中遇到怎样的问题。
精彩页
第一章 生物学论据
女人吗?这很简单,喜欢简化公式的人这样说:女人是一个子宫、一个卵巢;她是雌的:这个词足以界定她。在男人嘴里,形容词“雌的”像侮辱一样震响;然而,他对自己的动物性并不感到羞耻,相反,如果有人谈到他时说:“这是雄性!”他会很骄傲。“雌的”一词是贬义的,并非因为它把女人植根于自然中,而是因为它把女人禁锢在她的性别中;如果男人觉得这性别是可鄙的,甚至在无辜的动物身上也是有敌意的,显然是由于女人在男人身上引起不安和敌意,可是,男人想在生物学中为这种感觉找到辩解。“雌的”这个词在男人身上产生纷至沓来的意象:一个巨大的圆形卵子突然咬住和阉割灵活的精子;可怕的白蚁蚁后,给填得饱饱的,统治着受奴役的雄性;雌螳螂、发情期的雌蜘蛛要嚼碎其同伴,吞吃掉;发情的母狗在小巷中奔跑,身后留下反常气味的轨迹;雌猴无耻地展露自己,怀着伪善的献媚躲在一边;那些最健美的雌性猛兽,母虎、牝狮、雌豹,在雄兽威严的挤压下柔顺地躺着。无生气的、不耐烦的、狡猾的、愚蠢的、不敏感的、淫荡的、凶狠的、卑下的,男人把一切雌性动物同时投射到女人身上。事实是,女人是雌的。但是,如果考虑这个问题时不再老生常谈,那么有两个问题立马摆在面前:在动物界,雌性代表着什么?在女人身上,表现的是何种特殊类型的雌性?
雄性和雌性是一个物种中出于繁殖目的彼此相异的两类个体,人们只能相应地界定它们。不过,首先必须指出,两性的物种分科意义本身并不明晰。
在自然界中,分科没有普遍实现。仅以动物来说,众所周知,单细胞生物,如纤毛虫、变形虫、杆菌等,其繁殖与有性生殖完全不同,细胞靠自身分裂和再分裂进行繁殖。某些后生动物是通过裂配生殖,就是说分段进行繁殖的,这种个体其起源也是无性的,或者是通过芽生的,就是说,个体分段繁殖是通过无性生殖现象自动产生的:在淡水水螅、腔肠动物、海绵动物、蠕虫、被囊动物那里观察到的芽生和分裂现象,都是非常有名的例子。在单性生殖的现象中,卵细胞是在没有雄性的参与下在胚胎中发育的,雄性不起任何作用,或者仅仅起次要作用:蜜蜂没有受精的卵子自动分裂,产生雄蜂;如果蚜虫有好几代缺乏雄性,没有受精的卵子产生雌性。人们用海胆、海星、蟾蜍进行人工无性生殖。但是,原生动物会出现两个细胞融合,形成所谓的合子;蜜蜂的卵子要产生雌性、蚜虫的卵子要产生雄性,则必须受精。某些生物学家得出结论,即使在能够单方面延续的物种中,通过外来染色体的杂交再生种质,对后代的更新和注入活力仍大有裨益;因此,人们明白,在生命最复杂的形式中,性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唯有最初级的机体才会无性繁殖,而且这样还会穷尽其生命力。但这个假设今日被看做属于伪科学;观察证明,无性繁殖可以没完没了地进行,而不会发生任何退化;在杆菌中观察到的事实令人印象特别深刻;单性生殖的实验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胆,许多物种的雄性看来根本是无用的。再者,即使细胞间的交换被证明是有用的,但这种有用本身却显得像是无根据的纯粹事实。生物学注意到性别的划分,但即使它有目的性,还是既不能从细胞的结构中、不能从细胞繁殖的规律中,也不能从任何基本现象中得出这种划分的原因。
异质的配子的存在不足以界定两性;事实上,往往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生殖细胞的分化并不导致物种分裂成两种类型,生殖细胞分成的两者可以属于同一个体。这是雌雄同体物种的情况,雌雄同体在植物中非常多,在大量低等动物中也可以遇到,其中有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繁殖要么是通过自体受精进行,要么通过异体受精进行。关于这一点,有些生物学家仍然认为现有的分类是合理的。他们把雌雄异体,也就是不同的生殖腺属于不同个体的系统,看作雌雄同体通过进化实现的较完善的形态;但相反,另外一些生物学家把雌雄异体看做原始形态,雌雄同体则是其退化。无论如何,一个系统高于另一系统的概念,牵涉到进化论,便导致最不可靠的理论。能够信心十足地断定的是,这两种繁殖方式在自然界中共存,两者实现了物种的延续,就像配子的异质性一样,有生殖腺的机体的异质性也像是偶然的。因此,个体分成雌雄两性,表现为不可变更的、偶然的事实。
P27-2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二性(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译者 译者:郑克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49669
开本 32开
页数 3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4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2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04
CIP核字 2010009477
中图分类号 C913.68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34
出版地 上海
210
145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