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1卷浪漫主义)(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站在跨文化比较基点上,以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之核心思想“自由”为切入口,从个人自由与孤独本体、信仰自由与中世纪情怀、政治自由与社会批判、民族自由与文化多元、艺术自由与文学革命等多重角度,阐释浪漫主义的本原性特征与内涵,同时还辨析了浪漫主义与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及其世纪末西方文学与文化之关系,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原创性。
目录
引论 “个人解放”与“国家革命”的变奏——西方浪漫主义中国百年传播省思
Ⅰ 浪漫主义文学革命
第一章 浪漫主义的定义与核心观念
第一节 词源追溯:从“罗曼司”到“罗曼蒂克”
第二节 词义汇释:“浪漫主义”
第三节 内核辨识:浪漫主义的“自由”观念
第二章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第一节 耶拿派
第二节 海德堡一柏林浪漫派
第三节 后期浪漫派翘楚海涅
第三章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第一节 湖畔派笔下的自然与哲思
第二节 撒旦派诗人的诘问与探究
第三节 “浪漫津梁”司各特
第四章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第一节 革命时代的流亡作家
第二节 浪漫主义中的自由派
第三节 浪漫主义中的保皇派
第四节 30年代的转折:从个体自由到社会解放
第五章 其他国家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第一节 俄罗斯
第二节 美国
Ⅱ 浪漫主义的自由旨要
第六章 个体自由与孤独的本体性
第一节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个体性原则”
第三节 “人群中的孤独”:作为个体本质或命运
第四节 孤独个体:从“忧郁”到“荒诞”
第五节 浪漫主义与“恶”的表现
第六节 个体主义与小说的繁荣
第七章 情感自由与对婚姻问题的探究
第一节 “爱情的本性是自由”
第二节 “道德的忠贞”还是“自由的坚贞”?
第三节 “浪漫之爱”与性爱
第四节 对传统婚姻制度的质疑
第五节 对理想婚姻模式的探究
第八章 “民族自由”与文化多元论
第一节 浪漫主义: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纽带
第二节 文化民族主义与浪漫派的民族语言,文学、文化整理
第三节 政治民族主义的文学表达
第四节 超越民族主义:为异族奔走呼告与东方情调
第五节 民族主义底层的民粹主义潜流
第九章 艺术自由与唯美主义的生成
第一节 浪漫派“为艺术而艺术”作家群的形成
第二节 “艺术自由”的内涵
第三节 唯美主义:“美才是真正艺术的唯一命运”
第四节 自由的想象与象征
第五节 悲剧艺术家
Ⅲ 浪漫主义的自由渊源
第十章 浪漫主义“自由”的哲学渊源
第一节 康德与浪漫主义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与浪漫主义的“个体自由”
第三节 浪漫诗学:“有限”对“无限”的永恒渴慕
第四节 浪漫主义的“个体自由”与“荒诞”观念的形成
第五节 克尔凯郭尔:浪漫主义与存在主义之间的桥梁
第十一章 浪漫派之“自由信仰”与“诗化宗教”
第一节 基督教复兴:两股潜流及其成因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宗教情怀
第三节 施莱尔马赫:“情感乃宗教的基础”
第四节 夏多布里昂:“基督教是最有诗意的”
第十二章 自由与理性:浪漫主义反对启蒙主义
第一节 浪漫主义“反理性”
第二节 浪漫主义反启蒙主义
第三节 浪漫主义与科学
第四节 浪漫主义与科幻小说
第十三章 自由与平等:浪漫主义与法国大革命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吗?
第二节 启蒙主义与法国大革命
第三节 小说的新方向:“社会小说”及空想社会主义
第十四章 自由与自然
第一节 浪漫主义自然观:“有机论”与“泛神论”
第二节 “返回自然”及“疯癫”“废墟”意象
第三节 《瓦尔登湖》:另一种“返回自然”的“绿色圣经”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人名、术语名、作品名中外文对照表
序言
与本土文学的演进相比
,现代西方文学的展开明显
呈现出“思潮”“运动”的形态
与持续“革新”“革命”的特征
。工业革命以降,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
美主义、象征主义、颓废主
义,以及20世纪现代主义诸
流派如烟花般缤纷绽放,一
系列文学思潮和运动在交叉
与交替中奔腾向前,令人眼
花缭乱、目不暇接。先锋作
家以激进的革命姿态挑衅流
行的大众趣味与过时的文学
传统,以运动的形式为独创
性的文学变革开辟道路,愈
发成为西方现代文学展开的
基本方式。在之前的文艺复
兴及古典主义那里,这种情
形虽曾有过最初的预演,但
总体来看,在前工业革命的
悠闲岁月中,文学演进的“
革命”“运动”形态远未以如
此普遍、激烈的方式进行。
毫无疑问,文学思潮乃
19世纪开始的现代西方文学
展开中的一条红线;而对19
世纪西方文学诸思潮的系统
研究与全面阐发,不惟有助
于达成对19世纪西方文学的
准确理解,而且对深入把握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
代主义思潮亦有重大裨益。
从外国文学学科体系、学术
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角度
看,研究西方文学思潮,是
研究西方文学史、西方文论
史乃至西方思想文化史所不
可或缺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
程,这也正是本项目研究的
一个根本的动机和核心追求

一、文学思潮研究与比
较文学
所谓“文学思潮”,是指
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思
潮影响下形成的具有某种共
同思想倾向、艺术追求和广
泛影响的文学潮流。一般情
况下,主要可以从四个层面
来对某一文学思潮进行观察
和界定:其一,往往凝结为
哲学世界观的特定社会文化
思潮(其核心是关于人的观
念),此乃该文学思潮产生
、发展的深层文化逻辑(文
学是人学)。其二,完整、
独特的诗学系统,此乃该文
学思潮的理论表达。其三,
文学流派与文学社团的大量
涌现,并往往以文学“运动”
的形式推进文学的发展,此
乃该文学思潮在作家生态层
面的现象显现。其四,新的
文本实验和技巧创新,乃该
文学思潮推进文学创作发展
的最终成果展示。
通常,文学史的研究往
往会面临相互勾连的三个层
面的基本问题:作品研究、
作家研究和思潮研究。其中
,文学思潮研究是“史”和“
论”的结合,同时又与作家
、作品的研究密切相关;“
史”的梳理与论证以作家作
品为基础和个案,“论”的展
开与提炼以作家作品为依据
和归宿。因此,文学思潮研
究是文学史研究中带有基础
性、理论性、宏观性与综合
性的系统工程。“基础性”意
味着文学思潮的研究为作家
、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提
供基本的坐标和指向,赋予
文学史的研究以系统的目标
指向和整体的纲领统摄;“
理论性”意味着通过文学思
潮的研究有可能对作家作品
和文学史现象的研究在理论
概括与抽象提炼后上升到文
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层面;
“宏观性”意味着文学思潮的
研究虽然离不开具体的作家
作品,但又不拘泥于作家作
品,而是从“源”与“流”的角
度梳理文学史演变与发展的
渊源关系和流变方式及路径
、影响,使文学史研究具有
宏阔的视野;“综合性”研究
意味着文学思潮的研究是作
家作品、文学批评、文学理
论、美学史、思想史乃至整
个文化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集成。“如果文学史不应满
足于继续充当传记、书目、
选集以及散漫杂乱感情用事
的批评的平庸而又奇怪的混
合物,那么,文学史就必须
研究文学的整个进程。只有
通过探讨各个时期的顺序、
习俗和规范的产生、统治和
解体的状况,才能作到这一
点。”①与个案化的作家、
作品研究相比,以“基础性”
“理论性”“宏观性”与“综合
性”见长的西方文学思潮研
究,在西方文学史研究中显
然处于最高的阶位。作为西
方文学史研究的中枢,西方
文学思潮研究毋庸置疑的难
度,很大程度上已然彰显了
其重大学术意义。“批评家
和文学史家都确信,虽然古
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
义这类宽泛的描述性术语内
涵丰富、含混,但它们却是
有价值且不可或缺的。把作
家、作品、主题或体裁描述
为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或现
实主义的,就是在运用一个
个有效的参照标准并由此展
开进一步的考察和讨论。”
①正因为如此,在西方学界
,文学思潮研究历来是屯集
研究力量最多的文学史研究
的主战场,其研究成果亦可
谓车载斗量、汗牛充栋。
19世纪工业革命的推进
与世界统一市场的拓展,使
得西方资本主义的精神产品
与物质产品同时开启了全球
化的旅程;现代交通与传媒
技术的革命性提升使得世界
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联结的
村落,各民族文化间的碰撞
与融汇冲决了地理空间与权
力疆域的诸多限制而蓬勃展
开。纵观19世纪西方文学史
不难发现,浪漫主义、现实
主义等西方现代诸思潮产生
后通常都会迅速蔓延至多个
国家、民族和地区。新文化
运动前后,国门洞开后的中
国文坛上就充斥着源自西方
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文
学思潮的嘈杂之声;寻声迷
踪还可见出,日本文坛接受
西方现代思潮的时间更早、
程度更深。在全球化的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1卷浪漫主义)(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繁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11738
开本 16开
页数 50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96
出版时间 2022-09-01
首版时间 2022-09-01
印刷时间 202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954
CIP核字 2022062718
中图分类号 I109.9
丛书名
印张 3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78
3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9: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