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钻进人体的管道去/放大千万倍的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伤口为什么会发炎?我们的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心脏为什么一直跳一直跳,它不累吗?孩子们的小脑袋里总是充斥着许许多多稀奇古怪又天真烂漫的问题。

约翰·克兰西创作的《钻进人体的管道去》就像是一本新奇有趣的指导手册,用最直观的高倍放大图以及深入浅出的专业解说,告诉孩子们:心脏怎样把血液泵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大脑这个司令官是怎么样指挥人体工作的?

内容推荐

约翰·克兰西创作的《钻进人体的管道去》通过300多张震撼人心的珍贵图片,以及著名生物学教授深入浅出的专业解说,带领我们的孩子去探索眼睛看不到的人体!凭借最新的微观技术,我们将欣赏到人体中无与伦比的美景:壮观的颅内扫描,为我们展示了千亿个神经元之间几乎无限的潜在联系;著名的浦氏纤维,在控制心律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呼吸系统的精美图片,显示了肺部怎样换气,心脏和血液怎样把必不可少的氧气送入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还有一些生动的微观图,展示出消化系统怎样传输养份,以及这些养份怎样被转化为我们身体所需的能量!

目录

前言 令人惊叹的人体世界

1 循环的秘密

 心脏内部 四居室的大房子

 心脏瓣膜 谁来当门卫?

 动脉 神秘洞口能钻入吗?

 小动脉 “小豆丁”本领大

 毛细血管 红色软糖要去哪儿?

 静脉 别看薄,装得多!

 静脉瓣 往哪边流,听我的!

 红细胞 红色软糖会呼吸

 嗜酸性粒细胞 哪里过敏哪里就有它

 嗜碱性粒细胞 过敏了为什么又痒又痛?

 中性粒细胞 细菌?统统吃掉!

 单核细胞 巨无霸杀手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一对一的歼灭战

 血小板 谁为伤口止血?

 血液凝结 血是怎样止住的?

 发炎 为什么伤口会红、肿、痛?

 淋巴管 超级管道网络里运什么?

 淋巴结 所向披靡的圆泡泡

 脾脏 人体失血时怎么办?

 派伊尔氏淋巴集结 吃坏肚子了?别怕!

 气管 空气怎样在人体里旅行?

 纤毛 跳摇摆舞的小刷子

 肺 24,000米的气道!

 肺泡和尘细胞 肺里的巡逻护卫队

2 人体的总指挥

 视觉:晶状体 眼睛怎样看见东西?

 视觉:虹膜和瞳孔 遇到强光为什么会眯眼?

 视觉:视网膜 眼睛能聚焦的秘密

 听觉:听小骨 耳朵里有骨头吗?

 听觉:耳蜗 传递信号的小蜗牛

 听觉:毛细胞 耳朵怎样听到声音?

 嗅觉:嗅细胞 鼻子能闻出多少种气味?

 嗅觉:微绒毛 鼻子的加热、加湿和净化器

 味觉:味蕾 美味靠谁来品尝?

 触觉:麦斯纳小体 轻轻一碰,我就知道!

 触觉:环层小体 藏在皮肤深处的探测器

 神经细胞 谁来传递信号?

 神经突触 跨越障碍,传下去!

 神经胶质 主心骨与保护神

 髓鞘 青蛙跳和蜗牛爬

 脊髓 脊椎里的信息高速公路

 大脑内部 脑细胞的营养从哪里来?

 运动神经末梢 身体为什么会运动?

 浦肯野纤维 心跳由谁来控制?

 胰脏 血糖高低听我的!

 脑垂体 发号施令的“花生豆”

 胸腺 “免疫大王”爱变身

 甲状腺 制造激素的原料是什么?

试读章节

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左页图就是心脏!它的内部分成四个部分,就像四个小房间,分为上下两层。位于上层的两个房间叫做心房,而位于下层的两个房间叫做心室。心房负责从血管中将血液收集进入心脏,而心室负责把血液推送出去,让心脏一下下有节奏地跳动。

心室的肌肉壁要比心房的厚得多。因为左·心室要把血液推送到全身各处,所以它的肌肉壁在四个心腔中最厚。心脏的肌肉壁由三层组成:心外膜、心肌层和心内膜。心外膜是双层膜,中间有特殊的液体,可以防止心脏跳动时膜与膜之间互相摩擦。心内膜是一层光滑的薄膜,可以阻止血液凝结。心房里还有很多小梳子一样的梳状肌,它能让心脏的收缩更有力,却不会使肌肉体积过大。而右心房里的梳状肌比左心房里的大得多,也多得多。

血液往哪里流动由谁来控制?心脏里面有一些忠于职守的门卫,叫做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往错误的方向流动。主动脉的开口处就是主动脉瓣,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主动脉的三个瓣膜,它们长得活像小口袋,当它们关上时,就把血液挡在了心脏外面。右页图上可以看到心壁上的乳头肌,它们就像弹簧一样,把心脏瓣膜拉紧,让它们保持紧闭状态。

心脏中有四种瓣膜,两片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两片半月瓣位于把血液带离心脏的动脉血管的开口处,其中肺动脉瓣把守着肺动脉的开口,而主动瓣位于主动脉开口处。半月瓣门卫很聪明,能感知心脏压力的变化,并自动打开和关闭。当心脏把血液压出心室进入动脉时,两片半月瓣就开门放行,同时,两片房室瓣就会关上。房室瓣通过索状肌腱附着在心壁上。

上图看上去就像一个幽暗的山洞,而放大的左页图则色彩缤纷,就像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的神秘洞口,这是哪里的美景?其实,这是专门给脾脏供血的脾动脉血管!左页图中能看到“洞口”由明显的紫色、棕色、奶白色这三层组成。图中显示的是血管收缩时内膜层折叠在一起的情景,就像是小朋友做手工用的瓦楞纸。

血液经过由动脉血管、毛细血管和静脉血管构成的管道网络,在整个循环系统内流动。动脉血管通常是把携带氧气的血液从心脏运出。不过成年人身体中的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孕妇和腹中宝宝之间的脐动脉也是个例外。动脉血管分支后形成的较小血管称为小动脉。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都由内膜层、中膜层和外膜层组成。内膜层由扁平细胞组成,中膜层由平滑肌纤维组成,它们弹性十足,因此血管可以自由收缩和扩张。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

小动脉是最小的动脉血管,称得上是血管家族中的“小豆丁”。血液被小动脉运送到毛细血管网,再被运送到身体的细胞中。上图显示了一段小动脉的分支血管,可以看到一环一环的结构。放大来看(见右页图),小动脉也分为三层,与动脉血管相似,也有平滑肌环绕在血管周围。

在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交界的地方有一些环状肌肉,叫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当它放松伸展时,毛细血管会变粗,以便通过更多的血液。肌肉放松时,可以让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增大,而收缩时则会让血流量减少。括约肌是怎么做到伸缩自如的呢?主要靠平滑肌的收缩来控制。而刺激平滑肌发生收缩的是交感神经系统,或者通过身体中含氧量的变化来完成。如当你大脑缺氧时,大脑中的小动脉就会扩大,以放慢血流,让脑细胞有更多的时间从附近流经的血液中获得氧气。

看到上图中那些弯弯曲曲的管道了吗?这就是人体里的毛细血管,这里显示的是穿过皮下脂肪组织的一簇密集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一些又小又窄的管子,直径只有单个细胞那么宽,但它却能完成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右页图是毛细血管的横截面,在浅黄色的洞口,一个红色软糖模样的东西正在努力挤进去,这其实是一个红血球。

每个细胞附近都可以找到毛细血管,它们形成了人体的微循环系统。毛细血管的密度取决于靠它们供血的组织。活跃度较高的组织如肌肉和神经系统带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而活跃度较低的地方,如肌腱,毛细血管则较少。皮肤的表皮层不合任何毛细血管。典型的毛细血管是一条由单层细胞构成的管道,与组织细胞靠得非常近。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速度比动脉血管中的要低600倍,这使得营养和气体有充分的时间在细胞中发生交换。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这也让物质进出更加轻松。

静脉血管把血液从毛细血管带回心脏。上图中红色的是动脉血管,旁边紫色的就是一根静脉血管。静脉血管壁也有三层结构,但是每一层都更薄一些。从图中你可以清楚地看见,静脉比动脉的血管壁更薄,直径也更大一些。左页图显示了肺静脉的一部分,是不是有点像被切开的石榴,里面充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颗粒?这些就是红细胞。

静脉比动脉的血管壁更薄,是因为静脉血管中的弹性组织与平滑肌更少。静脉血管中的血压较低,血管直径大一些能减少血流阻力。最小的静脉血管叫做小静脉,最大的静脉血管叫做腔静脉,从小静脉到腔静脉,血管的直径不断增大。静脉血管虽然薄却仍被撑得很大,以容纳更多的血液通过。在静脉当中,只有肺静脉携带富含氧气的血液,其他所有静脉血管都只携带含氧量很低的血液。P11-21

序言

小朋友,准备好了吗?和小肥豆一起穿越到放大千万倍的微观世界,去拜访大自然这位伟大的能工巧匠,看看它有多奇妙,你们一会定大开眼界!

人类的眼睛是个很奇妙的器官,是千万年来进化的结果,它能让我们看到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日出、晚霞、美丽的花朵和可爱的动物。但是,眼睛能看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它们无法聚焦在非常小的物体上,就算是一些离我们非常近的物体,我们也不能仅凭肉眼来观察它们细微的结构。

那么,我们常常利用什么秘密武器来观察微小的世界呢?

早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人就试图研究物质的细微结构。不过,研究微观世界的技术一直到17世纪才有所突破。从简单的放大镜到光学显微镜,从电子显微镜到扫描探针显微镜,如今,这些技术仍在继续发展。借助这些高科技仪器,我们不仅可以观察自然界的细节,还可以探究物质本身的基本特性。

这套书向小读者们展示了300多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图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揭秘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岩石、水和生物那令人惊艳的细微之处。看看在电子显微镜下的火山灰,就像是撒满坚果颗粒的松脆饼干;而线粒体在高倍放大的图片里竟然像一只带绒毛的小鞋子。

这套让小朋友们为之着迷的自然科普书,通过最美的细节来观察自然界,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的奥妙之门。

本书中图片的放大倍数是和物体的实际大小相比较的,而不是和背景图片相比较。

书评(媒体评论)

《华尔街日报》

难以用笔墨表达对这本书的敬畏之情!再也没有一本书能以这样独特的方式为小朋友们呈现一个精彩纷呈的自然世界。

《大地地理杂志》

这本书会强烈冲击你的大脑!放大来看,每一根豪猪刺上都布满了倒钩,而北极熊用来保暖的毛发居然是中空的。

英国科学普及网

吉勒斯·斯帕罗通过300多幅放大了几千几万倍的图片,逐一展示、解读大自然的“内在美”。这真是太神奇、太不可思议了!

《科学美国人》读书俱乐部

读过这本书后,孩子可能会不停地问你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让你措手不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钻进人体的管道去/放大千万倍的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约翰·克兰西
译者 任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24940
开本 16开
页数 1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3311253
中图分类号 R32-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4—0819
版权提供者 QUERCUS PUBLISHING PLC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1: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