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非洲归来不必远方
内容
编辑推荐

黄河清编著的《非洲归来不必远方》介绍了,一个北大高材生外派非洲,跑遍中西非,那些最穷最乱的地方。短短一年的非洲生活让作者历经人生百态,仿若看透人生,而作者在这样一个异域的国度,心灵也经历了一次深深的旅行。真正的旅行,不只是背起行囊远走他乡的短暂潇洒和逃离,更是一场在孤寂的自我放逐之旅中的自我拯救和印证。

内容推荐

我在非洲的住处有个大院子,大院子里有棵老得已说不清年头的卡亡果树,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便是在这棵卡亡果树下度过,在树下憎恶又喜爱当时的生活,在树下诅咒又祝福当时的自己。我哭我喜我悲我笑,而庭中卡亡果树,依旧亭亭如盖。

黄河清编著的《非洲归来不必远方》说的是我在非洲那一年的故事,我去过的地方遍布中西非,那些最穷最乱的地方。工作之便,我有幸见了很多人,很多不一样的人,有执掌生杀大权的一方豪强,也有穷到会问钱到底是什么的苦人儿。每个人都幸或不幸,但每个人的生活又都那么特别,那么令人着迷。我的心灵似乎在那短短的一年里流浪了几十年,我不知道应该是快乐还是悲伤,见过许多的结果往往是冷漠与苍老。

目录

1.河边有个大院子

2.院里有棵杧果树

3.树下有群大老非

4.老非最怕紫菱姐

5.紫菱姐姐闯情关

6.关门逗喵雨三爷

7.三爷梦回光明天

8.天涯何处无奇人

9.老人说要当总统

10.统统都得去买菜

11.四爷回归老板到

12.老板发威整拆迁

13.千言万语别老梁

14.关于非洲工作生活的一些Q&A

15.后记

试读章节

1.河边有个大院子

故事得从一座大院子讲起。这个院子是我在刚果金的住所。刚果金即刚果民主共和国,旧称扎伊尔,处于非洲中部,人口超过7100万,2010年人均GDPl86美元,穷得叮当响。领土面积234万平方千米,在非洲来讲,是个超级大国。对我来说,这是自己在非洲待过时间最长,也了解最深的一个国家。我要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既然要讲一个长长的故事,按惯例便应该有一个原点,以使万变都不离其宗。对我而言,这个大院子便是这个原点。这个大院子在刚果河的旁边,一开门就正对着奔流不息的刚果河,论风水,怎么看都是一等一的好。我若没看走眼,应是招财进宝的地貌,当年选址定有高人。环境这么优美的地方,旁边自然不可能有煞风景的穷人。大院子在使馆区里,院子左右两边住着可谓当地有头有脸的人。我们在左数第一间,第二间就是韩国大使馆,第三间就是总理府。出院门不远,就会见到持枪戍卫的当地号称维护治安的军人。有了他们,贼也没听说少,反倒是隔三岔五要孝敬他们的烟变多了。

除我之外,院子里的常驻民有五个中国人、五个老非。

顺便提一句,老非到底有多黑。国内人们老说什么天黑根本看不到人,一笑只能看见牙。关于这些以讹传讹的谬论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地承认,还真是这么回事!

有一回我坐公司的车半夜去机场接领导,一辆不知道开了多少年的破车正跑在我旁边(当地没有汽车年检这一说,所以多破的车都可以上路)。

那辆车到底有多破呢?破到连前面那个盖子都合不上了,开起来一颠一颠的,说不出的灵异。我再仔细看一看,差点吓得我当场昏死过去。这辆车竟然没有司机!方向盘自己在那里动啊动的,活脱脱一辆幽灵车!作为一个从小看鬼片长大的男孩子,我的脑海中已经瞬间补出了自己的128种死法,什么汽车开始突然四处渗血啊,我们突然被僵尸包围啊,我的司机突然开始变成狼啊之类的。当时我乘坐的车正好路过贫民窟,也就是一片不通电的地方,晚上家家户户为了照明都点起了蜡烛。于是这个画面就变成了我在幽幽鬼火般蜡烛的掩映下,和一辆幽灵车并驾齐驱……

不过老天待我不薄。就在我即将崩溃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那个自转的方向盘斜上方大约半米的地方出现了两排白色的不明物体。再仔细一看,是牙!这货笑了!等到了真有路灯的地方我才看明白,原来开这破车的竟然是一个打赤膊的老非,难怪什么都看不见。

故事继续回到我们的院子里。院子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里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先说除我之外的五个中国人:四夕哥、紫菱姐、雨三爷、雨四爷和老梁。  四夕哥是我们这几个人中年岁最大的,三十来岁,已婚。我到的时候他老婆刚刚怀孕,日子看着最美满,可表情永远是最苦情的。那一张据说曾经迷倒万千女生的娃娃脸在我见到的时候五官几乎已经皱在了一起,犹如风沙地里摆放了千年的老石,坑道纵横,快要达到年岁难测的地步。为数不多能看见他笑容的时候,一个是打游戏时,另一个则是挂老婆电话的时候。嗯,对的,挂老婆电话的时候。怀孕期间的妇女唠叨起来威力无穷,有时候隔着电话我们都能听到四夕嫂那无孔不入的碎碎念,也难怪四夕哥每每一挂电话就一脸高潮般的表情。四夕哥不会讲法语,主管财务,但其实在来非洲之前从来没学过和财务相关的知识,凭着一台开机速度击败全国百分之五的电脑、一个硬皮本和一支笔就开始了他的财会生涯。据说还因地制宜地独创了一套记账体系,我很是钦佩。

紫菱姐跟我一样,法语专业毕业,在这间大房子里主管对外事务,一口流利的法语讲得出神入化,大有后天入先天的趋势,无论口译还是笔译都基本横扫整个刚果金华人翻译界。由于待的时间比较长,她的法语带上了浓重的非洲腔,加上皮肤比较黝黑,紫菱姐有一次甚至被国内前来考察的领导生生认成了刚果金政府的接待人员。那个不知哪个部委的领导一边握手一边对她说:“小姑娘中文讲得这么好,是不是在中国留过学啊?”那次回来以后,据说紫菱姐在屋里整整郁闷了一天,好像在严肃考虑要不要找几个当地混混教训那个领导一顿。各花入各眼,紫菱姐到底长得好不好看难有一个评判标准,但她在刚果金境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却是有目共睹的。在老非的群体里甚至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那个女人如果愿意,她甚至可以改变大选的结果。”P1-4

序言

昔年读书,看见西方一位哲人说,人生若完成三件大事则无憾。这三件事是:植一树,写一书,育一子。只是年少轻狂,那时不屑地笑笑,决定从当天就开始行动。我拿起附属房里的小铲子,砍下一小段树枝,课本上说这种树枝插在地上就能活,于是在屋后的山上刨了个坑,把树枝一插,满意地打量了半天,自以为人生三大事已毕其一。为奖励自己,晚餐还特地多吃了一点。

时光荏苒,一晃多年已过。那棵在那天打量过后就再没被我放在心上的小树自然经不得风吹日晒、顽童摧残,而我也再没能完成清单上的任何一件大事。虽说生孩子这事一个人是急不来,但写书一个人努努力还是有点希望的。

因此写小说这个想法老早便有。最早是看金庸先生的《雪山飞狐》,结尾写到胡斐提刀欲劈就戛然而止,这令我一连数日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最终实在难以忍耐,凌晨三点翻身起床,提笔写了个胡斐怒劈苗人凤的结局才算了结。之后每逢碰见喜欢的小说,无故太监或是结局太过差强人意时,总会提笔为之续上一个结尾。再后来,这个写小说的想法更是成了一种执念。自己想写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结局是一统天下的玄幻小说。奈何时至今日,这部巨作依旧只有一个开头,主角依旧是个懵懂少年,尚未感悟天道,更没拯救苍生,依旧以我的大学为原型在学院旁的小摊上烤鸡翅吃。也不是没有试着往下写,奈何每每写了几万字后,思绪便犹如不受控制般狂奔乱走,剧情也变得光怪陆离。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再也不喜欢这个主角了,只得罢笔不写。待到休息了几日之后再一看,发现自己已经不再识得这个主角了,只得忍痛删去重写。两三年来,删去的文稿五六十万字该是有了,算算倒是真够凑一部书,讽刺得紧。

起了放弃这个执念的想法是在一次与好基友长时间地虚拟世界鏖战过后。我在法国,他在国内,下线时他那边已是半夜,而我这边正是下午五点。巴黎的夏天日照长得有些虚幻,晚上十点也就勉强称得上傍晚,五点则正是艳阳高照的时段。屋外的红花绿叶映在脸上,竟让我觉得有些不真实,我突然有些分不清到底刚刚那个铁马金戈的世界是真的,还是这个春光明媚的世界是真的。短暂的恍惚过后,我想起,我已在自己的思想里走得太远,却忽略了自己身处其中的世界。起身打算关掉游戏,游戏里某个反派的话正好映入眼帘:“我有各种称呼,但我从来不是一个说谎者,因为真相总是比谎言更有趣。”

回想自己这几年的生活,不敢说走南闯北,但也总算是到过许多地方,见过许多的人和事。其实我压根不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一提到那些游客多如牛毛的所谓知名景点,更是无一例外让我想迅速逃回慵懒的家。比如,在巴黎求学的日子里,当地的朋友曾三番五次邀我排六个小时的队去看爱丽舍宫,都被我以“你们去吧,我真的还想多活两年”这个借口婉言谢绝。但这也并不妨碍每次有朋友来玩时我发挥巴黎游的陪同功能。我心中的巴黎地图纯以餐厅构成,像巴黎圣母院就在那家很著名的烤鸭店向左一百米。因此不管来访者有的是一颗艺术心还是经济心,走的时候都长了一身吃货的肉。

但这一切都不妨碍我喜欢看东西,不一定是莫扎特用过的盘子或者雨果洗过的碗一类所谓有内涵的东西,也不是罗浮宫的蒙娜丽莎、巴黎圣母院的雕像一类我们被道德绑架着必须看的东西,而是我所喜爱的东西,觉得有意思的东西。昔年父亲开会,学龄前的我随行。某日他们拜谒北京潭柘寺住持,我便在他们听大和尚谈经论道说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个人在旁边看两只蚂蚁打架,就这样看了一个多小时。多年以后父亲和他的同事再记不清楚那天下午他们的灵魂被我佛的圣光怎样地普照过,我自然也再不曾见过那两只蚂蚁,可我依旧能记得那时候看蚂蚁打架的心情——一种莫名所得的快乐。我在方寸之地依旧能过得很好,因此还是如前所说,我不爱旅游。

不过命运就是这么有意思,把我这么一个人发配到了大洋彼岸那些个荒蛮未开化之地,让我想不旅游都不行。我在这样的世界里竟然有了些审问自己、凝视星空的时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有了写一部自己的游记的想法。思维和经历便是我们唯一拥有的别人夺不走也拿不去的财富。而富贵不还家,便如锦衣夜行无人知一般,多么无趣。因此这该是一部纯粹从我的视角出发的游记,地点可能诸位都不曾去过,而且是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的非洲,全世界最穷最乱的地方。那里的一切真的非常有意思:有接近人性本源的思索,有极端贫富前无力的挣扎,也有大喜大悲后无意义的空虚。当然,那都是我看到并体会到的世界。我只是想写出来给大家看,顺便当作炫耀的资本。如果能凑巧丰富你一段无趣的旅途,那我自然是不胜荣幸。

游记中所书写的自然少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气候饮食,但更多的是我看到的一些事,碰到的一些人,以及对这个世界的一些思考。其中有许多人和事会有不同程度的艺术处理,也请不要见怪,毕竟我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把朋友的许多私事堂而皇之地拿出来当小说写。我说三道四已是不道义,再若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那便罪不可恕。因此你所见的是我记忆力所及的那个世界,美轮美奂而又光怪陆离的无聊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可以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后记

终于写完了,仿佛自己陪自己走了一段长长的路,路上并无风景,沿途也无人搭讪,不知道路的尽头谁在等待,也不知道这条路通往哪里。

但这段路依旧走得非常愉快,业余写作的方式令人感到幸福,茶余饭后留下几千文字的感觉极好。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父亲说,书写文字自有快感,都非虚言。

我们无法主宰三维世界里无常的命运,可至少在这方寸之间的纸上,我们是无可匹敌的。人活着终有追求,不论是想功成名就还是参禅悟道,终离不开对自由与净土的向往,而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东西在自己的笔下都变得触手可得。况且所有人物生死尽在一念之间,快乐更是无以复加。因此,即便字里行间孤单如狗,我们依旧可继续踽踽独行。

同样,即使笔下芳华万千,也逃不出生老病死的轮回,绝大部分的努力换不回一碗午夜时分的清粥小菜,有的只是酒至酣时的吹嘘:“知道吗?我写了一本书。”

吐槽与自嘲,是人生永恒的追求与主旋律。

Anyway,成就,写一本书的愿望达成。

二○一五年六月八日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非洲归来不必远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河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912289
开本 32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3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6266767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184
13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