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弗洛伊德经典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性”在我们的人生里占着重要的一环,可是自古以来未曾有人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清楚其真相。弗洛伊德透过精神分析的技巧,运用治疗病人的实际资料,把性的问题做了一番有系统的分析、研究,并阐明了他的性学学说。他把性的问题分为性的对象、性的目的、性的表现方法等几个方向来探讨。

《性学三论》是弗洛伊德对人性的了解最具创意、最永恒的贡献之一,其革命性与重要性足与《梦的解析》等量齐观。

内容推荐

《性学三论》是弗洛伊德对人性了解最具创意、最永恒的贡献之一,其革命性与重要性足与《梦的解析》等量齐观。

在本书中弗氏对人性道出了对人性与人类行为动机的主要看法。第一篇《性变态》详论同性恋、性错乱、及心理症患者的性冲动。第二篇详细分析幼年儿性的性欲来源、目的及其表达方式。第三篇《青春期的改变》包含弗氏著名的原欲理论。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是独一无二的性学理论的经典。它不但是变态心理学学者们的瑰宝,而且,由于它对人性发展作了有系统和完整的探讨,也是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以及一般知识分子所不可不读的名著。《爱情心理学》包含三篇文章,其中对男人恋爱的畸形心理,性无能的原因,以及处女的谜样的含意,都有极精辟的分析,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目录

曾序

性学三论

引言

作者原序

第一篇:性变态

1、关于“性对象”的变异

2、性目的的方面的变异

3、所有性错乱现象之通则

4 、心理症患者的性冲动

5 、部分冲动和快感区

6、何以在心理症里性错乱现象如此盛行

7、幼儿期性欲之提示

第二篇:幼儿性欲

1、绪言

2、童年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断

3、幼儿性欲的表现

4、幼儿性欲的“性目的”

5、自慰(手淫)的性表现

6、幼儿性欲的研究

7、性体系的民展阶段

8、幼儿性欲的来源

第三篇:青春期的改变

1、生殖区的首要性与前期快感

2、性兴奋的问题

3、原欲理论

4、男女之间的分化

5、对象寻找

6、摘要

爱情心理学

第一篇:畸恋——男人的对象选择之一异型

第二篇:性无能——情欲生活里最广泛的一种堕落

第三篇:处女之谜——一种禁忌

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不安

附录一:谈性异常

附录二:专门用语译名对照

附录三:弗氏有关性学之书书籍与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篇性变态

关于人类或动物的性需求现象生物学常以“性本能”(sexual instincts)这个名词来表达。这种冲动可以比拟于觅食的冲动(亦即饥饿感)。但是口语中并没有适当的字汇足以表达在性方面相当于饥饿的那种感觉,所以在学术方面我们使用“原欲”(1ibido)一词以形容之②。

关于性冲动的本质和真相,人们常自以为知道得很清楚。他们认为它并不存在于童年,它随着成熟的过程,才发生于青春期;他们相信它仅出现在两性之间排山倒海似的互相吸引力里,其目的则在于性之结合或至少也在于能导向性结合的行为。

但是我们有太多的理由,相信这样的想法距离事实甚远,不可信赖。细加思索之后你会发现其中充满了错误、偏颇与草率的结论。

如果我们引用两个名词,把那些散放着性吸引力的人物称作性对象(sexual object),而把那些性冲动所竭力以求者,称为性目的(sexual aim),则这一方面的科学研究将能告诉我们许多与性对象或性目的有关的变态现象,它们和一般所接受的常态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实在很值得我们详加探讨。

1.关于“性对象”的变异

一般人对性冲动的看法与一则诗也似的传说十分吻合:单性的古人被剖分为两半——男人和女人——他们经由爱情,挣扎着再度融合③。所以当他们听说有的男人的性对象并非女性而是男人,也有些女人宁舍男人而就女性,便不免大为惊奇。这种人常被称为同性恋者,或更正确地,称作性倒错者(inverts);这种现象,则叫做性倒错(inversion)。这种人的人数多寡虽难估计,却绝不会太少④。A性倒错(性对象之倒错,即指“同性恋”)

性倒错者的行为型态 在前述这种人的表现上,可以看出有三种不同的型态:

(a)有一种是全然倒错的;他们的性对象必须永远是同性,异性绝对不能成为他们在性方面所渴望的对象,在性的事情上,异性是无关要紧的,或者甚至于是惹其嫌恶的。由于这种嫌恶之情,他们便不能行正常的性交,或者在其中得不到任何乐趣。

(b)有些是两栖性的倒错者(性心理的半阴阳);他们的性对象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这些倒错者没有什么明确的特征。

(c)有的人只是偶尔倒错;在某些外在环境里,多半因为正常的性对象遥不可及,或者经由模仿,他们也能够以同性的人为其性对象而获得满足。

对于他们这种奇特的性冲动,性倒错者本身对自己的看法也纷繁不一。有的视性倒错为理所当然,就像正常的人看待他的原欲一样,坚决要求得到一般人所享有的权利。有的却感觉那是种不由自主的病态现象,挣扎着要去克服他们的倒错行为⑤。

P22-23

序言

精神分析学的开山祖弗洛伊德在他的《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一书里,运用日常生活常见的语误、遗忘等现象,来说明潜意识的存在;在他的巨著《梦的解析》里,则运用潜意识的产物一一梦的内容——告诉我们怎样去了解潜意识境界里的原本思考法则;而《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及其他有关的论文所讨论的是性异常的病理、心理发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的过程原欲理论(1ibidotheory)以及原欲在人类行为中种种形式的表现,阐明了他对于“性”的主要学说,乃是凡有志于学习人之心理及行为的人士所必读的书籍。

“性”在我们的人生里占着很重要的一环。可是自古以来未曾有人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清楚其真相。弗洛伊德透过精神分析的技巧,运用治疗病人的实际资料,把性的问题做了一番有系统的分析、研究,并阐明了他的性学学说。他把性的问题分为性的对象、性的目的、性的表现方法等几个方向来探讨。过去人们总认为各种“性”的异常,如同性恋、恋物症、虐待症等是无可理解的病态。经过弗洛伊德这一番有系统的分析和解释,我们才了解所谓性异常者乃是在其“心一性发展”的过程当中曾受过挫折、发生障碍而停滞、固定在早期、幼稚的阶段,或者把早期有过的性对象、性目的或性的表现方法做部分性的扩大表现而已。如此一来,我们不但马上可以了解,所谓性异常与正常之间原本相差无几,同时也可以寻找到治疗性异常的途径。

精神分析的学说,其主要学理乃在说明人格发展过程当中,其“原欲”经过“口欲”“肛门”“性蕾”“同性”及“异性”各阶段的层次发展。一方面说明一个人在婴孩时期即有性之雏型表现,另一方面也阐述了人格发展的顺利与否,往往会决定日后的表现是否正常。从精神分析学的眼光看来,人的基本欲望,所谓“原欲”,可以透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而行使其功能。他们认为心性发展有问题的人,如果用较退化的性行为方式来表达其性欲望时,便形成“性异常”现象;如果采取变形的方式,运用一些心理自卫机转来处理其心性问题,则造成“心理症”,如焦虑症、强迫症、歇斯底里症等等。

精神分析学家的学说,从开创当初即常被批评过分强调“性”的重要性。这是一件值得检讨、澄清的事情。从生物学的立场看来,性欲与食欲乃是生物的基本欲望,为个体的生存与种族的延续所不可缺者,“性”的重要性在这一方面是无可否认的。再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任何感情都比不上与性、爱情有关的情感来得那么强烈而具影响力。更自临床的眼光观之,一个人在社会里可以谈论许多问题,却不容随便讨论性的问题。“性”是一种禁忌。人们有了这方面的问题,常处于无知、误解和疑惑的状态。一旦置身于精神科医师之前时,其衷心所关切者也就无不涉及于这一方面。

大家都知道,在精神分析的过程里,常会发生一种“阻抗现象”,即病人常易拒绝接受可能使他不舒服的解析。以“性”为中心的学说,不仅使一般人士容易产生这种“阻抗现象”,甚至许多精神医学家也会身受此一“阻抗现象”之扰,而不能接受整个的学说。基于此,晚期的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已有所修改,强调“原欲”乃是人之基本欲望的总称,避免以狭义的“性欲”去解释它。

此外弗洛伊德对“神经衰弱”的病理所作的假设,目前看来已属不确。弗洛伊德原认为一个人会头昏、脑涨、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欠佳等等,乃是神经“衰弱”所致。他假设这种衰弱与“性”有关,即因性的不正常发泄或手淫过多而产生某种毒素,使神经衰弱。如今这种假设已不再被接受,甚至在医学界里已不再使用“神经衰弱”这个病名,而改用“衰弱型心理症”一词,强调这种病症的产生乃是心理过分紧张及疲乏所致。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假设,一个学说,常常需要接受时代的考验。错的要被淘汰、修改,对的才能被保留、引用。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帮助我们了解性异常的形成,也帮助我们了解人格的“心一性发展”,其贡献是无法衡量的。

这次林克明君继《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之后,再接再厉又把《性学三论》及《爱情心理学》翻译出来,推介于读者面前,其精神实在可佩。本书书末附上本人拙著《谈性异常》一篇,希望能引起读者对这方面的关心及认识。

曾炆煜

1971年3月于台大医院精神科

后记

弗洛伊德曾设想过,当有一天自己的半身雕像被陈列在维也纳大学的纪念厅里时,他希望上面题着《俄底浦斯王》剧本里面的一句话:“他解答了狮身人面兽的谜语,他是本事最高强的人。”如今有幸能把大师这一头惊世骇俗的狮身人面兽的具体形象,译介于读者面前,心中不免充盈着如许的喜悦、满足、疑虑与期待。

喜悦的是,大师理论中最引人争议的部分,过去一向只能从旁人的引介、赞赏、争论、攻讦之中得知其一鳞半爪,神秘的Sphinx(狮身人面兽)愈显其神秘。而今总算揭去她那覆盖其真面目的第一层面纱,让读者们有机会比较直接地去揣摩她的迷人之处。

满足的是,自己又能为素所敬仰的大师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心力。不管这份献礼仍存有多少的瑕疵和未尽完美之处,自己终究曾把许多的晨昏,许多的心思,投注在这头迷人的Sphinx身上,而今面对一件工作的完成,心中那种“松了一口气”的满足之感便油然而生。

疑虑的是,读者们会如何去善待这头珍贵的异兽?研究她?解剖她?爱她,或者怕她?观赏她,还是厌恶她?盲目地跟从,或盲目地反对?甚或“怒而斩之”①?

期待的是,这一本毁誉满身的小书或将多少引发读者们对Sphinx、对俄底浦斯、对弗洛伊德的广泛兴趣,进而催促弗洛伊德重要作品,乃至全集的早日问世。

也有朋友开玩笑地要我谈谈弗洛伊德的功与过。然而不管在精神医学或精神分析学的领域里,我原只是个未入门的私淑艾者而已,我的本分只在于力求把握大师文章的原意,做一个忠实的信息传播者,大师的浩瀚与深邃,非我所能及于万一,我自不可能无惑,而以一己的学识之陋、经验之浅,自无资格放言高论什么。

Sex和Love②都是多么动人心弦而又令人迷惘的东西啊!从前,我不了解,现在,我不了解,然而它们终究是那么根本、那么切身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在牵制着我们、左右着我们。就像狮身人面兽所逼着我们解答的:人生的谜;面对人生,我们不免时时感到那根本的迷惘,然而我们无由逃避,也不能不时时去思虑它……

这些就是付梓前夕,自己的一些杂感,拉杂写来,权充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弗洛伊德经典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地利)弗洛伊德
译者 林克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02007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4-10-01
首版时间 2004-10-01
印刷时间 200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913.1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0
15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