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韵律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古代中国,白发黄髫,都有能诗者。有人甚至“日课一诗”,终生不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浸淫于中,乐而忘忧?又是什么原因,传统诗在五四以后曾被弃之如敝屐,后来新文学家闻一多又“勒马回缰做旧诗”?

传统诗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发展,产生的大诗人璨若星辰,诗本身出现了哪些重要的变异和发展?

传统诗在艺术上有何让人怦然心动的质素?印象传统诗是否有什么道道?如今,很多传统诗的写手活跃在网络上。写传统诗有门径吗?应晓琴、杜华平、曾睿编著的《诗(韵律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丛书》将带你思考这些问题。

内容推荐

应晓琴、杜华平、曾睿编著的《诗(韵律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丛书》首先对中国传统诗进行整体性描述,为读者了解诗建构起基本框架;中间三章先以诗史鸟瞰的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全面评价诗歌的历史地位,进而具体赏析名家精品;最后又对中国传统诗中饶有兴趣的话题进行阐发,如宫廷与诗的关系等,增加读者对中国传统诗欣赏与写作的兴趣。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诗的要素

 第一节 香:情景交融意境美

 第二节 色:耳目一新要词藻

 第三节 味:发人深省靠哲理

第二章 诗史长廊

 第一节 孔子边弹边唱的民歌:《诗三百》

 第二节 楚辞的香草美人情结

 第三节 汉乐府之“小题大作”

 第四节 情歌与牧歌: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五节 愿作长风绕战旗:唐代边塞诗

 第六节 书斋与市井的分化:宋元明清诗

 第七节 现代自由诗体

第三章 名家名篇

 第一节 文姬归汉与《胡笳十八拍》

 第二节 李白:太白金星下凡

 第三节 杜甫:称“圣”只为多项全能

 第四节 诗坛的知己:元稹与白居易

第四章 换个角度来赏诗

 第一节 宫廷诗

 第二节 杂体诗:咏物诗、名胜诗、咏史诗

 第三节 诗律

第五章 诗风与诗境

 第一节 山水田园七子

 第二节 可以惊人,不必哗众

 第三节 家书和养生

 第四节 行云流水:挥洒的圆舞曲

 第五节 琵琶半遮面:洗练含蓄

试读章节

如:“向前进,向前进。战士责任重,妇女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它虽然不是古诗却采用了传统诗的手法。是不是铿锵有力、特别有号召力呢?看来,传统诗还真是文武通吃。

传统诗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典故的运用使之内涵丰富,寥寥数语却具有张力。用典使得诗意深沉含蓄,而史实典故还能增强雄辩的力量。而典故就有这个好处。如毛泽东主席的诗句: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西楚霸王项羽当初在鸿门宴放了刘邦一马,错失良机,结果养虎遗患。这是中国人都知道的典故。为什么要追穷寇,如果没有下旬,这话还有商量的余地。有了下旬史实,不用争辩道理已经说服你了。

传统诗的第五个优点是注重格律,讲究押韵,并采用顶真、重章叠句等修辞手法,诵读起来能产生悦耳的音乐感,反复咏叹,则情意绵绵。顶真连接,则连贯有致。

 …诗言情而绮靡。”(陆机《文赋》)诗用于抒发情志,看上去文辞绮丽,念起来音节悠扬。

曹丕的《燕歌行》被誉为“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就是指以情带声,将深情一往与音节的委婉流畅结合得非常高超。

我们要知道,最初的古诗本是与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远在原始社会,我们的老祖宗一面跳集体舞,一面唱歌,诗便是他们的歌词。再后来,《诗经》中采集到的诗都是歌词,据说孔子都曾经弦歌之,也就是说,一面弹着琴,一面唱这些词。再往后汉乐府歌辞也是配音乐的诗歌。一直到唐代,有些绝句也是人乐的。

虽然后起的文人诗与音乐逐渐脱离了关系,但是格律诗规定了平仄与严格的韵脚,在脱离乐谱的基础上追求朗朗上口的音乐感。可见,传统诗与音乐从没有划清过界线。

从思想内容上看,传统诗还格外地注重思想精神的健康。自古就有“诗言志”的说法。诗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它重视道德修养,所以,孔子就夸赞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损人利己的龌龊的思想不配进入诗,把享受攀比当作人生价值体现的庸俗思想不能进入诗,更不用说邪恶了。我们甚至偶尔能在有些著名的小说中发现弱肉强食的利己观念,但是古诗中绝无这些。我国最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等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陶渊明独善其身出污泥而不染,这都是古代留下的宝贵传统。所以,当阅读古代名诗,我们常常会感到在与高尚的人们进行穿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尽管如此,传统诗并不唱高调,而是特别真挚。当我们读古人的诗集时,会发现他们肯将自己穷愁落拓的样子写入诗,并不怕伤面子;而在志气凌云时,他们又将自己的抱负写入诗,不怕别人泼冷水。他们一点儿也不世故,而是保持着赤子之心。

除了大家之作外,古诗中还有大量的民歌作品,语言质朴无华,纯以真挚取胜,民歌运用的修辞手法也非常丰富,如重章、排比、拟人、顶真等,历来为后人所重视。所以著名诗人曹丕、李白等都非常注重向民歌学习其精华。

传统诗言简意赅,如孟郊的《游子吟》与现代诗人艾青的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同为优秀的作品,前者常为人传诵引用,后者需要时间来慢慢地读它。可见,新诗虽然好,却取代不了传统诗。

那么,传统诗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什么还会退出历史舞台呢?

传统诗蜕化于这个时代,必然是有其局限性。随着时代的推移,如今的语言与古代都不一样了,社会生活的内容也完全不同于当初的农业社会。传统诗的语言远离了我们现代工业和商业社会的日常语言。过去那些田园牧歌式的闲适、优雅唯美的情调,在人们心中永远留下怀念,我们需要它,但是并不满足于它。丰富的现代生活,各色各样的新名词,并不是传统诗能够充分表现的。这时候,新诗——尤其是小说、戏剧等比起旧诗就有其优越性。比如说“电脑软件”“活期储蓄”“摩天大楼”“杂交水稻”“内科医生”“新闻联播”这些名词或者外国人名,尤其是俄国人名特别的长,七个字还不够一个完整的人名呢,我们用旧诗就不好写,这就难免限制创作的题材。诗的语言形式是应该与其内容一致的。而在读诗方面,由于古代生产力的低下,交通的不便,诗人命运的坎坷,古诗中多愁善感的、忧患的情绪也与现代不一样。

P4-5

序言

中华文化最优秀、最精美的形式之一是文学,而其中的诗歌,更是直到现在仍备受世人珍爱赏读的艺海珍宝。现代作家林语堂说: “我几乎认为,假如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这一说法主要在于强调:诗歌是干余年间中华民族精神生命的寄托。所以,当代学术大家叶嘉莹从另外的角度明确指出: “我以为古典诗词里边所充满洋溢着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好的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操守和修养。”

叶嘉莹所称的“古典诗词”指的是诗和词这两种传统诗歌品种,林语堂所说的“见于文字的诗”除了诗、词之外,还包括曲(散曲、戏曲)。以上四种传统文学品种,与现代人所用的“诗歌”概念相当,都以韵律节奏为重要形式。诗、词、曲、戏曲、辞赋、楹联,是有着较为密切亲缘关系的几种传统文学形式,它们的语句节奏都有很强的规律性,以简单、规整的节律和精巧的语句,表现高远的意趣、悠长的韵味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在文化强国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正在进行中的主题。可以相信,中华传统文化依傍西方的局面必将打破,传统文化展示自身独立面貌、独特魅力的时机正在到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丛书”文学卷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策划和组织实施的。

本丛书文学卷六册,作者均为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深教师,对传统文化都持守“同情的理解”之态度,以期深入传统文化之腠理,领会精神,以得滋养。这便是本丛书尤其是文学卷的策划与设计意图。

为了实现以上意图,也为了更好地切近当今读者实际,我们确定了八个字的写作原则:上观星月,下接地气。所谓“上观星月”,是指站在时代至高点上,以学术前沿的视野,充分吸纳近几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引领读者感受、欣赏中国传统文学的精致和韵味,而绝不把通识教育变成贩卖陈旧知识的借口。但是,对于从事通识教育的学者来说,牢记“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要求务必“下接地气”,也即充分了解当下普通读者的现实需求,将学术前沿性与时尚性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最能得到现实呼应的那些传统文学精品,写作风格要轻松明快,力求用浅显易懂的表达形式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学的内涵、魅力和写作门道。

很多读者在传统文学如诗、词、曲、楹联、辞赋、戏曲的复兴浪潮裹挟下,都很想学习传统文学写作,这也是本丛书文学卷的一项设计目标。古语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说明:在文学精品的阅读欣赏中,慢慢悟出写作之道,是可能而必须的。而将名作欣赏和写作指导结合起来,是本丛书文学卷的共同特点。这六册书都有意识地站在写作指导的角度从主题、情感的提炼,写作技法的总结等方面对名作进行点评,有的还设专章阐述评价标准、作法,目的是引领读者从较高的层面学习写作。有了这种指导,再专门学习具体的写作知识就不难了。

我们相信:生活于物质技术水平高度发达,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的人们,在走近诗、词、曲、楹联、辞赋、戏曲等传统文学精品的时候,情感能得到净化、灵魂能得到安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韵律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应晓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91445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2013017488
中图分类号 I207.2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