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和平戛然而止(通往1914年之路)(精)
内容
内容推荐
今天的世界酷似“一战”前的欧洲;
举手投降并说大战是不可避免的,这很容易,但也很危险。
欧洲是如何走到1914年夏天那个战争比和平更有可能的境地的?那些决策者行事时都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没像之前那样把局势往回拉一下?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和平戛然而止?
战争,当它最终到来之时,所有人都惊骇莫名;但“一战”绝不是稀里糊涂发生的。无论帝王君主、官员政客,还是普罗大众,人人都想利用战争,人人都在制造危机。各国政要复杂多变的性格和动机、日益兴起的民族主义、威胁日盛的军备竞赛,以及不断变化的联盟体系,终结了长久的和平,带来了一场改变欧洲和世界的战争。
本书意在述说百余年前的欧洲是如何从太平盛世迅速堕入战争深渊,并力图找出那些缩小选择余地的关键转折点。
目录
导 论 战争还是和平?
第一章 1900 年的欧洲
第二章 大不列颠与光荣孤立
第三章 “顽童为王,国家之祸!”
第四章 德国的“世界政策”
第五章 无畏战舰:英德海军竞赛
第六章 不般配的盟友:英法协约
第七章 熊与鲸
第八章 尼伯龙根的忠诚
第九章 希望、恐惧、观念与未言明的假设
第十章 和平之梦
第十一章 考虑战争
第十二章 制订计划
第十三章 危机上演
第十四章 波斯尼亚危机
第十五章 纷争不断的 1911 年
第十六章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第十七章 欧洲最后数月的和平
第十八章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第十九章 欧洲协调的终结
第二十章 欧洲和平的最后一周
尾声 战争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导语
精准共情,细腻推敲,走入大变局中权势人物的内心,一窥他们的纠结与渴望
在德国,有善变的德皇威廉二世和总参谋长小毛奇;
在奥匈帝国,弗朗茨·约瑟夫皇帝试图通过纯粹的努力,延缓帝国即将到来的混乱;
在俄罗斯,有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妻子;
在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首相阿斯奎斯,以及积极倡导与德国开展军备竞赛的海军上将费舍尔;
他们共同将欧洲大陆推向了陆地和海洋的对抗……
重新发现希望之火,乱世中也曾有强劲的维系和平之力
书评(媒体评论)
精彩绝伦!《和平戛然而止》必成世纪经典。“一战
”起源众说纷纭,麦克米伦巧妙驾驭了战前几十年汹涌的
潮流和逆流,用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解决了一切问题。
——《经济学人》
巨幅权威全景……极生动、极细致地讲述了战前震撼
欧洲的国际危机……麦克米伦既幽默诙谐,又极富慈悲,
记录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她主张,历史学家不要评判
,而要理解。正如麦克米伦在尾声所说的那样,“选择,
总是有的”。
——《伦敦书评》
《和平戛然而止》讲述了聪明、善意的领导人如何将
他们的国家带入灾难。我们这个时代zui有才华的历史学
家对这些史诗般的事件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她警告我们,
当我们未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时,就会出现危险。这是
我读过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zui好的书之一。
——玛德琳·奥尔布赖特,美国第64任国务卿
精彩页
导论:战争还是和平?
人世间流行过多少次瘟疫,不下于频仍的战争;然而,无论闹瘟疫还是爆发战争,总是出乎人的意料,猝不及防。
—《鼠疫》,阿尔贝·加缪
凡这世上已发生之事,甚至是已切盼之事,已筹谋之事,已展望之事,都不能说是毫不相干。战争并非意外事件:战争是必然结果。你不能一边回顾久远历史一边发问:战争因何而起?
—《鲍恩的庭院》,伊丽莎白·鲍恩
鲁汶本是一个不甚光鲜的地方,1910年的一本导游手册如是说,但时候到了,它便燃起一场盛大的火焰。没有哪个鲁汶居民会想到,他们美丽文明的小镇家园会遭此厄运。几个世纪以来,这座繁荣平静的小镇以一座座瑰玮的教堂、古色古香的屋宅、精绝的哥特式市政厅,以及1425年创办的一所知名大学饮誉世界。那所大学的图书馆位于镇上久负盛名的老纺织会馆内,藏书20万册,其中包括许多杰出的神学和人文经典著作,还有丰富的手稿藏品,从公元9世纪一位修士写下的诗歌集,到中世纪修士们辛劳数年完成的彩绘抄本,应有尽有,不一而足。然而,1914年8月末,空气中满是硝烟的味道,摧毁鲁汶的阵阵烈火在数公里之外都清晰可辨。包括这座大学图书馆在内,小镇的大片街区都在战火中消失了。绝望求生的小镇居民带上了一切可以携带的行李冲进乡下避难,而此情此景将在20世纪反复上演,人们将会对此习以为常。
与比利时很多地方一样,鲁汶不幸落在了大战中德国入侵法国的进军路线上,而这场爆发于1914年夏天的大战一直延续到1918年11月11日才告结束。德国的计划是一套两线作战策略:一边对俄国进行防御作战,拖住这股东线敌军;一边快速入侵,在西线击败法国。比利时本是中立国,希望在德军一路南下进攻时保持沉默以免于战争;但就像后来在大战中反复上演的戏码一样,这些设想被证明是大错特错。比利时政府决定抵抗德军—这是在第一时间对德军的作战计划说不。英国在短暂犹豫之后也加入战团,与协约国一起对抗德国。8月19日,当德军抵达鲁汶,他们已对比利时人不可理喻的抵抗颇为恼怒,与此同时,他们也感到不安,担心遭受比利时军队和英国军队的攻击,而平民也可能拿起武器抵抗。
头几天里一切正常:德国人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可担惊受怕的鲁汶平民甚至不敢对入侵者表露丝毫敌意。8月25日,鲁汶又来了一支德军,是在遭受比利时人反攻后撤下来的。一时间城内流言四起,都说英国人也要来了。小城响起了枪声,最有可能开枪的就是紧张兮兮、或许还喝醉了的德国士兵。恐慌情绪在德国人之间蔓延激化,他们确信自己遭受了攻击,随即开展了第一波报复行动。当晚和此后几天时间里,平民被拖出屋宅,包括鲁汶市长、大学校长和几名警官在内的要人都被枪杀。最终,鲁汶大约一万的总人口里有250人死于非命,更多的人则被殴打、羞辱。有1500名鲁汶居民(有婴儿,也有老者)被押上火车运往德国,那里的人用嘲弄和羞辱迎接了他们。
德军士兵—时常和他们的军官一起—洗劫城市,抢夺战利品,抄掠财物,纵火焚烧建筑物。鲁汶的9000座房子里有1100座惨遭摧毁。一座建于15世纪的教堂被大火焚毁,屋顶坍塌。8月25日午夜,德国士兵闯进图书馆,四处泼洒汽油。清晨,图书馆已是一片瓦砾,藏书化为乌有。烈火又接着烧了好几天。数日之后,当地一名学者将这一切告诉了美国驻比利时大使;在描述城市毁灭、朋友被枪杀,以及可怜的难民时,这个比利时人的语调还算平静。但当重返已是残垣断壁的图书馆时,他还是忍不住掩面痛哭。“城市中心简直就是一堆冒火的废墟,”一个去而复返的教授说,“城中各地一片死寂,市民四散奔逃;在地下室的窗户前,我看到一张张惊恐的脸。”
这只是欧洲按下自毁键的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欧洲千疮百孔。有着700年历史的兰斯大教堂是法国最美丽也最重要的教堂,绝大多数法国国王都在这里加冕,但就是这么一座美轮美奂的教堂,却在鲁汶劫难之后毁于德军的炮火。教堂里一尊华丽的天使雕像惨遭“斩首”,头颅滚到地上,面容上的笑容依然完整。伊普尔,同它的宏大纺织会馆,化作了一片碎石瓦砾。意大利北部小城特雷维索的市中心也被炸弹摧毁。尽管这些侵门踏户的毁城行为不可能都是德国人干的,但它们叠加起来还是大大影响了美国的公众舆论,推动美国最终在1917年参战。正如某个德国教授在终战时不无悔恨的说法:“今天我们也许可以说,鲁汶、兰斯、卢西塔尼亚—这三个名字几乎同等程度地消除了美国人对德国的同情。”
鲁汶的损失相比之后发生的事情来说的确不算大—在那之后,有超过900万士兵阵亡,还有1500万人负伤;不仅鲁汶,比利时的许多地区,以及法国北部、塞尔维亚、俄罗斯帝国与奥匈帝国的部分地区也都毁于战火。但鲁汶成了一个象征,成了这场无意义毁灭的符号,提醒欧洲人自己对世界上曾经最繁荣、最强大地区所造成的破坏,也反映了在有诸多共通之处的民族之间,不理智和不受控制的仇恨是如何蔓延的。
欧洲另一端,在与鲁汶隔山距水、地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和平戛然而止(通往1914年之路)(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加拿大)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译者 译者:王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853233
开本 16开
页数 72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78
出版时间 2022-11-01
首版时间 2022-11-01
印刷时间 202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1038
CIP核字 2022157406
中图分类号 K143
丛书名
印张 46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