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众戏剧--民众的自我教育
内容
内容推荐
周山村是河南乡村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2015年曾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彭珮云的肯定。本书本着“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的艺术思路,汇集了自2010年以来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和周山村村民共同创作、共同编排、共同演绎的多部剧本、顺口溜、对口词,既展示了民众中蕴含的智慧和能力,也体现了周山村在消除性别歧视、修订村规民约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为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目录
序: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一、民众戏剧
妈妈和女儿的故事
婆媳对对碰
我想回家
红花献给谁
送米面的风波
二、快板、对口词、群口词
小两口算账
齐心反“家暴
老年再婚幸福多
四个妯娌夸周山
爷爷奶奶说村规
梦里老家去看看
三、顺口溜
俺家奶奶
女儿情
生育习俗“埋胎盘
风风光光“女娶男
村规民约修订好
拉起手去参政
离婚女儿要回家
年过七十又逢春
夫妻对话
夸儿媳
俺绣香包送亲人
说说咱的艺术协会
互助路组歌
环境保护新歌
梦里老家和周山精神
跋:谈谈我对民众戏剧的理解
序言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梁军①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由“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
主要成员是教师和国家干部)和周山村“乡村艺术协会”(
全部是农民)合作完成。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合作模式?可能我要多花一些笔
墨才能说得清楚。
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是一个以“推动性别平等”为
主旨的民间组织,创办于1998年10月。二十年来,我们的
工作重点始终在农村,以教育/培训和支持妇女草根组织
为主要工作,从多个角度切入,努力推进农村地区的性别
平等。
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周山村是我们的一个工作基地,
从2002年至今,我们已经在那里“深耕”十六年。最初从
开发农村妇女手工工艺入手,进而推动传统习俗和性别制
度的变革。2009—2015年,我们和周山村干部村民一起,
经过七年多的努力,前后三次修订,最终制定了一部体现
性别平等的村规民约,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和探索乡村治
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周山村村规民约》得到了第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飒云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充
分肯定,并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在妇女手工工艺开发和修订村规民约的
过程中,周山村一大批村民骨干(特别是妇女和老年骨干)
成长起来,“妇女手工艺协会”“老年协会”“乡村艺术
协会”“常青互助会”“青青草社工小组”等村民组织日
益活跃,在村庄建设和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村庄
凝聚力大大增强,一使_个以妇女和老人为主体的村庄显得
活力四射——义务修筑“互助路”,修复梦里老家,开展
“环保大行动”,举办“农村社工培训”,探索“团结经
济”和乡村文化旅游……真正实践了周山村两委在2016年
提出的口号:“让香山香起来,让家乡美起来,让人情暖
起来,让村庄活起来”。
在多项工作中,“以艺术手段进行性别平等教育和倡
导”只是其中的一项。从2001年起,我们就不断进行这方
面的实践探索,编排了一系列推动性别平等的剧目,如:
《山花》(反映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2001年)
《三妮的故事》(反对家庭暴力,2002年)
《小两口算账》(审视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2004·年
)
《妈妈和女儿的故事》(纠正“重男轻女”的封建生育
观念,2010年)
《家乡的声音》(促进家乡人和外出打工者互相沟通,
2013年)
《俺爸俺妈是农民》(倡导家长和孩子之间增强理解,
2015年)
这些剧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如《妈妈和女儿
的故事》《家乡的声音》《俺爸俺妈是农民》等都是“大
型演出”,每场观众多达上千人,演出现场反响强烈;有
些剧目还被制成光盘(如《山花》《三妮的故事》《小两口
算账》等),成为一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片。
在不断尝试的基础上,我们于2016年6月推动了周山村
“乡村艺术协会”的成立,并和协会成员一起制定了组织
宗旨:“活跃文化生活,开展自我教育,推进性别平等,
创新乡村艺术。”
艺术协会正式成立后,我们又共同创作了改善婆媳关
系的《婆媳对对碰》(2016年),维护离婚妇女权益的《我
想回家》(2017年),以及推动农村风俗变革的《送米面的
风波》(2017年)等,在村里演出时,受到村民的广泛好评

最近几年,由于周山村“修订村规民约、推动性别平
等”工作的进展,全国各地不断有人到周山村访问学习,
在观看了村民表演的民众戏剧之后,不少人向我们索要剧
本。为了使性别平等理念和民众戏剧的形式在更大范围内
传播,我们就把部分剧本汇集起来,并增加了快板、对口
一词一顺口溜等形式,使本书的内容更为丰富。
坦白地说,如果以“构思新颖、剧情曲折、人物鲜明
、语言生动”等文学性和艺术性来衡量,这些剧本、快板
、顺口溜不仅显得简单直白,甚至难免粗陋。但我想说的
是,希望大家看到的不只是这些剧本本身,更要注意到它
的产出过程。
……
本书汇集的15首顺口溜(包括三首“组歌”),绝大部
分记录的是个人故事和村庄变革对个人或家庭的影响,但
从第12首《说说咱的艺术协会》开始,则主要反映了村庄
的集体行动,如演出民众戏剧、修筑互助路、环保大行动
、修复梦里老家等。这样的创作倾向,体现了妇女对社区
事务“参与度”的提高,也正是在参与的过程中,妇女的
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逐步提升,这才是实现真正的“乡村
治理”必不可少的基础。
令人欣慰的是,“顺口溜”这种朗朗上口、人人都懂
的乡土艺术形式,不仅让许多从来没有机会说话的人(特别
是农村妇女)发出声音,讲出自己的人生悲欢;而且在创作
活动中,她们也由“个体”走向“合作”——建立了几个
自发性的组织:“快板妯娌”“顺口溜姐妹”“香包奶奶
”等,为她们在村庄内持续发挥影响力搭建了平台。
我个人还想说明一点:村民在快板或顺口溜中提到我
们机构时,也许是因为“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名称太
长不便表述,就简称我们为“梁军团队”。我反对以个人
的名字去命名一个团队,只是为了写作上的方便和对村民
的尊重,只好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最后就是感谢了。
除了我们团队成员参加剧本、快板和顺口溜编写、修
改之外,中央党校“性别平等政策倡导课题组”成员、天
津师范大学杜芳琴教授花费了很多时间帮助修改顺口溜,
河南省漯河市文联曲艺作家乔聚坤老师、郑州师范学院音
乐舞蹈学院马宁老师也参与了创作,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
感谢!
感谢“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对周山村乡
村艺术协会以及对本书出版提供部分资金支持1
2018年12月30日
导语
本书汇集的15首顺口溜(包括三首“组歌”),绝大部分记录的是个人故事和村庄变革对个人或家庭的影响,但从第12首《说说咱的艺术协会》开始,则主要反映了村庄的集体行动,如演出民众戏剧、修筑互助路、环保大行动、修复梦里老家等。这样的创作倾向,体现了妇女对社区事务“参与度”的提高,也正是在参与的过程中,妇女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逐步提升,这才是实现真正的“乡村治理”必不可少的基础。
后记
谈谈我对民众戏剧的理解
粱军
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年来一个不变的目标
是:推动农村地区的性别平等,致力于农村性别状况的改
善。
我们看到,当前农村的性别问题依然被人们视而不见
或认为无足轻重。但是,无论是农村政策,还是农村工作
,如果缺失了性隽4视角,都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缺失、失
效,甚至失误。因此,我们用了二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
以亲身实践呼吁人们关注农村地区的性别问题。
但“性别”的题目太大、太深,在刚刚进入农村社区
时,我们也只能选择一个力所能及的切入点,即通过教育
/培训提高民众的性别意识,因为我们相信古希腊思想家
、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教育是点燃火焰”。
我们团队多数成员是教师出身,长期习惯于课堂讲授
,因此当面对人数多、面积大、生产生活分散、不同利益
群体交织的农村社区时,我们曾经感到茫然失措。但是,
一支农民演出队教会我们一种适合农村的方法——用“戏
剧”形式开展教育/培训。
农民的活动(无论生产还是生活)都很分散,把他们集
中起来开会或培训极为困难,而“唱大戏”则深受农民的
喜爱和欢迎。因为演出剧目大多是反映农村实际生活,用
的是方言俚语,乡土气息浓郁,有很强的感染力,观众易
于接受;“广场式”的演出方式(开放空间,不收门票,出
入自由),也很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惯。
于是,我们将民间戏剧艺术和性别意识教育结合起来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谈起这些,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

2001年5月,我们和登封市东张庄村的农民合作,编排
了小戏曲《山花》,剧本根据衬里的真实案例采写,以现
实人物为原型,反映了因妇女土地权益受损而引发的女性
贫困问题、女童辍学问题,以及家庭暴力问题等,演员全
部是本村普普通通的农民。《山花》在登封市“村妇女主
任培训班”上首场演出获得成功后,不断接到周边村庄邀
请,接连演出了.20余场。这两张照片记录的就是2001年7
月在一个小山村演出的情景。几公里之外的农民开着拖拉
机赶来观看,简陋的“舞台”四周.,挤满了男女老少。
演出结束后,人群仍久久不散,和“演员们”讨论着他们
村里的妇女土地问题,这样的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
的印象。
2010年5月,我们组织了周山村和西窑村20位农村妇
女演出《妈妈和女儿的故事》,演出地点是当时登封市最
大的剧场“嵩山剧院”,1000多名观众,国家有关部委领
导和登封市四大领导班子成员坐在前排。演出没有舞台布
景,服装道具也极其简陋。20位农村妇女不仅没有登过舞
台,甚至从来没有机会走进这个剧场,由于心里紧张,演
出时接连出了好几个差错:说错话、忘台词、跑掉鞋子、
提早出场……但丝毫没有影响演出效果,现场高潮迭起,
仅第一幕妈妈和胎儿的对话,不到10分钟,观众席上就响
起三次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后,一位乡镇领导对我们说
:“登封是旅游胜地,接待过许多高规格的演出团体,我
们见得多啦,但没有哪次演出这样令人震撼!”
2016年6月21日晚上,我们和周山村艺术协会共同编
排的《婆媳对对碰》要在村里演出,没想到傍晚时分下起
了大暴雨,全村断电,可在雨停之后还是聚集了300多人前
来观看。人们耐心地等了两个多小时仍然没电,最后借助
于附近煤矿的一盏路灯,在没有音响的情况下,完成了一
个半小时的演出。现场无人吵闹,连孩子们都安安静静地
坐在地上,留心听着演员们每一句台词。
结束后,煤矿一位负责人翘起大拇指连连说:“这种
形式好!真的好!我当过十多年的村支部书记,大会小会
开过多少次,都解决不了婆媳矛盾这个问题,这种形式真
让人受教育!”
但说起这些,我们似乎也不能夸口,因为“戏剧!这
种宣传教育方式绝对不是我们的发明创造。一位负责宣传
的政府官员就曾不屑地说:“这些方法一点也不新鲜,都
被我们用‘烂.’了!”他给我们列举了无数种宣传方法

从“手段”来说,有电视、广播、黑板报、壁画、标
语、戏剧、快板、小品……包罗万象。
从“载体”来说,大型的有文化广场、文化墙、大型
喷绘、宣传橱窗;中等的有光盘、宣传页、图画书、挂历
;小的有纸杯、折扇、圆珠笔……应有尽有。
各类活动有:科普大集、万人签名、主题演讲、知识
竞赛、书画比赛……丰富多彩。
更有气势的有:“一道风景线”“灯箱一条街”“万
米漫画墙”……声势浩大。
他说,即使有一座宣传教育的“方法宝库”,也挖掘
殆尽了!宣传部门不缺资金,不缺人才,不缺创意,也不
缺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然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却达不到“入脑入心”的效果,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在“民众戏剧”中找到了答案。
民众戏剧是以民众生活为中心的一种艺术活动,最早
发源于巴西,20世纪70年代初,迅速在亚洲许多国家和地
区(如菲律宾、韩国、泰国、印尼、中国香港等地)发展起
来,后渐渐传入中国大陆。
民众戏剧
精彩页
妈妈和女儿的故事
集体创作
主持人:
今天是母亲节,是普天之下所有母亲的节日。每当母亲节来临,人们总是会竭尽全力,搜罗世界上最优美、最动人的语言来歌颂、赞美母亲。歌颂母亲的无私和伟大,赞美母亲的付出和奉献。
可是,在今天这个母亲节,我建议大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一直被社会忽视的、来自农村的母亲们。她们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以自己的血肉和乳汁孕育着生命,却又会因为这个生命是男是女而不同对待:她们打掉女胎,抛弃女婴,限制女孩受教育……她们似乎不爱自己的女儿;人们指责她们愚昧、落后,却从不愿走进她们的生活,了解她们所承受的来自社会和家人的巨大压力。
今天,我们请来了20位母亲,她们是来自登封市大冶镇周山村和石道乡西窑村的农村妇女。在此之前,她们从来没有进过这个剧场,更没有机会登上这个舞台。她们没有华丽的服装、优美的表演,但她们会以最真挚的情感、最质朴的语言,把她们真实的生活、面对的压力、内心的呼喊呈现给我们。
下面,请大家观看民众戏剧:《妈妈和女儿的故事》。让我们静下心来,耐心观看、认真倾听……
序幕
(音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妈妈和女儿在音乐声中互相依偎着出场,演员们伴随音乐
缓缓走出,席地而坐,认真倾听……)旁白:妈妈搂着女儿,轻轻地讲述过去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别
人的,都是妈妈和女儿自己的故事……
(灯光渐暗……)
第一幕妈妈,请你留下我
(灯光亮起,女儿做胎儿状,坐在妈妈的前面)妈妈:(对胎儿)我20岁和你爸结婚,他家是两代单传,一心
想要个男孩。可我这肚子不争气,第一胎生下了你姐。怀
上你以后,我偷偷去做了B超,谁知道你还是个女孩。
真是越怕啥,越来啥!我该咋办哪?妈妈:孩他爸,这一回要还是个女孩,咋办?爸爸幕后音.:咋办?简单得很,拿掉!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怕
啥!不能到我这一代绝了后!妈妈:他爷,要是这一回还是个女孩呢?爷爷幕后音:你自己想想吧。没有男孩,百年后没人上坟,人家
的坟头白乎乎,咱家坟头光秃秃,路过的人一定会笑话咱
是个绝户头。你不怕,我还怕哩!妈妈:婆婆,当初你接连生了几个女孩,挨了俺公公多少打!你 说,这一回我要是再庄个女孩,咋办呀?奶奶幕后音::要是生个男孩,我白天给你引着,晚上给你搂着;
要是生个女孩,你就自己看吧!妈妈:唉,我这不争气的肚子,咋光会怀女孩呢?(问大家)我
咋办?咋办哪?众人幕后音:打掉吧!打掉吧!妈妈:(对胎儿)闺女,怀上你已经四个月了,你和妈连着心、
连着肉呢,我舍不得你。可你也听见了你爸、你爷、你奶
还有周围的人都是咋说的,我实在没办法呀!说啥也不能
要你啦,闺女,你就原谅我这个当妈的吧!女儿:妈妈,你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我已经有眼睛了,虽然还没
有睁开;我也有嘴巴了,虽然还不会说话。我是一个生
命,这个生命是你给我的呀!可是,我的生命还没有真正
开始,你咋能不要我呢?妈妈,我是你的亲骨肉呀!妈妈
你听,我的心脏在跳动:扑通、扑通,和你的心跳连着
呢!妈妈,你听,你听呀……妈妈:(痛不欲生)闺女,妈妈听见了,听见了……女儿:妈妈,你不要听那些人的话,女孩怎么了?女孩照样会有
出息!妈妈,留下我吧,我一定为你争气,让妈妈从此不
再伤心。
妈妈,你千万不要去做流产,那样对你的身体不好,会让
你落下毛病的,你一定要爱护自己呀!妈妈:闺女,好闺女,妈妈留下你,妈妈保护你……(护住腹
中的胎儿)女孩:妈妈,我听到你的话了,我可高兴了!我对你笑一笑,给
你伸伸手,踢踢脚。妈妈,你一定要开心,相信我是你的
好女儿!妈妈,我给你唱支歌吧: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
的孩子像个宝……
(音乐起:《世上只有妈妈好》)
(大家一个一个围上来,保护妈妈和女孩。大家围成一个
圈,搂在一起,相互支持。灯光渐暗……)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众戏剧--民众的自我教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编者:欧阳秀珍
绘者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5119154
开本 32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78
CIP核字 2019094014
中图分类号 I236.61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