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共同犯罪论(上下第4版)(精)/刑法学文丛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于我国关于共同犯罪的立法和司法,并吸收和借鉴德日关于正犯与共犯的学说,初步建构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共犯教义学理论体系。
本书初版于1992年,系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此后,随着我国关于共同犯罪的立法演变和司法发展,作者对本书初版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与补充,先后出版了第二、三版。本书第四版对全书的体系和内容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写和重写,进一步完善了共同犯罪论的框架结构,将近年来我国在共同犯罪领域的前沿性研究成果予以吸收,并及时反映我国共同犯罪的司法实践发展状况,对共同犯罪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以充实本书的内容。
本书是我国共同犯罪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充分展示了我国共犯教义学的理论成果。
作者简介
陈兴良,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
1997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0年获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中国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项目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入选教育部文科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05年“刑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作为课程负责人的北京大学刑法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获美国犯罪社会学会国际学术奖;2010年获日本刑法学会名誉会员称号。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共同犯罪的中外立法史
第二章 共同犯罪的现行立法史
第三章 共同犯罪的学术史
第四章 共同犯罪的区分制与单一制
第五章 共同犯罪的基础理论
第六章 共同犯罪行为
第七章 共同犯罪故意
第八章 共犯形态Ⅰ:对合犯罪聚众犯罪集团犯罪
第九章 必要共犯Ⅱ:恶势力犯罪
第十章 共犯形态Ⅲ: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第十一章 共犯的分类
第十二章 主犯
第十三章 从犯
第十四章 胁从犯
第十五章 教唆犯
下篇 各论
第十六章 共同犯罪的因果关系
第十七章 共同犯罪的中立帮助
第十八章 共同犯罪的片面共犯
第十九章 共同犯罪的实行过限
第二十章 共同犯罪的认识错误
第二十一章 共同犯罪的不作为犯
第二十二章 共同犯罪的过失犯罪
第二十三章 共同犯罪的单位犯罪
第二十四章 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第二十五章 共同犯罪的共犯形态
第二十六章 共同犯罪的罪数形态
第二十七章 共同犯罪的间接正犯
第二十八章 共犯行为的正犯化
第二十九章 共同犯罪的数额犯
第三十章 共同犯罪的身份犯
第三十一章 共同犯罪的连累犯
第三十二章 共同犯罪的刑事诉讼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共同犯罪论(上下第4版)(精)/刑法学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兴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317335
开本 16开
页数 1135
版次 3
装订 精装
字数 1073
出版时间 2023-06-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2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1904
CIP核字 2023090848
中图分类号 D924.114
丛书名
印张 7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77
6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