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第4集历史非虚构写作专号)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组织策划,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公共史学的发展,提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推动历史学在注重基础研究之同时,努力走向人民大众,让历史学成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的基础之一;既刊发有关公共史学理论探索的论文,也刊发实践经验介绍和相关评论、调查等稿件。本书是第四集,书中设置开篇的话、工作坊传真、专题研究、实践者说、名家访谈、调查分析、资料整理、学术编年等版块。 作者简介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著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给曾国藩算算账》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孔子》《楚国八百年》《戊戌变法》总撰稿。 已出版作品目录:《千年悖论》、《坐天下》(第一版名为《坐天下很累》)、《中国人的性格历程》、《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第一版名为《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给曾国藩算算账》(京官时期)、《给曾国藩算算账》(湘军及总督时期)、《张宏杰讲乾隆成败》。 目录 ·开篇的话· 历史叙事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 姜萌 ·工作坊传真· 源流与边界:历史非虚构写作的理论维度 王笛 杨念群 祝勇 陈肖寒 叙事的转向: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实践检讨 赵冬梅 张宏杰 郑小悠 姜萌 走向公共空间: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多元解读 罗新 止庵 包丽敏 董风云 徐鹏远 ·专题研究· 大国崛起时代的元叙事重构——历史类非虚构写作的本土化误区及其超 越滕乐 中国史学遗产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从非虚构写作谈起 戚裴诺 历史的复活术:影像与历史的非虚构再现——结合实践经验的一个探讨 祝勇 ·名家访谈· 用叙事为历史学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李开元 姜萌 我在历史之中 王笛 李磊 ·调查分析· 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公众需求与创作路径探究 陈思翰 周若溪 房清怡 刘相宜 颜珂 ·资料整理· 中文非虚构写作研究论著篇目汇编 孙乙森 ·学术编年· 2020年中国公共史学发展编年 孙夏杨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第4集历史非虚构写作专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姜萌//张宏杰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947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7 |
出版时间 | 2022-03-01 |
首版时间 | 2022-03-01 |
印刷时间 | 202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72 |
CIP核字 | 2021257719 |
中图分类号 | K20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