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蒋子龙文集(蛇神)
内容
编辑推荐

蒋子龙编著的《蒋子龙文集(蛇神)》内容简介:邵南孙出生于医学世家,虽然秉承父亲的意愿读完了中医学院,当了医生,但却喜欢舞文弄墨,偏偏又爱上了漂亮的女演员花露蝉。为了接近她,他自愿到京剧团当了一名人称“孙子”的勤杂工。

花露蝉五岁登台,十二岁挑班。“孙子”的真诚令她感动,两人相爱了,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从花露蝉的追悼会写起,通过“过去的故事”和“今天的故事”的交叠,展现了“文革”后,人们寻求心灵定位的过程,让人读罢唏嘘不已,感同身受。

内容推荐

蒋子龙编著的《蒋子龙文集(蛇神)》讲述了:邵南孙,出生医学世家,只身在外。在医院工作时遇见了当时的名旦花露蝉,一见倾心,毅然放弃工作,到剧团做“前台”,暗中关怀,默默付出,两人建立了感情。时值文革,花露蝉的父亲被打成反派,受到牵连,花露蝉离奇而死。邵南孙为了替她报仇,主动提出下放到毒蛇从生的铁弓岭。若干年后,成为炙手可热的大富翁,被称为“蛇神”。他强势回归,以求报复。但花露蝉的真正死因,却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蒋子龙文集(蛇神)》是一部长篇小说。

试读章节

过去的故事之一

旌旗飘飘龙蛇影,

剑戟森森目月明。

日前交锋齐会阵,

归来卸甲麟儿生。

“好!好!”台下的叫好声像炸了窝。

花露婵好像在京剧旦角的传统唱腔里揉进了汉调的成分,如珠走玉盘,响遏行云。几乎一句一个彩,观众越叫好,演员的精气神越足,到要好的地方那拖腔层层翻高,气势开阔,豪情横溢。再加上细腻的传神,优美的身段,好一派雄心万丈、气压千军的大将风采!

行啦,花露婵这头一天就打响了,真露脸!

站在侧幕后边的邵南孙如醉如痴,他可能比花露婵本人更要高兴、更为得意!他给她出主意出对了,《破洪州》剧情跌宕,既有厮杀的激烈场面,又有大段的抒情唱腔,大起大落。她表演得骨肉均匀,修短合度,声情并茂,在舞台上活脱脱树起了一个刚强勇武、英姿勃勃的穆桂英。这个形象是那样可敬、可爱、可钦、可佩。人保了戏,戏也保了人。她那嗓音、扮相、身材等十分优越的天赋条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懂行的观众会从各个侧面看出她身上蕴藏着很深厚的功力,不懂行的人也会看得目瞪口呆,很觉过瘾。方月萱怎么能跟她比?方的嗓音和身上功夫不行,只能靠扮相靠逗,演一些调情的剧目是一绝,却决没有花露婵这样的端庄典雅。花露婵叫响了,有这样一身好活儿的演员无法不叫响!

忽然,邵南孙心里一激灵,她越红、名声越大,不是离自己越远了吗?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以前他从不敢奢望要得到她。可是,昨天晚上在植物园的湖边,当她躺倒他怀里,他可以疯狂地亲吻她的时候,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得到她,否则就终生不娶!但以“前台”这个下三烂的身份是不能向她求爱的。那只会被别人耻笑为神经病,还会给她带来很多麻烦,甚至有辱她的声誉。最后不仅好事难成,还要闹得满城风雨,声名狼藉。自己无所谓,反正是白丁一个,毫无牵挂。而且有昨晚她那番情意,自己付出什么代价也都值得了。但有损于她一根毫毛的事也决不能干,要考虑周全……

有人拍他的肩膀,是导演牛英贤:“小邵,你去催催武班侯,快该他上场了。”

邵南孙的眼睛不愿离开台上的穆桂英,他的袄袖里还温着热茶壶,她一会儿下场来就得喝,便随口说:“我是‘前台’,叫他的跟包去催吧。”

“孙子,你今天怎么也乍刺儿!你‘前台’不管催场管什么?”牛英贤火了。

邵南孙看看他,也来了火气,心想:呀!下边拿我不当人,上边也拿我不当人。你拿什么架子?京剧团的导演可不像话剧导演,武班侯的《挑滑车》用你导?花露婵的《破洪州》用你导?排现代戏的时候你顶多指挥指挥龙套,不过是个高级“小跑儿”。在主演那儿受了气,也往我头上泄!邵南孙就用一种不咸不淡的口吻说:“武老板名气大、架子大,我这个小人物请不动。你们团长、导演身份高,脸面大,还是你们亲自去请吧。”

“我在这个团无法干了!''牛英贤气哼哼地转身走了。

台下喝彩声不绝,后台却在窝里乱了。

团长吴性清是个大好人,在一旁无可奈何地说:“小邵,还是你去吧,你对他们这些大主演还能应付一气,我们去更不行。”

邵南孙很同情团长,这位吴老夫子是搞理论的,原是文化局艺术处的副处长。京剧团扩大了阵容,临时被拉来将就材料,当了个活受罪的团长。他缺乏行政领导才干,又是个面慈心善的好好先生,除去能指挥邵南孙,别的人他一个也拨拉不动。文化局长丁介眉派这么一个挂名的人物来,是为了自己好控制京剧团的实权。吴性清不愿当这个团长,愿意去做自己的学问。可是有人却盯着要抢这个团长的位子。因为按惯例,各地戏曲剧团的团长都由名角儿担任。这个剧团武、花、方三足鼎立,让谁当正的,让谁当副的,老也摆不平,只好找出吴性清这么个临时代理人。当团长名义好听,可吴性清挨顶受气也多,在团里的地位和处境比邵南孙好受不了多少。如果邵南孙若再跟他闹别扭,他就没法干了。邵南孙很同情他,也理解他的难处,只好硬着头皮说:“好吧,我去试试。今天方、武二位大主演脾气特大,领导排名次不公,我们只好给头头擦屁股。”邵南孙说着话从袄袖里掏出小茶壶递给吴性清:“吴团长,这回得劳您驾,等会儿花老板下了场,您把水递过去。不能因为她通情达理好说话,我们就慢待人家,咱可不要欺软怕硬。您说对吧?”

邵南孙这一手也很坏,你不叫我给心爱的人捧茶壶,我叫你团长亲自伺候她。吴性清哪想得到那么多。今天地委佟书记和文化局丁局长陪着那么多领导人来看戏,只要不出娄子,叫他干什么都行。

邵南孙来到武班侯的化妆室,这位大名角儿半躺在沙发上,眼睛望着天花板,左手举着香烟,正在一口接一口向天花板吐着烟圈儿。他直挺挺地伸着两条腿,跟包的正给他穿靴子。拿过一双,小心翼翼地往他脚上一试,他连眼皮也不抬,更不哼一声或暗示一下,一扬脚就把靴子踢飞了。每次上台前,跟包的给他穿靴子就是一关,他不吩咐该穿什么靴子,完全靠跟包的猜测他的心气儿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是三分高兴还是七分高兴。一般情况是很高兴就拿三寸厚底儿的,五分高兴就拿底子不到二寸厚的靴子。可是也不都是这样,武班侯的心思千变万化,脸色变化莫测,跟包的常常闹错,有时高兴了穿薄底,不高兴反而穿厚底。还有时一只厚底一只薄底的就上了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那是为了耍笑观众,或者不知跟谁怄了气。这样一位反复无常的大爷,谁能伺候得了?连拿三次靴子不对他的心思,就要吃他一脚。今天已经是第二次了,二寸厚的靴子又被他踢飞了。看来这个名义上是跟他学艺,实际是给他当跟包的小伙子,今天非得吃上他一脚不可,说不定还得饶上一腿。而这个农村小伙子,据说还是他的“内侄”。

此时跟包的神色紧张,不知所措。邵南孙实在有点看不下去。这有点太过分了!解放已经十多年,梨园界内部的某些老规矩却一点没变。不了解内情的人把这样的大演员看得很神秘,认为他们如何了不起,许多风流多情的大姑娘、小媳妇主动送上门来。看看内幕,他们的身上又有多少人味儿?不知武班侯这位“内侄”图个什么,也许是为了离开农村,想跟他这个所谓的姑父学几出戏,将来混个饭碗,找个前程。

跑包的见邵南孙来了,求救似的望着他。邵南孙摆摆手不让他出声。停了一会儿才开口:“刘庆,你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第一场演出,武老板压大轴,台下都是行家和头面人物,老板心里有根。换厚底儿的来!”

跟包的没敢动,他第一次拿的就是厚底儿,被踢飞了。邵南孙向他使眼色,他嘀嘀咕咕又把厚底靴子提过来,谨谨慎慎地给武班侯穿上。武班侯没有再犯性,从沙发上直起身子,异常客气地说:“老邵,请坐。”

“武老板,您准备好,快轮到您上台了。”

“我演了一辈子戏,从未误过场!”武班侯从桌上拿起一包大中华香烟,弹出一支递过去,“抽烟。”

“我不会,谢谢!”邵南孙没有坐下,他猜不透这位大主演,今天为什么忽然对他这样客气起来。

“老邵,你这么年轻,人又十分精明能干,为什么不唱戏?如果你看得起我,从今天起我教你几出戏,以后给我当下手,不比当这个‘前台’强百倍?”他话虽这样说,眼睛却不看邵南孙,显出一副傲慢的恩赐于人的派头。P11-14

序言

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像“长房长子”,自然格外重视。

由一九八六年第一期《当代》杂志长篇号发表,然后由我一向非常推崇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成书。不想它生不逢时,也遗传了我“多灾多难”的文学命运,在本该是像过生日一样只说“好话”的《蛇神》讨论会上,就有人发难,随后升级到中央一级的大报上。

河北省一“爱嚼舌根的人”,竞将北京的种种闲话传播到天津,我为了不破坏跟心目中“皇家出版社”的关系,只好写信给当时的社领导,取消出书的计划,采用“肉烂在锅里”的策略,将书稿给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不是批我吗?反正臭就臭在天津了!

许多年以后,“百花”的版权一到期,应相识多年的编辑包兰英君所约,就又将此书拿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修订本,算是了却心愿。

这是一部纯虚构的小说,我有意把故事的大背景放在南方的山区,不想竞引得四面八方来对号入座。那是一个对文学神经过敏、多疑多虑的时期,人人都喜欢对号入座,又极端恐惧和厌恶被对号入座。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把《蛇神》改编成大型话剧,由当时的院长孔祥玉演男一号,公演后几乎每个有名有姓的角色都有人对号。有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想借小说中对“文化大革命”的描写制造一场政治事件,以期阻挠话剧的演出……过了很久,我才偷偷地买票去看了一场。

在所有被牵连到《蛇神》风波的人中,有两个人的态度让我感动和崇敬。一位是河北省梆子剧院被吴祖光先生誉为“国宝”的演员裴艳玲,有人风传《蛇神》中的女主角写的是她,她听了只是微微一笑,不置一词。为此我又专门写了一部关于她的纪实小说《长发男儿》,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她也只字不提《蛇神》的事。我之所以写后面这部纪实小说,就是想告诉读者一句话:《蛇神》中的花露婵不是裴艳玲。裴艳玲身上那种吸引我的、独特的东西,一旦变成花露婵就不复存在了。如果按裴艳玲的气质来写花露婵,《蛇神》将是另外一个样子。

另一位是张贤亮。在当年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开会的时候,一位副主席当着我的面问张贤亮:“看了子龙的《蛇神》吗?里面的邵南孙就是写的你。”张贤亮哈哈一笑:“邵南孙是子龙心目中的男子汉。”何等智慧,何等气度,不愧是见过大阵势、境界不俗的张贤亮!

写一篇小说引起一番争论,甚至酿成一场风波、一个事件,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幸运,我却感到烦了、累了。我希望人们忘记我和我的作品,让我安静而从容地生活、写作、休息。当时的新潮小说出尽风头,像我这种角色正好躲起来喘口气,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步伐。想不到总有人要拿我磨牙……

或许作家可以算做“感情上的运动员”,要经受各种感情运动的锻炼,全面提高感情素质,才有可能在某个项目中取得好成绩。创作就是一种激情,作家的全部技巧还不就是打开闸板、疏导感情的激流,让自己顺水而下吗?幽雅和精心雕琢往往会成为真实和诚恳的障碍,而诚恳对作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别的不敢说,《蛇神》是诚恳的。

在当代“心理小说”中已经没有理想的地盘了,理想人物更是声名扫地,甚至会受到责难。作者在感情上钟爱备至的人物,在艺术上却常常会给这个人物帮倒忙,下不了绝笔,这就是由于我格外珍惜花露婵,反而局限了对这个人物的刻画一样。看来创作不仅是一种激情的宣泄,作家还要有一种超感觉的能力,有时要超越自己的情感,服从艺术的规则。

当时那些急于否定《蛇神》的人,读的还都是《当代》上发表的删节本,那是个掐头去尾的《蛇神》(被删掉了两万字左右),这种砍削很可能是一种有好处的整形和修理,把小说的缺点和当时被认为“敏感的东西”都砍掉了。但我更希望他们能根据“全须全尾”的《蛇神》发议论。着什么急呀,等到单行本印出来,甚至放它两年再说。文学不是信奉“在所有批评家中,最伟大的,最正确的,最天才的是时间的论断”吗?

倘若命中注定在创作道路上不会有安宁,那么我就高高兴兴地接受这个现实:人们可以咒骂它或颂扬它,厌恶它或喜欢它,只要不轻视它,不无动于衷,不是不屑一顾,作家还有何求?我喜欢就作品论作品,没有人规定谁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什么,我不想以简单的格式和各种习惯性的规范把自己的小说束缚住。

否定自己的昨天来肯定今天,同肯定自己的昨天来否定今天一样愚蠢。创造的本质就是要变、要动,不可能死抱住一种模式不放。作家也和生活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学的概念同世界的概念、人的概念一样变得无比复杂了,社会对艺术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艺术对生活的选择也应多样化。

多元是这个时代的理想呢,还是标志着失去了理想?我想当今的文坛也是这样:“二八月乱穿衣!”《蛇神》是我这条蛇正在蜕皮时的产物,不管读者认为我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蛇蜕却是无毒的,可以入药。当然不能排除我一辈子也许都蜕不下这张皮的可能性。我不想丢掉自己,只想认识自己。

《蛇神》如果引起议论,最不安定的因素大概就是邵南孙了。他独有的荒诞的命运不是我有意安排的,我无权说生活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我只能说生活就是这样。一切荒诞都来自现实,邵南孙行为中那种种出人意外的落差,并不比这几十年我们生活中的反复无常更令人惊奇。想想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觉得中国人无论做出什么举动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以为用荒诞的手法写荒诞已不足为奇,用现实手法写荒诞则使荒诞更烈更深更真。  我就想通过对邵南孙命运的感受来体验和理解历史送给我们的礼物。“现实就像梦和雾一样捉摸不透”,小说中有梦的生活,花露婵则是一个生活的梦。把梦的生活和生活的梦纠葛在一起,或者说把“文化大革命”中疯狂的正常和正常的疯狂融为一体,就有可能使小说达到应有的真实和深度。

鬼知道每个活人的心灵的内在辨证关系有多么微妙,邵南孙的性格始终处于变化和矛盾之中,在他身上有许多相对立的因素,嘴上说的不一定是心里想的,外在行为不一定都标明他的内在品质,性格和行为总是有矛盾,当然也有统一的时候。我想写出一个非常复杂、非常矛盾的真实生命。

我小心翼翼但叉渴望能揭示当代知识分子复杂的心理活动、复杂的性格,包括毫不隐瞒地解析自己的灵魂。人们已经厌恶了压抑、虚伪和贫乏无知。我想邵南孙身上那股压抑不住的报复心理会让一些人难于接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推崇宽宏大量,认为报仇是奴隶的感情,是弱者的表现。宁肯在底下暗争暗斗,阳奉阴违,唯唯诺诺,没有个性。这是消磨民族精神的一种瘟疫,一百多年来给我们酿成了多少灾难!创造阿Q形象的鲁迅先生却是极端鄙视“阿Q精神胜利法”的。

不会有人误解我是在宣扬报复主义吧?

我不推崇复仇主义,只想分析生活的质量、人的质量,艺术应该具备现实的真正的品格。邵南孙的报复情绪来自对生活的恐惧.当他经受了一系列的精神摧残之后,十几年来禁锢得很紧的感情,突然像炸弹一样爆炸了,强烈得连他自己都不能自控,我更无法左右他的行动。其实世界上到处都有报复的言论和行动,发生在邵南孙身上真的那么不可理解吗?何况他又是个狭隘、自私的家伙……

文学作品应该深入到民族的心理层次,作家有权选择文学自身的时代意识,我塑造邵南孙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形象的目的就在于此。不要把知识分子都看作是“受难的圣者”,当代社会心理潮流不是强调认识自我、强化自我吗?只有敢于剖析自己才谈得上“认识”和“强化”.才有可能提高人的质量和生活的质量。

我找不到一个好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心里想要表达的一切,就采用两个时间层次,这是最省事的办法。“过去的故事”不单指“文化大革命”,“现在的故事”也不只是眼前发生的事情。历史和现实互相映照,互为因果。这样写跟小说的内容相符,一幕一幕的,戏剧舞台就是社会大舞台的缩小。我写不了史诗,也不想把小说写得很长——拉开长篇的架势,细针密线,广为铺陈。即便如此,我也是前半部写得从容,到后面就有点急躁,也许是邵南孙把我折磨得不耐烦了。我追求紧凑、集中,把所有别人能够猜到、能够想到的东西全部省去,作家跳跃再快也没有读者的想象快。马拉关曾说,一部作品里本质的东西正在于不能表达里。

重要的是内容,无论如何不能让形式束缚内容。但形式选择不好就会妨碍内容。只要有助于艺术思维的深化,能加强故事的哲理性,能从新的角度展现人的性格、挖掘新的情节纠葛,能给人一种新鲜的艺术感染,管它是老套子还是新花招,统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要么不写,要写就应该有一点新东西,或人物,或故事,或思想,即使失败也不要躺在别人的尸体上。只要有生命、有变化、有不加美化的真实就行。

记不得是哪个外国人提过这样一句口号:“作家不应该有什么理论!”脑袋要长在自己的肩膀上,不能长在别人的胳膊上。否则人家一抡胳膊你就得发晕。我的本分就是按照自己所看到的那样认识世界,而不是按照别人能够理解的那样去描写世界。

写到后来我也拿邵南孙没办法了,仿佛不是他走投无路,而是我陷入了绝境。“美只有一种”,而包围它的有一千种丑。照此写下去我只能从三楼的阳台上跳下去了!幸好小说结尾的时候邵南孙又回到大自然中去了,大自然养育他,保护他,抚慰他,也许还会净化他的灵魂,他舍此别无更好的出路。至于他能否在铁弓岭长期呆下去,能否跟柳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只有天知道。

蒋子龙

2012牟2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蒋子龙文集(蛇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子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98538
开本 16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2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78
CIP核字 2013098614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