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篱笆院/曹文轩小说馆
内容
编辑推荐

这套“曹文轩小说馆”,共二十本,收录了曹文轩从事创作三十年来的经典作品,作者在牧歌式的文字、绘画似的意境中构筑起一道亮丽、质朴的风景。书籍装帧精美,插图唯美空灵,与曹文轩纯美的文字交相呼应,堪称一套经典之作,是读者不可错过、毕生珍藏的一份珍贵礼物。第三辑10本,分别为《冰项链》《老铜匠的儿子》《愤怒的浴室》《三斧头》《独臂男孩》《白狗山》《十四声枪响》《橡树湾》《篱笆院》《夜狼》。

这本《篱笆院/曹文轩小说馆》收录了《篱笆院》、《红菱船》、《这里的河边静悄悄》等共10篇文章。

内容推荐

本系列图书堪称曹文轩创作生涯里程碑式的纪念,收录了他从事创作三十年来的经典作品。唯美空灵的插图与纯美清澈的文字交相呼应,在牧歌式的氛围、绘画似的意境中,构筑起一道亮丽、质朴的风景。

这套曹文轩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曹文轩从事创作三十年来的小说精品,如《草房子》《青铜葵花》《痴鸡》《枫叶船》《哑牛》《野风车》等堪称经典的作品,作者在牧歌式的文字、绘画似的意境中,构筑起一道亮丽、质朴的风景。书籍装帧精美,插图唯美空灵,与曹文轩纯美的文字交相呼应,堪称一套经典之作,是读者不可错过、毕生珍藏的一份珍贵礼物。

这本《篱笆院/曹文轩小说馆》收录了《篱笆院》、《红菱船》、《这里的河边静悄悄》等共10篇文章。

目录

篱笆院

红枣儿

渔翁

红菱船

歌王

八哥

会说话的铃铛

这里的河边静悄悄

这秃子是个恶霸

试读章节

我记不得是怎样和妈妈走进来的,也记不得一路上怀着什么样的心情,遇见人说了些什么颠三倒四的话。总之,什么都记不得了,只知道现在我和妈妈站在这个用篱笆围成的院子里。

一个扎着长小辫、穿着花布褂的小姑娘从屋里跑出来,用水灵灵的大眼睛望着我们:“找谁呀?”

妈妈紧张地朝院门外看了一眼,小声地问:“你奶奶在家吗?”

“在。找她干什么?”小姑娘警惕地问。

妈妈捏了捏我的手,我又捏了捏妈妈的手。妈妈终于说明来意:“我们想请你奶奶算算命。”

我满脸发烧地低下头去。

小姑娘招了招手。

“有人吗?”妈妈担心地问。

小姑娘摇了摇头。

我和妈妈愣站着没动。妈妈望着我,我望着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啊?!

早先,我是个酷爱文学的女孩子。五岁时,我就能熟背上百首唐诗。小学三年级时,我便从爸爸的书架上偷看大部头的小说了。读初中二年级时,我的作文《黑暗中的荷花》获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比赛的第一名,并在刊物上发表了。从此,我立下志愿:做一个文学家!

我强烈地渴求着知识,恨不能一个晚上饱览群书。踩着前辈们的脚印,我紧张而愉悦地去寻找艺术的天地。鲁迅、巴尔扎克、乔治·桑、雨果、司汤达、契诃夫、欧。亨利……他们都给了我宝贵的启示。我用鹰一样的眼睛观察着自然、社会和人,又像猎犬一样猎取着素材。我还记得,为了不落窠臼地写出黄昏的景色,我连着三天跑到郊外的小河边上。1966年,也就是我读高中三年级的那年,我已经发表过五篇小说和两篇散文。我的语文老师是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他很欣赏和珍视我的才能,对我说:“娟娟,离考大学的时间不远了,你就考我母校的中文系吧。你有文学的天赋。你的文笔很好,细腻、恬静,正像你是一个姑娘一样。但是,你的基础显然还不厚实,需要学习。去吧,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令人注目的女作家的!”

数学老师却说:“你还是考理科吧,创作需要生活。”

搞文学理论的爸爸说:“娟娟,搞创作固然需要生活,但,文学修养、艺术造诣跟生活基础同样的重要。我们不少作家终年生活在农村、工厂,可是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为什么?他们缺乏开掘生活宝藏的本领。你还是考大学学文学吧。生活问题不是绝对的,以后再补。”他又对我说,“茅盾的《春蚕》是怎么写成的?他是看到报上一则小消息写成的。果戈理常跟普希金要素材。普希金告诉他,一次,他到外省去,那里的人当他是钦差大臣,百般捧场。于是,果戈理写成了《钦差大臣》。除了有直接生活还有间接生活嘛。不久前,我看到一份外文资料,现在活跃于美国文坛的作家,相当多是大学培养出来的。说大学不出作家,是庸人之见!”

我打定了主意:学文学,并为此打下雄厚的基础。我满有把握考上,所有的人也都不抱丝毫怀疑。可是不久,我的理想就破灭了——那是1966年,中国的历史在那一年发生了突变。

我紧紧地抱着妈妈的一只胳膊,用奇怪的、疑虑的、恐惧的目光看着坐在我们母女面前的算命人。尽管我心里明明知道她是个瞎子。

瞎奶奶六十多岁年纪,满头银发,像秋后发白的芦花。眼睛睁着,却黯然无光,像雕像的眼睛一样不能转动。我们已经向她报过出生的年头、月份、日子、时辰。她拄着拐棍,直着腰威坐在凳上,不停地眨着眼睛,嘴里不知嘀咕些什么。

小姑娘用手摸着她辫梢上的红头绳,好奇地问我:“阿姨,你为什么扎根白头绳呢?”

瞎奶奶猛地一抬头,接着对她的孙女说:“兰兰,到院门口去。”

小姑娘乖巧地走了。

瞎奶奶又嘀咕了半天,叹了口气说:“这几年,你们家祸多吉少啊!”

我望望妈妈,妈妈望望我,又一起望着瞎奶奶。

“如果我说错了,你们打掉我一嘴老牙。我屈指一算,你们家的男人他……怕是已不在人间……”(P014-018)

序言

水边的文字屋(代序)

小时候在田野上或在河边玩耍,常常会在一棵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很像一个人家真的盖房子,有泥瓦工、木工,还有听使唤的小工。一边盖,一边想象着这个屋子的用场。不是一个空屋,里面还会放上床、桌子等家什。谁谁谁睡在哪张床上,谁谁谁坐在桌子的哪一边,不停地说着。有时好商量,有时还会发生争执,最严重的是,可能有一个霸道的孩子因为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恼了,突然地一脚踩烂了马上就要竣工了的屋子。每逢这样的情况,其他孩子也许不理那个孩子了,还骂他几句很难听的,也许还会有一场激烈的打斗,直打得鼻青脸肿哇哇地哭。无论哪一方 都觉得事情很重大,仿佛那真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屋子。无论 希望屋子好好地保留在树下的,还是肆意要摧毁屋子的,完全把这件事看成了大事。当然,很多时候是非常美好的情景。屋子盖起来了,大家在嘴里发出噼里啪啦一阵响,表示这是在放爆竹。然后,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静静地看着它。终于要离去了,孩子们会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很依依不舍的样子。回到家,还会不时地惦记着它,有时就有一个孩子在过了一阵子时间后,又跑回来看看,仿佛一个人离开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浪了一些时候,现在又回来了,回到了他的屋子、他的家的面前。

我更喜欢独自一人盖屋子。

那时,我既是设计师,又是泥瓦工、木匠和听使唤的小工。我对我发布命令:“搬砖去!”于是,我答应了一声:“哎!”就搬砖去——哪里有什么砖,只是虚拟的一个空空的动作。很逼真,还咧着嘴,仿佛是一大摞砖头,死沉死沉的。很忙碌,一边忙碌一边不住地在嘴里说着:“这里是门!”“窗子要开得大大的!”“这个房间是爸爸妈妈的,这个呢——小的,不,大的,是我的!我要睡一个大大的房间!窗子外面是一条大河!”……那时的田野上,也许就我一个人。那时,也许四周是滚滚的金色的麦浪,也许四周是正在扬花的一望无际的稻子。我很投入,很专注,除了这屋子,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那时,也许太阳正高高地悬挂在我的头上,也许都快落进西方大水尽头的芦苇丛中了——它很大很大,比挂在天空中央的太阳大好几倍。终于,那屋子落成了。那时,也许有一只野鸭的队伍从天空飞过,也许,天空光溜溜的,什么也没有,就是一派纯粹的蓝。我盘腿坐在我的屋子跟前,静静地看着它。那是我的作品,没有任何人参与的作品。我欣赏着它,这种欣赏与米开朗基罗完成教堂顶上的一幅流芳百世的作品之后的欣赏,其实并无两样。可惜的是,那时我还根本不知道这个意大利人——这个受雇于别人而作画的人,每完成一件作品,总会悄悄地在他的作品的一个不太会引起别人注意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名字。早知道这一点,我也会在我的屋子的墙上写上我的名字的。屋子,作品,伟大的作品,我完成的。此后,一连许多天,我都会不住地惦记着我的屋子,我的作品。我会常常去看它。说来也奇怪,那屋子是建在一条田埂上的,那田埂上会有去田间劳作的人不时地走过,但那屋子,却总是好好的还在那里,看来,所有见到的人,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直到一天夜里或是一个下午,一场倾盆大雨将它冲刷得了无痕迹。

再后来就有了一种玩具——积木。

那时,除了积木,好像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玩具了。一段时期,我对积木非常着迷——更准确地说,依然是对建屋子着迷。我用这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积木,建了一座又一座屋子。与在田野上用泥巴、树枝和野草盖屋子不同的是,我可以不停地盖,不停地推倒再盖——盖一座不一样的屋子。我很惊讶,就是那么多的木块,却居然能盖出那么多不一样的屋子来。除了按图纸上的样式盖,我还会别出心裁地利用这些木块的灵活性,盖出一座又一座图纸上并没有的屋子来。总有罢手的时候,那时,必定有一座我心中理想的屋子矗立在床边的桌子上。那座屋子,是谁也不能动的,只可以欣赏。它会一连好几天矗立在那里,就像现在看到的一座经典性的建筑。直到一只母鸡或是一只猫跳上桌子毁掉了它。

屋子,是一个小小的孩子就会有的意象,因为那是人类祖先遗存下的意象。这就是为什么第一堂美术课往往总是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用几条长长短短的、横着的竖着的直线画一座屋子的原因。

屋子就是家。

屋子是人类最古老的记忆。

屋子的出现,是跟人类对家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家就是庇护,就是温暖,就是灵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续的根本理由。其实,世界上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都是和家有关的。幸福、苦难、拒绝、祈求、拼搏、隐退、牺牲、逃逸、战争与和平,所有这一切,都与家有关。成千上万的人呼啸而过,杀声震天,血沃沙场,只是为了保卫家园。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像高高的槐树顶上的一个鸟窝不可侵犯一样。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情景:一只喜鹊窝被人捅掉在了地上,无数的喜鹊飞来,不住地俯冲,不住地叫唤,一只只都显出不顾一切的样子,对靠近鸟窝的人居然敢突然劈杀下来,让在场的人不能不感到震惊。

家的意义是不可穷尽的。

当我长大之后,儿时的建屋欲望却并没有消退——不仅没有消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感悟的不断加深,而变本加厉。只不过材料变了,不再是泥巴、树枝和野草,也不再是积木,而是文字。

文字构建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多少年过去了,写了不少文字,出了不少书,其实都是在建屋。这屋既是给我自己建的,也是——如果别人不介意、不嫌弃的话,也尽可以当成你自己的屋子。

我想,其他作家之所以亲近文字,和我对文字的理解大概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我是一个在水边长大的人,我的屋子是建在水边上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篱笆院/曹文轩小说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808588
开本 32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2015099250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14
143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