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世纪中国小说的心理与文化探寻
内容
作者简介
徐秀明,男,1977年生,山东济宁人。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研究。2017年入选“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小说的“心理缺失
第一节 形式特征:“多”与“少
第二节 创作心理:“轻”与“重
第三节 审美距离:“远”与“近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心理小说与文化流变
第一节 源流谱系:定义背景与发展流脉
第二节 至深深处:小说主题与心理含量
第三节 忧愁忧思:沉重分歧与文化心理
第三章 “五四”前后的个性心理图景
第一节 心理成长:《铸剑》的叙事策略与隐喻抒写
第二节 深层结构:《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现代体验:《蚀》《子夜》中的恐惧与诱惑
第四章 革命年代的文化张力与叙事主题
第一节 主流叙事:革命年代的中心叙事
第二节 边缘话语:身体写作与自由精魂
第五章 新启蒙年代的文化热潮
第一节 社会反思:80年代文化盘点的再思考
第二节 学术脉络:当代文化思潮与社会变迁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嬗变
第一节 民间视野:体制内外的狂狷媚俗
第二节 学院立场:知识分子的流变守常
第七章 实利为先:金庸小说与新意识形态
第一节 问题框架:意识形态与香港文化
第二节 文学特征:商业利益与类型衍化
第三节 精神实质:政治偏好与小说旨趣
第八章 理性沉思:海外华文写作的文化体悟
第一节 时代人性:华裔作家的生存抒写
第二节 文化空间:内地作家的海外感怀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20世纪中国小说的心理与文化探寻》共九章,在内容上有一定的承接性,大体由“小说心理与文化流脉——文化探究与文学批评——文化批评与华文写作”三部分组成;逻辑上则是综述与分论的关系。作者徐秀明小说研究的理论基石,肇始于对中西小说两大叙事传统的宏观综览与整体性比较,展开于对20世纪中国小说“心理”与“文化”互动情形的深入分析。具体呈现为史学考察与地缘诗学两方面的内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世纪中国小说的心理与文化探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秀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182744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4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2018-11-01
印刷时间 201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66
CIP核字 2018112997
中图分类号 I207.42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71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