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莎夫茨伯里(1671-1713),全名安东尼·阿什利·库柏,因袭得其家族爵位,而被世人称为第三代莎夫茨伯里伯爵,其祖父与著名经验论哲学家洛克交往甚密,故而他从小受教于洛克,二人后来虽然走上了不同的哲学道路,却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作为哲学家,莎夫茨伯里与霍布斯、洛克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同属一个共同的理性形态,其宗旨是澄清一个有序的社会共同体所必备的诸多条件。本书展示了他们的理性思想的建筑学,着重指出莎夫茨伯里在其先行者的工作基础上所完成的事业,同时对休谟思想做出了展望。
图书 | 莎夫茨伯里的哲学(近代早期的世界理性形构) |
内容 | 内容推荐 哲学家莎夫茨伯里(1671-1713),全名安东尼·阿什利·库柏,因袭得其家族爵位,而被世人称为第三代莎夫茨伯里伯爵,其祖父与著名经验论哲学家洛克交往甚密,故而他从小受教于洛克,二人后来虽然走上了不同的哲学道路,却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作为哲学家,莎夫茨伯里与霍布斯、洛克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同属一个共同的理性形态,其宗旨是澄清一个有序的社会共同体所必备的诸多条件。本书展示了他们的理性思想的建筑学,着重指出莎夫茨伯里在其先行者的工作基础上所完成的事业,同时对休谟思想做出了展望。 作者简介 路德维希·封·巴尔,1948年5月5日生于法学世家,是德国著名律师、公证人,同时也是哲学博士。 目录 德文版序言 第一部分 霍布斯和洛克 Ⅰ.霍布斯的位置 1.导论 2.开端 3.用以防御生命灾难的政治物体 4.国家作为显现的神 5.完成公民的义务作为最高戒律 Ⅱ.洛克的位置 1.导论 2.经验作为可靠知识的唯一源泉 3.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 4.公民法规的永恒约束性 第二部分 莎夫茨伯里的思想 Ⅰ.《论美德或功德》 Ⅱ.《论激情的书信》 Ⅲ.《道德家》 第三部分 在其理性关系的秩序中的莎夫茨伯里 Ⅰ.导言 Ⅱ.自然作为神性的典范映照 Ⅲ.由交谈、独白和说服所教养的思 Ⅳ.成为“真正优雅的绅士”或世界公民的教养 第四部分 休谟的位置 第五部分 结语 Ⅰ.霍布斯、洛克和莎夫茨伯里的理性关系概述 1.概述一:霍布斯 2.概述二:洛克 3.概述三:莎夫茨伯里 Ⅱ.霍布斯、洛克和莎夫茨伯里的思想动机 Ⅲ.根本共性与区别 Ⅳ.世界理性的完满——对莎夫茨伯里之成就的特殊尊崇与评价 Ⅴ.莎夫茨伯里和休谟 Ⅵ.公民自由的构想 Ⅶ.结论 Ⅷ.回顾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莎夫茨伯里的哲学(近代早期的世界理性形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路德维希·封·巴尔 |
译者 | 译者:严岩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3536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4-01 |
首版时间 | 2024-04-01 |
印刷时间 | 202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74 |
CIP核字 | 2024058206 |
中图分类号 | D561.21 |
丛书名 | |
印张 | 8.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4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