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33卷)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撰委员会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33卷)》收入聂凤智、聂鹤亭、顿星云、晏福生、钱钧、倪志亮、徐信、徐立清、徐春芳、徐深吉和徐惠滋等11位高级将领,较为详细地记叙了各位传主的人生追求、远大抱负、主要生平和主要活动。内容较为翔实,文字较为流畅通顺,评。价较为客观。

内容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撰委员会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33卷)》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记述人民军队高级将领生平业绩的大型传记。入传的军事家和高级将领,有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有人民军队功勋卓著的战将,有领导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的高级指挥员。这些军事家和高级将领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范、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组成了一幅幅漫卷烽火硝烟、浓缩我军战斗历程的生动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华彩乐章,铸就了一座座传之久远、光照千秋的历史丰碑。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33卷)》再现了军事家和高级将领的生平业绩,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高大伟岸的精英群体。

目录

聂凤智

聂鹤亭

顿星云

晏福生

钱钧

倪志亮

徐信

徐立清

徐芳春

徐深吉

徐惠滋

试读章节

聂凤智,曾用名聂敏,乳名麒麟,1913年9月7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禹王城(今属大悟县)聂家旁村。

聂凤智的父亲兄弟四人,子女中只有聂凤智一个是男孩,因此他是聂家“延续香火”的“独苗”。在他8岁时,祖父、祖母和父母、叔婶,省吃俭用,拼全家之力,送他到当地的学堂读书。到他10岁时,祖父母和父亲相继去世,几个叔父分家。聂凤智的母亲由于劳累过度而双目失明,连起码的生活都无法维持,只好把聂凤智过继给叔父。可这位叔父不久也因痨病而失去劳动能力,婶母又因病而哑,聂凤智不但无法得到照顾,反而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他农忙参加田间劳作,冬闲上山砍柴,哪怕是下雪也得去。聂风智自己说,有时冬天冻得实在受不了。就只好钻进稻草垛去取会儿暖。少年时期的艰难经历,对聂凤智的身心影响很大。他曾说:“当时年纪很小,全家的重担都靠自己挑,深感吃不消,对环境已感到不满。”

聂凤智12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使他永志不忘的事。农村的习俗。日子再困难,过年也总得给孩子添件新衣服。这年年关,他叔父翻山越岭跑了50多公里路,到庙里讨了一件小和尚穿的旧袍子,回家改了改给聂凤智当新年衣裳。聂凤智看到有棉袍穿十分高兴。可大年初一,他一穿出去,就引得一帮有钱人家小孩的哄闹取笑,追前追后地跟着叫他“小和尚”,还像戏弄叫化子似的戏弄他。聂凤智感到这是对他的极大污辱,气得和他们打了一架。事后,任凭叔父怎么说,甚至打他,不管天气怎么寒冷,这“和尚衣”他是“打死也不穿,冻死也不穿”了。几十年后回忆起这件事,聂凤智还说:“我那时很傻,穿暖和才是最要紧的,管人家说什么。可这也说明我这人从小争强好胜,自尊心强,宁可受冻挨揍,也不愿受别人欺辱。”

大别山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最早的地区之一。1926年,这一带就已兴起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1927年9月,中共组织发动了第一次黄(安)麻(城)起义。失败后,又于11月发动了第二次“黄麻起义”,农民自卫军一举攻克黄安(今红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工农政权。

聂凤智的家乡禹王城当时属黄安县。与黄麻起义的中心区七里坪很近。共产党领导农民闹翻身求解放,很符合聂凤智当时“对环境的不满”和希望能对旧社会奋起反抗的心情,他手举小红缨枪,跟着农民队伍庆祝黄麻起义的胜利。从1928年春开始,他就给农民自卫军带路“打土豪”。为此,在当地土豪劣绅的恫吓威逼下,唯恐被反动派残杀而断了“聂家香火”的叔父,曾手持菜刀到处“追杀”他。

黄麻起义一开始就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残酷镇压。聂凤智亲眼看到包括中共礼山县委书记王志仁在内的大批共产党人惨遭杀害,还看到反动当局为震慑群众摆下的“人头阵” (把人的身体埋进土里、头露地面处死)。

反革命的血腥镇压和白色恐怖,并没有吓倒革命群众。黄麻起义队伍在广大贫苦民众支持下,与反动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经过近半年的艰苦转战,在河南省光山县(今属新县)南部创建了柴山保根据地。聂凤智则以乡儿童团长的身份,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运动。4月,经聂三洋、吴世州介绍,聂凤智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7月,起义队伍领导人王树声、廖荣坤率部从柴山保南下黄麻,编为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1929年1月,第三十一师号召广大青年参军,聂凤智积极报名参加红军,由于他年龄小个子也小,体魄又不够强壮,红军连长不肯收他。聂凤智觉得自己做个红军战士已“完全够格”,红军连长之所以不肯收留他,无非是怕他行军跑不动和打仗冲不上去。于是,他就天天尾随队伍跑,意思是让连长看看他的决心和能耐。那时,红军天天行军打仗,光是走路就可以把人拖垮。一个星期下来,聂凤智不但没有掉队,还该吃就吃,该睡就睡,烧火打水还抢着干,别人放哨他也站到旁边。连长一看这“尾巴”是甩不掉了,为聂凤智的这股子犟劲和精神感动了,终于同意他正式成为红军战士。

1930年4月,第三十一师被编为鄂豫皖边区(后称鄂豫皖苏区)红军第一军第一师,聂凤智所在的连队被编为第一师第一团三营七连,他为连勤务员。第一师师长是徐向前,第一团团长是王树声。后来与聂凤智有生死之交的许世友,当时是第一团的一名连长。

P3-5

序言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经历过繁荣昌盛,也蒙受过屈辱和欺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胜利与发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优秀儿女背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赴汤蹈火,出生入死,英勇抗争,锐意进取,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他们中最杰出的群体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创建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付出了巨大牺牲,建立了不朽功勋。伟大的事业造就伟大的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80年的光辉历史,记载着数以百万计的先烈英名,也在千百次奋斗牺牲中锻造出璀璨夺目的一代将星。他们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他们所经历的艰苦卓绝而又波澜壮阔的斗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辉历史的重要篇章。他们所创造的伟大业绩和不朽功勋,谱写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和繁荣振兴的英雄壮歌。他们所展示的理想情操和胸怀气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和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记述人民军队高级将领生平业绩的大型传记丛书。入传的军事家和高级将领,有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有人民军队功勋卓著的战将,有领导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的高级指挥员。革命战争年代,他们遥筹帷幄,决胜千里,统率雄师劲旅,驰骋大江南北,横扫千军如卷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们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是重大国是的决策者或参与者,以卓越的领导才能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们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勤奋工作。这些军事家和高级将领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范、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组成了一幅幅漫卷烽火硝烟、浓缩我军战斗历程的生动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华彩乐章,铸就了一座座传之久远、光照千秋的历史丰碑。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再现了入传军事家和高级将领的生平业绩,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高大伟岸的精英群体。通过这套传记丛书,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品格;百折不挠,不懈追求,对共产主义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坚定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宽广胸怀;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永葆普通一兵本色的高风亮节。这种精神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的新的实践中,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并将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的编撰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读性相统一。撰写中重调查研究,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依据,把握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结论,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客观生动地再现入传高级将领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

我们党历来重视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干部和人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编撰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系统反映高级将领的革命史、奋斗史、创业史,是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需要。对于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长征的征程上,发扬光大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革命传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相信广大读者一定能够从这套传记丛书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获得有益的感悟、借鉴和启迪。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审委员会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撰委员会

二○一三年七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33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撰委员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65851
开本 32开
页数 5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2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06
CIP核字 2013153431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8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6: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