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闵刻彩印西厢记图(全一册)
内容
内容简介
《闵刻彩印西厢记图》,闵齐伋编。他首次将饾版套印的技术运用于《西厢记》版画的印制,出版了这部前无*人、后无来者的旷世杰作。该图册系据《西厢记》20出的中心剧情绘刻而成,每一出作图一幅,加上册首莺莺像,共计21幅。其版画既继承徽派传统,又有所创新,人物表情更加丰富、细腻,人物衣着更趋写实,人物姿态更多变化。图画构思新颖奇特,借鉴明晚期饾版套印笺谱的艺术特色,引入博古图、清玩雅器、动植物、走马灯、傀儡戏等,以寓意的方式来表现剧情。又善用避实就虚、侧面暗示的刻画手法,如绘水中人影、月下人影、镜里人像等,妙不可言。构图风格也多变,或以人物为主,或以山水为主,或不见人只见物,翻阅时予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本图册采用蓝、绿、朱、黄、褐、黑等色,设色浅淡,以冷色调为主,局部辅以暖色,整体给人以清雅之感。同一色又能分出深浅层次。套色精准,技艺可谓纯熟。本图册采用安徽顶级手工宣纸——特净皮纸(价格是普通宣纸的6倍)彩色精印,以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原本的线条和色彩,并采用经折装,以便展阅和收藏。《西厢记》虽家喻户晓,然王实甫原著多引用古人诗词、典故,还充斥着大量方言俗语,要全部读懂绝非易事。有鉴于此,此次出版,除了给每幅图拟了标题,还在册首增入《序言》、《目录》、《西厢记故事梗概》以及详尽的《图版说明》等,以便今天的读者能更好地欣赏此图册。
目录

序 言

《西厢记》故事梗概

图版说明

图 版

崔莺莺像

一、赴京应试

二、探问红娘

三、张崔联吟

四、斋坛闹会

五、白马解围

六、红娘请宴

七、夫人停婚

八、莺莺听琴

九、锦字传情

一○、妆台窥简

一一、乘夜逾墙

一二、倩红问病

一三、月下佳期

一四、堂前巧辩

一五、长亭送别

一六、草桥惊梦

一七、泥金报捷

一八、尺素缄愁

一九、诡谋求配

二○、衣锦还乡

前言序言

中国古代木刻版画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它由最初的宗教宣传品扩展到各种书籍的插图,最后又创造出可供独立欣赏的艺术品;其印制技法从单板单色印刷到饾版多色套印,使作品越来越精美悦目,受到人们的喜爱。古代版画的发展过程很漫长,进步也很缓慢。直到明代晚期,因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受市民阶层对文化艺术消费需求大幅增加的刺激,徽州、金陵、杭州、苏州等地的工匠们鋭意创新,各逞妙技,加之文人书画家们参与设计画稿,遂使古代版画雕印盛极一时,艺术水平达到顶峰。

  戏曲向来是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故戏曲类书籍有着广阔市场。出版商们为拓展销路,会在书内增加精美的版画作为插图,以赢得读者青睐。据专家统计,明代出版的《西厢记》有六十余种版本,其中三十余种带有插图。可见版画成了重要的促销手段。这些版画有单面式、双面连式等,各地所出风格多样,争奇斗艳,大多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吴兴(今湖州)地区是书籍套色印刷的起源地,发明者为闵齐伋。闵齐伋(一五八○—一六六二),吴兴人,明代著名出版家,与同乡又同龄的凌濛初齐名,刻书三十余种,编撰有《会真六幻》、《六书通》。他平生钟爱戏剧,尤爱《西厢记》。他在六十花甲之年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刊刻出版了彩色套印本《西厢记图》。明代末年,金陵工匠发明饾版彩色印刷,即将一幅图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以一块板来雕刻,每一块雕板印一色,同一板又可分深浅,最后合成一幅完整的彩色图画。这种饾版技艺主要用于画谱、笺谱,代表作有胡正言的《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吴发祥的《萝轩变古笺》等,绘刻内容主要为花卉、植物、清供、景物之类小品,少有人物画。闵齐伋将饾版彩色印刷技艺运用于《西厢记》人物版画,从构思立意到画面设计,都前无古人,达到了套板印刷技艺的巅峰,也是中国古代版画史上唯一一部彩色套印的戏曲版画。

  闵齐伋刊行的这部彩色套印《西厢记图》是一部脱离《西厢记》文本的独立图册。有不少专家认为它是闵齐伋所刊《会真六幻》的插图或一部分,称之为《会真图》或《幻因?图》,这是个很大的误解,笔者已另撰专文予以考辨(见《谈科隆藏六色套印<西厢记图>与<会真六幻>的关系》,《书与画》,2022年第3期),兹不赘。本图册除首幅莺莺图外,其余二十幅图都是按明刻王实甫《西厢记》二十出的中心剧情来绘刻的,只是第一、二出的图不同于一般《西厢记》版画而有所变化,不是按照出目字面意义也即中心劇情来刻的,而刻的是该出内的另一情节:第一出刻的不是出目佛殿奇逢(也即张、崔在寺院初遇)图,而刻的是张生骑马赴京应试图;第二幅刻的不是出目僧房假寓(也即张生借寺院房屋)图,而刻的是张生探问红娘图。其余之图均可与出目一一对应。以下对这部版画作品的艺术特点作些简要的介绍。

  一、延续传统,力求创新。本图册的人物开相继承了徽派版画优雅工细的传统,而又有所变化:首先是人物表情更加丰富、细腻,如卷首崔莺莺像,脸部线条圆润饱满,眉目生动传神,堪称明版莺莺像里最美的一幅;又如图十二倩红问病,莺莺蛾眉微蹙,很能传达她着急的心情。其次,人物衣着比徽派版画更趋写实,有的服装上还有细碎花纹,如图六红娘请宴,红娘身穿明代流行服装,深色长袍,外罩浅色比甲,袍子稍厚,花纹繁复,比甲轻薄,花纹疏朗,衣料的质感、厚薄都能体现出来,技法可谓高妙。再者,人物的姿态也更多变化,一改模式化的倾向。如图二探问红娘,张生的突然出现让红娘受了惊,两臂不由自主地抬了起来,身体微微后仰,似乎想要转身离开,将少女突遇陌生男子时惊慌紧张之状描绘得准确又生动。图八莺莺听琴,莺莺上半身前倾,双臂倚栏,右手抵腮,凝神而听琴声,十分传神,将莺莺对张生的恋慕之情充分表现了出来。

  二、构思奇特。本图册借鉴了明晚期金陵地区饾版套印笺谱的艺术特色,引入博古图、清玩雅器、动植物、走马灯、宮燈等,多以寓意的方式来表现剧情。这是其他《西厢记》图从未有过的。比如图三张崔联吟,只画了两片树叶、两只蝴蝶。莺莺的诗句题写在梧桐叶上。梧叶题诗,出自唐孟棨 《本事诗?情感》,常作为男女传情的典故。张生的诗句则题写在桂叶上,预示日后能蟾宫折桂,考中状元。两只蝴蝶象征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整幅画虽不画人,其情自见。图五白马解围,把白马将军杜确、普救寺和尚惠明和贼将孙飞虎设计成走马灯上的人偶,随着走马灯的旋转,三个人你追我赶,煞是热闹,将一场激烈战斗化作一场轻松游戏,手法不可不谓高妙。图一九诡谋求配则以傀儡戏来表现此场戏,真是戏中有戏,也蕴含了“一切皆幻”的佛教理念。

  三、善用避实就虚、侧面暗示的刻画手法。如图一○妆台窥简,莺莺被屏风遮住,只露出一点裙子和衣带,桌上一面圆镜,镜中反映出她在看信的上半身形象,真是巧妙至极!图一一乘夜逾墙,只看到水中有张生翻墙的倒影以及墙外侧地面上的投影,而张生真实的身体却被太湖石遮住,只露出半个手臂、一只脚。如此刻意画影,古今未见,趣味盎然,也暗寓“即真即幻,非真非幻”(闵齐伋《会真六幻》序)的禅意。图一三月下佳期,张生与莺莺幽会合欢,一般《西厢记》插图都描绘张生正在解莺莺之衣,此图则故意让屏风遮住床的前部,仅露出大半条拱起被子,颇为含蓄,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四、风格多样。本图册由于脱离了《西厢记》文本,即不作为插图,故风格可以有所变化。图册内既有以人物为主的画面(如图四、七),也有人物与环境结合的画面(如图八、一一、十三、十七、十八)以及人物与器物结合的画面(如图二、五、六、十二、十四),又有以山水风景为主,人物为辅的构图(图一、一五),甚至还有不见人物的画面(如图三、九)。翻阅时,这些让人意料不到的变化,会给欣赏者带来一阵阵惊喜。

  五、饾版套印,采用蓝、緑、朱、黄、褐、黑等色,设色浅淡,以冷色调为主,局部辅以暖色,给人以清雅之感。同一颜色又能分出深浅。如图一赴京应试,淡蓝色有深有浅,渲染出晴朗的天空,急流呈四十五度斜势翻滚而下,将黄河的磅礴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图三张崔联吟,蝴蝶翅膀颜色深浅过渡自然,将蝶翅表面的粉质感也逼真地表现了出来。图八莺莺听琴,则是以颜色的深浅来表现太湖石的立体感。另外套色也很精准,不溢出轮廓,技艺可谓纯熟。

  本图册没有留下绘者和刻工的姓名。图一有“寓五笔授”题款。寓五为闵齐伋的字。笔授,佛教术语,谓用笔将别人口授的话记录下来。此处意为借画笔来传达王实甫的剧意。闵齐伋最初字遇五,后又改为寓五。“遇五”很好解释,因其排行第五,又“五”即“伍”的古字,有“齐等”之意,也与名“齐伋”意合;而 “寓五”则难以解释。笔者认为“寓五”与《西厢记》有关。《西厢记》分五本,闵齐伋撰有《五剧笺疑》,可见五剧可以代指《西厢记》。我推测,闵齐伋改字“遇五”为“寓五”,暗含寄寓于《西厢记》之意。亦可见闵氏对《西厢记》的钟爱。图十五左上方有“庚辰秋日”题款,应为崇祯十三年(一六四○),也即此图册刊行的时间。

  闵齐伋刻彩色套印《西厢记图》原本现藏于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是个孤本。民国时期德国眼科医生亚当?布罗伊尔(Adam Breuer)在北京购得,后被其在日本东京大使馆担任外交官的儿子所继承,于一九六二年售予欧洲汉学研究中心——德国科隆大学,一直存放于东亚艺术博物馆的地库中。一九六八年,馆方选印了十二幅图。一九七五年又将全部图画二十一幅印行。一九七七年,在馆长郭乐知(Roger Gopper)的主持下,将此图公开影印出版,附有一本英德双语对照的说明册(八十七页),活页图版二十一幅,一幅一张,采用特种纸以珂罗版印制,几可乱真。此图册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国内,引起古代版画研究者、爱好者的极大兴趣,曾先后两次被摹雕印行,多次翻印出版。然多为活页单片,欣赏与贮藏均不便,且限于当时复制和印刷条件,翻印本质量也不尽如人意。今采用安徽顶级宣纸——特净皮纸彩色精印,以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原本的线条和色彩。底本每张图被裱成单片,每张图中间有明显折痕,可见原来应为蝴蝶装。原拟做蝴蝶装,然考虑到蝴蝶装板芯不太平整,故采用经折装,以便于展阅和收藏。

  闵齐伋原刊图册无名称,仅图一、十九两图有标题,除首图、图十、十二、十六外,余皆标有序次。此次出版,拟名为《闵刻彩印西厢记图》,并根据图片实际内容,参考明刻王实甫《西厢记》20出的出目,给每张图片拟出标题。《西厢记》虽家喻户晓,然王实甫原著除了常引用前人诗词、典故,还充斥着大量方言俗语,要全部读懂绝非易事,故早在明代就已有多种注本。有鉴于此,笔者撰写了《王实甫<西厢记>故事梗概》和详尽的图版说明,置于图册前,以便今天的读者能更好地欣赏此图册。

   袁啸波

   壬寅仲春撰于沪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闵刻彩印西厢记图(全一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元)王实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3202956
开本 6开
页数 12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7.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4: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