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春电影档案
内容
编辑推荐

由李兴阳主编的《青春电影档案》主要内容包括:不那么长的长征、《不那么长的长征》创作阐释、峻平谣、《峻平谣》创作阐释、故园归梦、《故园归梦》创作阐释、贾丰收的寻与追、《贾丰收的寻与追》创作阐释等。

《青春电影档案》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内容推荐

由李兴阳主编的《青春电影档案》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戏文专业学生创作的舞台剧剧本,分为《不那么长的长征》《竣平谣》《故园归梦》《贾丰收的寻与追》《鳄鱼街》《纸蜻蜓》《心灵医生》《祭日》8个剧本,具有较高的水准。

作者包含曾经写过《蒋公的面子》的编剧温方伊,,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目录

序言

不那么长的长征

《不那么长的长征》创作阐释

峻平谣

《峻平谣》创作阐释

故园归梦

《故园归梦》创作阐释

贾丰收的寻与追

《贾丰收的寻与追》创作阐释

鳄鱼街

《鳄鱼街》创作阐释

纸蜻蜒

《纸靖蜒》创作阐释

心灵医生

《心灵医生》创作阐释

祭日

《祭日》创作阐释

后记

试读章节

38.外于都城公路白天

天上飘着毛毛细雨,李玉明和刘辛走在公路上。李玉明阴沉着脸,刘辛则显得精神抖擞。

39.外路口白天

李玉明和刘辛站在路牌下看地图。

40.外乡村白天

他们路过几个半米高的石柱,上面刻着“唵嘛呢叭咪吽”。

41.外甘薯田边白天

路边立着标语牌:“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二人坐在标牌下面。

42.外谷地边白天

在地里的女人们用木质踏板打谷机打谷子,打谷机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二人停下来看,刘辛拿出相机,女人踩着踏板对他喊了几声什么,还挥手表示拒绝。刘辛只好继续走。

43.外利村小饭店傍晚

二人坐在小饭店里,刘辛在地图上画线,李玉明在记事本上写字。他们身边有几只鸡在桌椅间游荡,啄着脏兮兮的地面。

刘辛:(画完第一天的路线,微笑,拿起录音笔)第一天,10月16号,我们在利村。今天很成功。

老板娘走出来。

老板娘:吃点什么?

刘辛:这位先生不吃肉,有什么素菜?

老板娘:什么?

刘辛:有什么素菜?没肉的。他不吃肉。

老板娘:你不吃肉?那你吃什么?

李玉明:蔬菜。

老板娘:有白菜。

李玉明:还有别的吗?

老板娘看着李玉明,想了一会儿。

老板娘:你吃鸡吗?

44.内利村小饭店晚上

外面大雨瓢泼,雷声和雨声震动着小饭店。李玉明吃着桌子上唯一的一盘菜——炒白菜。刘辛在米饭里倒热水。

刘辛:冷米饭,烂白菜。我说错了,今天白天很成功,今天的晚饭很失败。明显,长征路不是美食路。中国的美食都巧妙避开了长征路过的地方。

李玉明:这才是第一天,说不定以后会有。

刘辛:其实我最喜欢披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在中国活了这么多年竟然最喜欢吃披萨。肯定是在英国留学那几年把我的胃给弄坏了。

李玉明:你又在批评英国。

刘辛:这不叫批评。英国菜都特难吃。这是实际情况。

老板娘走出厨房到他们身边。

老板娘:(客套的笑容)菜不好吃吧?

李玉明:很好吃。  老板娘:不,不,做得不好。

李玉明:很好吃。

老板娘:不,做得不好,和城里没法比。

刘辛:真的很好吃。

老板娘:不好,不好。

刘辛:真的很好。

老板娘:你太客气了。

刘辛:我太客气了。

窗外闪了一个霹雳,所有的灯都灭了,饭店突然一片漆黑,大家惊叫一声,随之而来的是一声响雷。

45.内利村某旅店房间晚上

房间又小又破又暗,只有桌子上点的几根蜡烛发出微弱的光。李玉明盖着被子侧身躺在床上。刘辛穿着白天的衣服躺在床上打手机。

刘辛:(打电话)我很好……我一定会穿的,心肝,我保证!我保证!这次会小心的,不是还有李玉明吗?……我也想你(对屏幕亲了一下)……(笑)你说呢?你说呢?

李玉明把被子拉到头上。

46.外刘辛和李玉明站在人群中间第二天清晨

二十几个村民围着二人,他们嘀嘀咕咕,七嘴八舌。一个老人和刘辛对话。

刘辛:(对老人)你能带我们去见他吗?

老人:行啊。

老人带着李玉明和刘辛走出人群。

村民:(对老人)别浪费他们时间了。

老人不理,继续带着二人走。

47.内老红军的家白天

这是一间阴冷的屋子,由砖石和木头建成,看上去破旧又简陋。李玉明和刘辛坐在一张老旧的方木桌旁,一个中年妇女递给他们两杯白开水。老人从里屋走出来。

老人:他就是。

一个干瘦的老头拄着两根拐杖在孙子的搀扶下挪了进来。他穿着蓝色中山装,头上戴着顶部有个毛球的毛线帽。刘辛和李玉明赶忙站起来,看着老红军艰难地挪到桌边。

老红军:(手向下按,示意他们坐下,嘟嚷)嗯……嗯。

老红军在搀扶下坐在二人对面,二人坐下。孙女在桌上放了一碗花生米。

孙女:自家种的。

刘辛:谢谢。

孙女:吃,吃。

李玉明和刘辛吃碗里的花生米。孙子孙女坐在一边。领路的老人也饶有兴趣地坐在屋边。

刘辛:您好,我们是北京来的,听说您参加过长征?

老红军:(嘟囔)唔……

刘辛疑惑地看着老红军。  孙女:我爷爷十年前就聋了,他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

刘辛和李玉明面面相觑,老红军笑容满面地看着他们。

48.内老红军的家白天

李玉明和刘辛看着孙子扶着老红军走进里屋。

孙女:那时候红军路过我们这里,爷爷就跟着他们走了,一直走到信丰。他们的队伍在大部队后面,快过河的时候被国民党军队打散了。爷爷找不到队伍,没办法,只能回家。

刘辛:他有战斗故事吗?

孙女:没有。他跟着红军走了七天就回家了。

刘辛:以前有人问过他红军的事吗?

孙女:村里人问过。

刘辛:城里人呢?

P12-14

序言

这本《青春电影档案》应该算是《青春戏剧档案》的姐妹篇了。《青春戏剧档案》出版于2013年,收录了我们南京大学文学院戏文专业本科生的10个舞台剧剧本,其中包括温方伊的《蒋公的面子》和朱宜的《长生》。《青春电影档案》的作者,也都是我们南京大学文学院戏文专业的本科生,和《青春戏剧档案》一样,作者都很年轻,他们写剧本时都不满22周岁,因此,作品的幼稚是可以想见的;由于是学生习作,尤其是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学生习作,它没有束缚、不落窠臼,同学们在写作时是自由的!

写作的自由不保证作者获得才华;但是,艺术创作而马首是瞻,而唯命是从,而谨小慎微,而患得患失却肯定扼杀才华。

温方伊的《不那么长的长征》这个剧名,我估计,任何一个制作人都会强烈地坚持改掉的,因为这个剧名既不神秘,又不典雅,也不煽情,太缺乏票房的号召力了。但这个剧本描写了人的平庸生存和他的“朝圣”精神,我从剧本中,既看到了“朝圣”精神对平庸生存的照射,也看到了平庸现实对于精神追求的淹没。这是一对非常值得艺术作品来表现的人生悖论。和温方伊的舞台剧《蒋公的面子》一样,田晨的《峻平谣》写出了性格,写出了人。在这本集子中,我个人最爱这个本子,我希望有一天在舞台上能把这部戏做出来。它再一次使我感到惊异:这难道是一个本科生,一个22岁的女孩子能够写出来的吗?她这样风花雪月的年纪,怎么能够对于人生的困境、对于人性的差异有如此透彻的洞见?《峻平谣》或许也可以被看作一部当代戏:关于人的野心、人的操守、人的爱悔》人的势与才、人的城府与浅薄、人的坚贞与变节、人的相知与隔膜……林汤安怡的《故园归梦》是在写她自己的家族史,她只想象细节,她所写的造化和苦难都是使她深为感动的真实的家族事件。武夏添的《贾丰收的寻与追》试图现实地描写底层中国,她的故事是独特的,但她所采用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和现实主义方法却是电影艺术百年来最重要的传统,可惜这个传统在中国当代电影几乎成了禁区。她的既相交汇又相分离的主辅两个主人公的结构,不仅是一种叙事形式的追求,更是她现实主义主题的强化。窦飞翔的《鳄鱼街》和何薇的《纸蜻蜓》都是写的小镇青春。在这两个剧本里,青春几乎与它所生存的小镇一样荒芜,但是他们,尤其是何薇,意在描写荒地里滋生出的动人新绿。《纸蜻蜓》是细腻的,无论对人物心理的刻画还是对环境氛围的描写都逼真而感人。我相信这是一个成熟度很高的剧本,如果考虑把它搬上银幕,主要的问题可以不再是完善和发展剧本,而是通过电影的视听语言再造剧本所给出的诗意。张玥珊的《心灵医生》是这几个剧本中唯一的“情节剧”,它有悬念,有发现,有突转,像大多数“情节剧”一样,得之于“巧”但也失之于“巧”。如果人物能够写得更复杂些,而不是处于圣徒和魔鬼之两极,拍出来一定能“抓人”。刘天涯和日常的凡俗生活不大合拍:她比庸常的人们幼稚得多,却也深远得多。她的作品有“形而上”的气质,她近乎狂野的想象力似乎总是为了解答“形而上”的困惑。我喜欢她的舞台剧剧本《谋杀歌谣》,曾经请我指导的博士生、韩国导演张姬宰把它做出来。这个剧本也被收入《青春戏剧档案》。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个戏,有人会觉得它“不接地气”。有时候,“接地气”会成为一部作品的优点,但并非所有的优秀作品都必须“接地气”,有些作品优秀,就因为它更接近“上帝”。尤其是在今天,“接地气”越来越被庸俗化成黑格尔所鄙视的“过分重视时代情况的道德习俗之类外在因素……或者不大经心诗的好坏而专努力打动单纯的情感,或者一方面提供娱乐,一方面着眼听众的道德教益”(黑格尔:《美学》第三册下卷第296页)。《祭日》给我们另造了一个想象的陌生世界,重要的是:我们能否从这个陌生世界里感受到充沛的诗意。

大概在六七年前,南京大学“中文系”改称“文学院”。这次换名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通常理解的所谓“升格”,而是一次充满痛惜与遗憾的不得已的妥协,对我和我的同事们来说,“南京大学中文系”就像一块老字号的招牌,它带有一份历史的积淀,带有一份自信和骄傲。但是,2004年我们中文系的戏剧专业开始招收学习创作的“戏剧影视文学”(简称“戏文”)专业本科生,2006年我们开始招收也是学习创作的“艺术硕士”生(MFA),同年成立了“戏剧影视艺术系”,这样就把“中文系”“涨破”了。建系时,我们就心存疑虑,不但是由于从传统的文学专业向艺术专业的拓展,更是由于大学中文系究竟能不能够和应该不应该把培养创作人才当作自己的目标这个久已存在的疑问。2006年至今已经满九年了,我们当年的疑虑未曾稍减。

无论如何,关于电影和舞台剧的这两本“青春档案”代表了我们“影视剧写作”和“舞台剧写作”两门主课的教学水准,实际上也可以代表我们南京大学“戏文”专业全部教学的主要成果。面对这些习作,有时候我非常惶恐:全世界的电影和戏剧,每一年都有那么多杰出的创作,我们这两本书太“羞涩”啦!有时候我也心生自满:相对于当下中国电影和戏剧,我们有《峻平谣》,有《纸蜻蜓》,有《长生》和《蒋公的面子》,或许能够不会淹没于当代的平庸。董健老师在评论温方伊《蒋公的面子》时说过,“价值观对了,能够激发才华。”我想我们的优势是南京大学文学院100年来的价值观,是这里所允许和提倡的独立自由的学术与创作个性。

希望《青春电影档案》的年轻作者们超越习作,写出真正杰出的作品来;希望我们下一本“档案”更有长足的进步。

(作者系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

后记

我主编的这本《青春电影档案》是吕效平教授主编的《青春戏剧档案》的姊妹篇。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的本科生,要学习“舞台剧写作”和“影视剧写作”两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前者有戏曲和话剧剧本写作,后者有电影和电视剧剧本写作。《青春戏剧档案》是“舞台剧写作”课的习作集,代表了戏剧编剧教育的水平;《青春电影档案》是“影视剧写作”课的电影剧本习作集,体现的是影视剧编剧教育的水平。《青春戏剧档案》因《蒋公的面子》热演而畅销,《青春电影档案》也有值得案头阅读和极具投拍价值的电影剧本。

南京大学的影视艺术研究和教育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南京大学前身之一的金陵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电影、电教事业,持续培养电影和电教专业人才的唯一的综合性大学。1922年,金陵大学从美国引进电影摄影机、放映机和幻灯机等,用现代视听媒介进行教育教学;1930年,金大设科学电影组(1934年正式改为科学教育电影委员会);1936年,金大成立了教育电影部(后改为电影部、影音部);1938年,金大成立了我国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修科(后改名为影音专修科),有计划地培养电影、电教方面的专门人才。1942年,金大创办了《电影与播音》月刊,这是中国高等电影教育史上第一个学术期刊。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的影音部和专修科与同时调入的其他院校相关系科共同组建了后来的北京电影学院。金陵大学影视教育的开创者孙明经教授,也是中国电影的开创者。在1934至1948年间,孙明经与金陵大学教育电影部的同事制作了100多部科教与纪录电影,翻译了66部美国电影,形成中国电影史非剧情电影发展的一个高峰。从南京大学走出来的著名电影人,有中国第一代著名导演侯曜、中国首位女电影编剧濮舜卿、武侠电影宗师暨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张彻、原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沈嵩生、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萧穆等。20世纪80年代,南京大学重拾1952年院系调整后一度中断的影视艺术教育,招收和培养影视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004~,南京大学中文系开始招收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本科生。2006年,南京大学文学院设立戏剧影视艺术系,同年开始招收艺术硕士(MFA)。至今,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完备的多层次戏剧与影视学教育体系。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戏剧与影视学教育,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在本科教育阶段,戏剧与影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非常重要,我们也很重视,但尤为强调本科生要以训练创作思维、掌握创作技能、开展创作实践为主,在课程设置上也以实践型课程为主线。在多种实践型课程中,“舞台剧写作”和“影视剧写作”是本科生必修的两门主干课程。这两门课程都要讲授一学年,各记6个学分。自2008年起,我为本科生讲授“影视剧写作”课程。本书选编的电影剧本,都是我所任教的05级到09级本科生的课程作业。从题材来看,温方伊的《不那么长的长征》、田晨的《峻平谣》和林汤安怡的《故园归梦》与历史有关,武夏添的《贾丰收的寻与追》、窦飞翔的《鳄鱼街》、何薇的《纸蜻蜓》和张玥珊的《心灵医生》叙述的是现实生活,刘天涯的《祭日》叙述的是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外国故事。

《不那么长的长征》的作者温方伊是09级本科生,现在我系攻读艺术硕士。温方伊编剧、吕效平教授导演的话剧《蒋公的面子》已热演100多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成为2013年最受人瞩目的“戏剧现象”与“文化事件”。《不那么长的长征》是温方伊交给我的作业,也显示出了作者的创作才华和灵气。该剧的叙事,虽然与大陆极为重视的重大革命历史有关,但如作者自己所说,叙述的其实是当下的人与事,是一个可以理解为“在路上”的故事。剧中人李玉明和刘辛重走长征路,亲身体验长途行走跋涉的艰难,试图找到一些历史的真相。但那段伟大而悲壮的历史似乎只存留在“历史记忆”和“历史叙述”中,承载历史的西部大地上的长征路,除了有数的几座纪念碑和纪念馆,已难寻历史的踪迹。两个“在路上,,的旅人,沿途看到的是破败、贫困和落后,是“当地人”对那段历史的淡漠或对“片面的事实”的模糊记忆。两个旅人似乎偏离了最初确定的重走长征路的目的,将整个旅程变成了肉身、耐力和意志力的比拼与磨砺。作者也似乎转移了叙事目标,更感兴趣的是两个旅人在与自己过不去的“主观战斗”中所显露出来的“人的精神”的“奇特”。温方伊为了改好这个令她“痛苦不堪”的剧本,在频繁出演《蒋公的面子》的间隙,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一直改到她自己感到满意为止。我和本书的策划编辑类成云女士,也将原定的出版时间推迟,耐心地等待了一年多。现在看来,这个长时间的等待,是很值得的。

《峻平谣》的作者田晨是09级本科生,与温方伊同班,现也在我系攻读艺术硕士。田晨喜欢阅读史书,也喜欢写历史题材。田晨能用雅致的语言,写出古人的情感故事与历史挣扎,却绝不是对史书史料的简单敷衍;田晨会用合逻辑的历史想象把史书上的空白填补起来,也能根据特定的历史情境把人物内心的波澜细致地咂摸出来,这些都是创作者最难得的天赋能力。《峻平谣》的主角夏侯徽,据《晋书》记载,死于其夫司马师的“鸩杀”,此说的真实性至今未有定论。田晨采用“鸩杀”之说,将夏侯徽看出和撞破司马家族的政治野心与谋逆阴谋,当作司马师鸩杀夏侯徽的原因。鸩杀,在两个真情相爱的人之间展开。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号,没有不对称的男女打斗,司马师的阴狠鸩杀转变为夏侯徽为丈夫而献身的自杀,是在表面的平静与无声的温情中进行的,政治之残酷与爱情之动人,由此可见一斑。触动作者的,不是历史的真假是非,也不是阴谋与爱情的对决,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红颜薄命,而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生命之间的依托、撕扯与纠缠,是深陷政治泥淖的聪慧女性的短暂人生与悲剧命运。作者借此写出自己对女性与政治、生命与爱情的怅惘和感怀。

《故园归梦》的作者林汤安怡是05级本科生,我系10级艺术硕士生,现在南京就职。《故园归梦》叙述的是一个台湾人在大陆成长和生活的故事。剧本依序讲述了主角忠悌在人生不同阶段的重要经历,幼年时在台湾受日本推行的殖民教育;过继给大陆的舅父后,又随着大陆的历史风云变幻,而遭遇了各种各样的磨难;直到大陆改革开放,才有机会与台湾的亲人相见。作者意在写出厚重真实的历史,也确实写出了忠悌所经历过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某种真实,只不过这种“真实”的特点被人们过于熟知而已。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原型,是作者的外公,听外婆讲外公故事的女孩就是作者自己,由此而言,这个剧本有很强的纪实性。

《贾丰收的寻与追》的作者武夏添是06级本科生,现在武汉就职。《贾丰收的寻与追》叙述的是发生在西部贫困乡村的真情与欺骗的故事。剧中主人公贾丰收老实厚道,他因贫困人到中年才娶妻生子,却遭遇骗婚;在得知骗婚的真相后,又原谅了骗婚者,表现出了人性的美好。黄秀梅骗婚,是为了挽救因矿难而伤残的丈夫,却因此伤害了后来骗婚的丈夫与亲生的孩子,陷在既很道德又很不道德的两难境地之中。左幸的“不幸”也写得比较生动,能在“贼性”中写出善良的“人性”,写出生活的茫然与无奈,令人动容。剧中的红狐狸,是作者着意要写的隐喻或意象,我曾对此提出疑问和修改意见。现在看来,作者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剧中对西部乡村婚俗等有适度的表现,增强了生活气息,这是好的。

《鳄鱼街》的作者窦飞翔是07级本科生,现为我系戏剧戏曲学硕士研究生。《鳄鱼街》叙述的是现实的严峻与青春的残酷。剧中的梁子、李晨晨和阿龙等,都是处于青春躁动期的高中学生,他们性格不同,人生走向有异。他们中的梁子最懂事,好学上进,知道体谅父母,打工补贴家用;李晨晨因父母离婚而深受伤害,一边通过早恋寻求心灵抚慰,一边通过考学离开家庭走向自立;阿龙同样受到父母情感不和的伤害,他的叛逆方式就是早恋、打架斗殴、偷盗抢劫,俨然一个老练的混混。一系列的巧合,将他们的人生纠缠在一起;而一次偶然的车祸,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和命运。作者虽然感兴趣于偶然和巧合,但他依然写出了畸形的家庭、混乱的社会,给成长中的少年造成的精神创伤。作者试图还原严峻的现实,却不愿意用老派的现实主义方法,更属意于多少带点先锋意味的交叉时空多线索叙事,把一个可以顺畅叙述的故事捌饬得有些颠三倒四,也因此为并不复杂的剧情增添了一些特别的意味。  《纸蜻蜓》的作者何薇是07级本科生,现在美国求学。与窦飞翔的《鳄鱼街》叙写现实之严峻与青春之残酷不同,《纸蜻蜓》在灰色的城市与灰色的现实生活中,写出人性的美好与人情的温暖。剧中的女孩蜻蜓似乎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工作、求学等问题上听从母亲和准继父的安排,但在个人的情感生活上却很有主见,她拒绝玩伴伙伙表达的爱意,悄悄地爱上了好学生秋生,为了这份没有表达的爱恋,为了能在复习中经常见到暗恋中的情人,她愿意再考中专,有了向上的人生追求。剧本把情窦初开的少女特有的那种情绪、心境,以一种富有质感的细腻笔触描绘了出来,如行云流水,平淡、自然,淡淡的温馨和淡淡的忧伤融合在一起,颇有感染力。剧本的梦境描写也很出彩,不乏诗意。

《心灵医生》的作者张玥珊是09级本科生,现在我系攻读艺术硕士。《心灵医生》是作者修改后的第三稿,修改的幅度很大,可视为一个新剧本。初稿《实习医之夏》以日本为背景,以中国留日医科学生为主角,叙述安乐死的故事。张玥珊并不熟悉日本医疗与医科教育方面的情况,但也写得很好,很有创意。在修改时,我要求改成中国故事。张珥珊的母亲是位医生,我要求她把故事搬到她母亲工作的医院里去,尽力写出中国医疗卫生与医学教育方面的“真实”。我的要求给张珥珊的修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她最终写了出来。修改本把故事挪到中国来,把留日医科学生改为留美归国医生,变纯粹的“想象虚构”为现实的“生活观察”,比初稿更为厚重扎实。剧中融人了大量医疗专业知识,但“审美”处置得当,一点也不生硬,颇有特色。人物性格塑造和人物关系设置也都不错,在现实主义的风格下,能探讨人物的潜意识、心灵救赎等问题,使剧本不仅有社会学和道德层面的价值,更有对个体的启发。尾声部分的开放性结局也很好,留给观众对两个人未来的遐想。

《祭日》的作者刘天涯是09级本科生,现在台湾求学。《祭日》叙述的是一个与太阳神崇拜有关的外国故事,凭借独特的艺术感觉,刘天涯把一个纯粹想象虚构的故事,叙述得就像是她亲身经历过的一样。我也曾建议刘天涯把剧中故事搬到中国来,意在训练她观察、认识和表现身边现实生活的能力。刘天涯没有接受我的建议,只对原稿做了适当的修改。我也不坚持我曾提出的修改要求,我觉得《祭日》是个很不错的剧本,不必为了一个训练科目而把这个好剧本给改坏了。《祭日》融人了刘天涯个人的生命体验与人生态度,在几个人物身上都能看到作者的影子,其想象虚构因此亦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刘天涯有很好的艺术感觉,她的语言也能恰到好处地把她的艺术感觉传达出来,这是非常难得的。

选人本书的几个电影剧本,都是本科三年级学生的“影视剧写作”的课程作业,都存在这样那样需要改进的艺术问题。这些剧本的作者都很年轻,在三个方面准备不足,一是生活经验准备不足,他们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与人生阅历,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和把握显得比较困难,这也是他们爱写虚构的“外国故事”、爱捌饬花巧的叙事形式的根本原因;二是思想情感与理论知识准备不足;三是写作技术准备不足。这些不足,使剧本显得比较幼稚。但这些不足是暂时的。应该充分肯定的是,他们都在剧本创作中显示出了值得珍视的天赋才能、创作潜力和较高的创作起点。我相信,只要他们能坚持不懈,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所成就。

如何教学生写作影视剧本,这是一个难题。面对难题,我尝试的“教法”有几点:其一,小心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天赋能力,创作需要天赋,天赋是教不出来的,但可以发掘、涵养和激发。其二,在创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中,尤重观察力、感悟力、想象力、思想力和表达力的训练。其三,要求学生多看电影,多读剧本,找到与自己“臭味相投”的编导及其作品作为最初的学习模板,同时也要作为自己超越的对象,等到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再把模板和拐杖抛掉。学习与超越,将伴随终生。其四,读几种讲编剧的参考书,掌握必要的“文体知识”,但不要迷信这些“武功秘籍”。其五,多写,贴着自己写,贴着现实写,贴着历史写,强调在“实”中见“虚”,忌凌空蹈虚。其六,在“影视剧写作”课上,完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含故事概要、人物小传、剧本和创作阐释),有一次“成功”的创作经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始终要坚持这样的信念:创作没有必念的“圣经”,也没有一定要遵守的“法则”。即使戴着镣铐,也要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舞蹈。

我尝试的这些“教法”是否对?在执教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追问,也不断地进行检验、改进和完善,试图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教法”。我一直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编剧教师,热望能从我的课堂里走出在未来卓有成就的影视艺术家。

2014年1月18日

(作者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春电影档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李兴阳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6041717
开本 16开
页数 4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24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5
CIP核字 2015114990
中图分类号 I234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