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科技之光/少年读中国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少年读中国》系列图书之一的《科技之光》,讲述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再科技、科考、技术创新等领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的事迹。他们锐意进取、忠于职守、勇克难关,对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和贡献,其先进事迹为青少年树立了榜样。他们中既有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又有深入青藏高原、三江源和南极洲考察的科考队员,一篇篇人物传记,如同一幅幅立体的人物画卷,展演了40多年来我国中民的奋斗历程,和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作者简介

郑蔚,1976年去黑龙江插队落户,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当年入职上海铁路局。1992年成为《文汇报》记者。20多年的记者生涯,给了他更多的认知世界、感悟不同人生的机会。先后参加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报道,参与了甲午战争120周年、我国首次原子弹爆炸5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唐山大地震40周年、国庆70周年等大型报道活动。多次获全国和上海市好新闻奖,以及上海市十佳记者和上海市范长江新闻奖,2000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201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亲爱的少年朋友们,大
家好!身处校园的你们,
平日里大多时侯,可能都
埋头于繁忙的学业。尽管
如此,相信你们也能通过
各种渠道,感受到中国发
展的莲勃生机,体会到身
为一个中国少年的责任和
担当。
   历史沧桑,一百年前的
中国积贫积弱,饱受欺辱
。就在这样的黑暗中,中
国共产党诞生了,她犹如
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的未
来。一百年来,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伟大
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改革开效从艰
难起步到如火如茶;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
生活越来越幸福美好……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已步入到了新时代,中
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
目!少年朋友们,你们一
定想知道这一个个成就的
取得,到底经历了怎样的
奋斗?每一位奋斗者又付出
了怎样的艰苦努力吧?
   “少年读中国”这套书的
出版,为的就是让少年朋
友们认识一个艰苦奋斗的
中国、一个无惧挑战的中
国、一个正努力实现伟大
复兴的中国。
   这里有你们也许未曾听
说过的“八·六”海战;
   有你们过去只在电影、
电视剧里见到过的“卧底英
雄”;
   有第一位在航母“辽宁舰
”上起降的舰载战斗机试飞
员;
   有跋涉在冰川雪峰,接
受各种极端环境考验,苦
行僧似的科学家;
   有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
设计师在科研攻坚的道路
上坎坷而无悔的人生;
   有2020年7月发射的火
星探测器总设计师的“探月”
和“奔火”的故事:
   有正驾驶着“奋斗者号”
深潜器邀游在大洋深处的
深潜器总设计师;
   还有正为执行我国第一
座空间站飞行任务而努力
训练的英雄航天员团队……
   这些为科学进步、社会
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幸
福而呕心沥血,甚至流血
牺牲的科学家、发明家和
人民英雄以及他们面临的
挑战、付出的努力、遭遇
的挫折、赢得的胜利、怀
抱的梦想,都如此真实而
令人感佩,一定会激励你
走向自己人生的正确方向

   少年时代,真的是一段
十分重要的时光。在迈进
2020年的门槛之后,少年
朋友们,更应当以未来为
己任树立远大志向和高远
理想,用积极的、昂扬的
、奋斗的人生态度来面对
困境,迎接挑战。
   少年强则中国强!
   少年朋友们,一起努力
吧!

导语

“少年读中国”这套书的出版,为的就是让少年朋友们认识一个艰苦奋斗的中国、一个无惧挑战的中国、一个正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这些为科学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而呕心沥血,甚至流血牺牲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人民英雄以及他们面临的挑战、付出的努力、遭遇的挫折、赢得的胜利、怀抱的梦想,都如此真实而令人感佩,一定会激励你走向自己人生的正确方向。
   本册为《科技之光》。

书评(媒体评论)

青藏高原之美和科学价
值,举世无双!愿同学们
认识青藏高原,共同保护
青藏高原宝贵的生态环境

   ——青藏高原生态学家
,徐凤翔
   怀揣工业报国之心,才
能让世界抬头看中国制造

   ——上海振华重工创始
人,管彤贤

精彩页

上篇:钟扬播下的种子已发芽生长
   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北侧,两岸山峰多在海拔3600~5500米之间,堪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它在崇山峻岭问拐了一道长达五六百千米的巨大的“S”形后,自东向西奔向拉萨。
   此刻,站在最高点海拔5200多米的纳金山向下望去,只见晴空丽日之下,拉萨河河面开阔,一如它藏语的名字“吉曲”,快乐而又舒展。
   拉萨河从这儿往西流到曲水县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后,河水就掉头向东,一直流往林芝。
   钟扬老师也爬过这纳金山!
   一年了!2017年9月25日清晨5点多,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不幸遭遇车祸辞世。
   一年了,钟扬教授离开了他心爱的雪域高原,离开了他倾情投入的西藏大学,离开了他痴爱的生命科学。如今,他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忙着什么?他们是不是还在一如既往地采集种子?钟扬教授收集的种子,有没有在他热爱的雪域高原发芽、成长、开花、结果?
   生存环境越恶劣,植物的生命力就越顽强
   拉琼最初听到钟扬“出事”的消息时,正在钟扬的藏大宿舍里。
   那个中午原本阳光灿烂。因为钟扬和拉琼事先的一个约定:3天后,也就是2017年9月28日,钟扬要回藏大,所以趁着天气晴好,拉琼利用午休时间赶去钟扬的宿舍。
   “前几天,有一拨北京来的学生住在钟老师的宿舍,刚走。凡是有内地学生来西藏进行植物学野外考察,钟老师总是说:‘住我宿舍。’但也有学生不自觉的,住完了床单、被套都不洗,甚至连厨房的锅也不刷,扔那儿就走了。”拉琼说,“我想去那儿把厨房整理一下,把钟老师的被子晒一晒。钟老师特别喜欢新晒过的被子。他对我说过,西藏真好,紫外线强,晒被子不但杀菌,阳光还特别香,晚上盖着被子都可以闻到太阳的味道!”
   可拉琼刚走进钟扬宿舍,钟老师在中科院昆明所的一个博士后学生电话进来了:“听说钟老师出车祸了,情况不乐观。”
   拉琼的脑袋好像突然被人从身后猛砸了一记重拳。“这怎么可能?”他望着屋里的一切,钟扬在藏大带他们野外科考时用的全套装备还都在这里:他的帽子、外套、登山鞋。就像主人刚刚从野外归来,上面还带着西藏大山里的尘土草叶,带着钟扬的汗渍和体温。
   “我们青藏高原的路这么难走,这么多年了钟老师都没出过一次事!”这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拉琼既意外又气愤。
   哪里的自然环境能比青藏高原更艰苦更恶劣?记得有一次,钟扬带队去野外科考,将车子停在一座山脚下,一队人下了山沟去采集种子。前后也就一个多小时,等一行人从山沟里回来,只见车顶已被一块大石头不偏不倚地砸瘪了,幸亏车内无人。这大石头是什么时候从山上滚下来的,无人知晓,所有的人都暗自庆幸。
   2015年,钟扬曾有过一次脑溢血。医生“警告”他:首先,必须戒酒;其二,再也不能进藏。
   拉琼注意到,从那时起,生性豪爽,野外科考时常喝酒御寒的钟扬,果然戒酒了。他开始从未有过地认真服用医生开出的各种药物,且随身携带。但要他“戒掉”西藏,那是万万做不到的。没多久,钟扬又出现在藏大。
   他郑重其事地对拉琼说:“我还要在西藏再工作lO年,你还要再工作20年。”这意味着什么?钟扬给拉琼算过一笔账:这些年,钟扬带领的团队已经在西藏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估计有1000多个物种,占西藏植物物种的五分之一左右。钟扬所说的“在西藏再工作10年”,那就是为了将收集种子数再完成五分之一。而他希望拉琼“再工作20年”,是因为“再花20年可以把青藏高原的种子收集增加到四分之三”。
   拉琼这才明白,原来钟扬的戒酒、服药,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还要在西藏再工作10年。”
   “你不是说好还要在西藏再工作10年的吗?”拉琼的心被攥紧了。那天下午,钟扬遇难的消息很快在藏大、在复旦、在相关微信群里刷屏了。拉琼赶紧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恩师的遇难地。
   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科技之光/少年读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8909849
开本 32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20-11-01
首版时间 2020-11-01
印刷时间 202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34
CIP核字 2020157659
中图分类号 K826.1-49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