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下)(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作品评介汇编。下卷为历史与思想研究。编者历经近6年的时间对当代中国器乐作品进行收集资料、分类研究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首次全面收集当代中国作曲家创作的器乐代表作进行全面和细致的梳理、分析与研究;首次对当代关于器乐创作问题的争鸣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研究;比以往更全面地采集了作曲家思想,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本书为我国首次出版大规模研究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的著作,出版意义重大。 目录 第一部分 室内乐作品 【C】 常平:《弦风》 陈 岗:《随笔九章I》 陈铭志:《钢琴三重奏》 陈铭志:《序曲与赋格曲集》 陈铭志:《风自暗影中II》 陈其钢:《梦之旅》 陈其钢:《三笑》 陈强斌:《龟兹吟》 陈强斌:《飞歌》 陈晓勇:《EvAPoRA》 陈 怡:《多耶》 崔文玉:《第一钢琴奏鸣曲》 【D】 董立强:《合》 杜鸣心:《飘红玉》 杜薇:《染》 【F】 范乃信:《辩、影、偶》 范乃信:《怀古》 符方泽:《琵琶上路》 【G】 高 平:《山》 高平:《说书人》 高为杰:《秋野》 高为杰:《韶Ⅱ》 高为杰:《路》 郭元:《在G音上》 龚晓婷:《叶子和鱼》 郭文景:《社火》 【H】 何训田:《声音的图案之三》 黄虎威:《峨眉山月歌》 黄虎威:《嘉陵江幻想曲》 【J】 贾国平:《翔舞于无际之野》 贾国平:《碎影》 贾 瑶:《戏》 金湘:《第一弦乐四重奏》 金湘:《中国书法》 …… 第二部分 乐队作品 第三部分 电子音乐作品 下卷 历史与思想研究 上篇 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的历史发展 第一章 1980—1984:突破与崛起 第二章 1985—1989:展开与深化 第三章 1990—1993:思考与探索 第四章 1994—1999:重现与延伸 中篇 围绕器乐创作的争鸣探析 绪言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关于西方现代音乐的争鸣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围绕新潮音乐展开的争鸣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关于新潮音乐的继续争鸣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关于民族管弦乐的大讨论 下篇 作曲家思想焦点探析 绪言 第一章 音乐与社会关系问题 第二章 现代作曲技法问题 第三章 现代音乐与听众关系问题 第四章 民族性问题 第五章 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附录:作曲家思想集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编者:高为杰 |
绘者 | |
出版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2272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07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450 |
出版时间 | 2019-02-01 |
首版时间 | 2019-02-01 |
印刷时间 | 2019-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1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32 |
丛书名 | |
印张 | 6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68 |
宽 | 189 |
高 | 7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