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预见学习遇见成长(学校开展项目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项目学习”课程设计、“项目学习”叙事研究、“项目学习”研究成果,通过举例来进一步说明项目学习的实践与结果。项目学习指向问题解决与思维品质,聚焦儿童的核心素养,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融合与跨界学习搭建平台,为进行学习基础素养的研究架起一座实践的桥梁。
目录
第一章:预见才能“遇见”
(“项目学习”课程设计)
一、课程建设背景
二、课程建设目标
三、课程建设依据
四、课程建设过程
五、课程建设亮点
第二章:不为彼岸只为海
(“项目学习”叙事研究)
一、“大话西游”项目学习叙事研究
二、“青花诗韵”项目学习叙事研究
三、“童话世博”项目学习叙事研究
第三章:让学习真实发生
(“项目学习”研究成果)
一、教师研究成果
二、学生研究成果
后记:再谈项目学习
序言
序:实践、实证、实效
北京铁路实验小学(原名羊坊店第五小学)开展项目
学习已经三年了,在结集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想,我们应
该从什么角度来对我们的学习活动进行一个总结和概括
呢?思之再三,我还是想用“实践、实证、实效”三个词
来概括我们的研究和体会。其实,这并不是我们的发
明。2019 年,《中小学管理》杂志把上海教研实践范式
的特质定位为“实践、实证、实效”,我特别推崇这三个
词。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甚至
是必须追求的目标。
什么是实践?就是真正地去做… …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思想者,而是缺乏行动者。
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引起了教
育从塑造“知识人”,走向培养“智慧人”的变革。这一
变革将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挑战。未来,我们研究的关注
点必将“从素养到课程再到课堂”,最终要指向对“学
习”的关注,从而实现“教会—学会—会学”的转变。基
于以上认识,三年来,我们借鉴美国项目学习以及上海教
科院基础素养项目组的研究成果,围绕“一千零一夜”
“大话西游”“童话世博”等主题开始尝试基于项目的学
习。在常态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将学习转化为体验与探
究的过程。我们期望让儿童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解
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在完成真实世界任务的过程中,习得
知识,获得技能,丰富交往,形成品质,提升素养。可以
说,这就是实践。
什么是实证?就是确凿的验证……
铁一般的事实是不会给金子般的幻想让位的。
实证主义推崇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
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
证性。显然,这在我们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实践领域是
很难做到的。但是我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树
立实证意识,建立求真精神、批判精神、理性精神。回顾
整个实施过程,应该说,我们的实践还不尽完美,有些观
念还阻碍着我们的行动:
我们担心学生的作品不够精彩;
担心课程涉及的学科不够广泛;
担心学习活动的设计不够完美。
担心学生的作品不精彩,那么,我们会帮助他们精
彩;担心涉及的学科不广泛,我们会融入更多的学科;担
心学习活动不完美,我们会想办法设计得更完美!
如果我们过多地思考了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就可能
过多地“给予了学生、干预了学生、替代了学生……”我
们就要追问:学习是否真实地发生了?是为了学习,还是
为了结果?
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课程?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
方式?
这是我们应该不断追问自己的三个问题。
什么是实效?就是实际的效果……
人们常说的“不看起跑看撞线”。
杜威指出:“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
的一种发展过程”,“经验首先是一个经历的过程,是维
护某种事物的过程,是忍受和激情的过程,是爱好的过
程”。学习就是经验的累积。在项目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和学生的作用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教师来说,多了指
导、示范,少了给予,他们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成为一
个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成为一个促进者,即在学生调查研
究中帮助学生设计活动,提供资料和建议。对学生来说,
学生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使项目能适合他们自身
的兴趣与能力。他们有了更多的跨学科的思考、更多的发
现、更多的小组工作,少了确定性的知识,少了对第二手
信息的依赖,而专心致志地搜集、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做
研究,报告他们的研究结果。这样,他们就可以不断把自
己学习过程中的经验累积起来,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因
此,项目学习就是使学生不断变得更有学习经验的过程。
可以说: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我们感到项目学习指向
问题解决与思维品质,聚焦儿童的核心素养,为我们所期
待的知行合一创设条件,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融合与
跨界学习搭建平台,为进行学习基础素养的研究架起一座
实践的桥梁。
朋友们,我们认为:未来的学习应该是以儿童为中
心,充满个性与灵动的过程。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
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尚的灵魂,孩子的
学习过程应该是快乐而丰盈的。我们正是本着这样的信
念,善待儿童的认知与行为方式,珍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创
造力,开启儿童的心灵世界,让他们拥抱真实的学习!
胡振芳
导语
未来的学习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充满个性与灵动的过程;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尚的灵魂;孩子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快乐而丰盈的。编者们正是本着这样的信念,善待儿童的认知与行为方式,珍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创造力,开启儿童的心灵世界,让他们拥抱真实的学习!
精彩页
冷静与坚持
许伟
“许老师,我们班要排演一部舞台剧,请您帮我们班指导一下。”六年级(5)班的同学对我说。
“当然可以了。”我爽快地答应了。
后来我才知道六年级学生要在“童话·世博”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根据童话故事《灰姑娘》《白雪公主》要排练两部舞台剧,作为毕业大戏呈现给全校的师生以及家长。我这个陪伴他们六年的音乐教师当然要责无旁贷地给予支持。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戏剧和音乐其实难舍难分。学校现阶段虽然没有开设戏剧课程,但庆幸的是,一直以来,我都有意把音乐教学与戏剧表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带进课堂。比如在聆听《波斯市场》这一作品时,我就设计了演一演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愉悦的音乐中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演绎出公主、乞丐、国王等不同人物。他们的表演形象逼真、感情丰富,完美地诠释了戏剧表演中的动作、表情、声音等各种核心元素。
六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懵懂的时期,对待事物充满了积极、热情的一面,对于表演也充满了兴趣与期待。我想,正是有了这样的积淀,所以在这次“童话·世博”的项目学习中,六年级师生才会找到我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吧!
在看过学生们的剧本后,无论是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处理、道具的摆放、舞蹈的编排我都是亲力亲为。戏剧讲究声、台、形、表,这次的演出对学生们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记得《灰姑娘》中有一场戏,是珍妮、海伦得知要去参加皇宫舞会,激动得好像自己马上就要成为王妃一般。扮演珍妮和海伦的两位同学把台词背得很清楚,但在表演时还是显得生涩,更不要说舞台的表现力了。经过我的认真讲解、示范,几次排练后,她们的表演还是不够到位,无形中使每次排练时都要拖上很长时间,免不了引来其他参演同学的不满和埋怨。时间紧迫,换人是不可能的。为了不影响排练进度,我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心想不如换别的老师来为他们排练吧!
这两个孩子怎么就是不开窍呢?但冷静过后,我仍觉得不能轻易放弃,否则伤害的就是学生们的热情与期待,他们毕竟只是十一二岁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此有足够的耐心。
记得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精彩的比喻: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那样,去保护孩子的心灵。是啊!孩子们的心灵就像露珠,需要我们精心地呵护。如果因为我的放弃,使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失去了的表演热情和对舞台的向往,那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多么大的伤害呢?于是,我提起精神,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亲自示范,找来相应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以模仿为基础,从声音的运用到动作的施展,一次不行,就练两次。
学生们渐渐开了窍,每次精彩的彩排后,我都会给予积极的肯定。看到她们的进步与成长,我真的甚感欣慰。
在接下来的排练中,除了亲自示范,我还鼓励那两位小姑娘多与同学交流表演经验,从电影版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打开自己的思路,不要把自己固化在台词中,要注意转换语言的表达方式,必要的话,还可以将台词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经过不断的努力,珍妮和海伦这两个角色被两位同学演活了。尤其扮演海伦的同学,她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在下场前甩头发的动作,就这样一个画龙点睛的动作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与称赞。我想,她一定是全情投入到这个角色中去了。
课下,我收到这两位同学给我写的这样一段话:“尊敬的许老师,十分感谢您对我们的悉心教导。通过您的指导,我们渐渐将自己代入角色中,用心体会角色的言行举止,以及如何向观众表达内心的情绪。总之,我能表现得越来越好,离不开您的帮助,再次由衷地感谢您!”扮演皇后的同学给我写道:“因为缺少舞台边沿经验,我的表现没有想象中的好,但经过您的言传身教,包括亲自为我们做示范,教我们如何念台词、怎样使用气息的变化、怎样用台词表现人物的性格等。通过这样的指导,使我渐渐进入皇后的状态中。感谢许老师的耐心教导,让我在这次的活动中收获很多,这对我来说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看到学生写来的一张张感谢的卡片,我真的是百感交集。我真不敢想象,如果当初因自己烦闷的情绪,而选择放弃,会带给学生带来怎样的伤害。我万分庆幸,是冷静、是坚持让我继续陪伴在孩子身边,使我们共同成长。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和学生平等对话、倾心交流,正面引导他们,适时点醒他们。如果你处事冷静、坚持信念,就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能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想,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成就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预见学习遇见成长(学校开展项目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胡振芳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78210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20-04-01
首版时间 2020-04-01
印刷时间 202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64
CIP核字 2020035745
中图分类号 G622.0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