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殷夫胡也频冯铿卷)(精)
内容
试读章节

昨夜,他梦见了母亲,和以前梦见的一样:母亲总是悄悄地,小脚步永远是毫无声息的独自悄悄地走来。当她走到了床前,静默地,静默地站了一忽,便珍珍重重的拉开帐门,骤然现出慈祥的微笑,慢慢地弯下腰儿,欹绵绵的,软绵绵的吻他脸上……

他总是静静地,故意露些眼缝儿的静静地躺着,眉睫缭动地看着母亲,看着母亲蹑手蹑脚的悄悄地走来。及母亲的唇旁触到他的颊上时,他愉快极了,只是微微的笑着,微笑地倾听那心房里面之美妙的音乐。

少顷,母亲便慢慢地,轻轻地,一些一些的,一些一些的把嘴唇移到他的唇旁了,比蜜还甜的甜蜜蜜的嘴对嘴的吻着……他的心尖像流泉打在石上般的进跃,无限欣悦的笑意一时都浮系在眉梢头,但仍然是静静地,虽则他正想搂住母亲,撒娇地说,“母亲!你以为我是睡着了吗?可是你这样偷偷的都被我知道了呢!……”

无论怎样,无论怎样的得意,那失望永是紧紧的跟在后头呵!愉陕的他,像嗷嗷待哺忽含得乳头般愉快的他,终手呆呆的,呆呆的望着昏沉将灭的灯影,凄凄地,惘惘地,泉涌般的泪水奔流到眼眶,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横落到枕上,衾边,……

像这样永远是这样的梦见母亲后之悲伤,他,他今晨怎能够幸免。

唉!母亲呵!天下的母亲有不认识她儿子的吗?有永远没有抱过她儿子的吗?就是天下的儿子,天下的儿子谁不是最亲爱的便是他的母亲?谁不是受过母亲甜蜜的抚抱?……他这样叹息,由心之最里面吐出来的辽远而深沉的叹息,但他不敢吁唬,不敢尽量的把悲伤发泄,只能默默地,默默地伏在被窝里无力的抽咽。

常绕心头的往事,这时又影片般的现在眼前了,——

是清风徐来的夏夜:疏星闪闪烁烁的维系着淡蓝色的穹苍,皎洁的明月圆圆的高高地倒悬天心,在笼罩着万道银光的葡萄架下,他正捉住一个流萤,何等欣悦的想告诉他“母亲”,忽听着“母亲”和伯母在浓密的树影里说道:“光阴走得多快:明天就是玉儿的娘第八周年的忌日了!”“可不是吗?真想不到像二嫂那样人会这么夭寿!”“可怜这孩子到今还不认识亲娘是怎个样儿呢!”“玉儿的命真硬!出世就克了娘,张嘴又吃了爸!”……他的笑容敛了,疑团像电驰般在胸里不住的旋转着,他想:“母亲”说的玉儿不就是我的名字吗?和伯母谈话的“母亲”难道不是自己的娘吗?为什么说玉儿到今还不认识他娘是怎个样儿呢?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呀!……

他呆呆的站在葡萄架旁怔怔地想,许久许久……,虚泛的,飘荡的弱弱的,身躯如蛛丝般随着轻风在云影里摇曳,微小的心房象响穿山谷的琴弦般震动,捉住的不时会闪出绿色光芒的萤虫也不知何时失掉了,他终于悄悄地跑到如火盆似的屋里,默默地,默默地在那里垂泪……

不知在什么时候金黄色的阳光已经闪进纱窗,悄悄地爬在帐上,似乎是特意来慰藉他,也许是带来母亲的使命,神秘地向他说,“不要哭咧!母亲会再来的呵!”然而,万种不堪尝的味道的悲哀,如浪涛般在他的胸中汹涌,如针尖般在他的心头扎煞,怎能不使他的眼泪儿像梨雨般不住的横落!

客厅里的大钟猛然叮当叮当的响了,许是照常的警告他说,“快快起来吧,迟了又要落不是的!”

“是呵!快快起来吧,迟了又要落不是的!”他听着大钟响了之后,哀哀的这样说道。于是便挣扎着,惘惘地离开泪水盈盈的温枕。

“李少爷,”他刚刚披上棉袍,洪嬷即站在门口嚷道,“还没有睡醒吗?……”其实,他的脚跟还没踏到地板时,,早就听着洪嬷的磴磴磴的脚步声,和嘴里唧咕唧咕的怨语了。

“早就睡醒了……”他应着便开了房门,果然见着洪嬷的嘴唇又是凸凸的,凸凸着似乎有无限说不出的恶意。

“怎么到这时才起来?”洪嬷的确是表示埋怨了。“少爷急得像什么似的咧!给太太知道了,我可担当不起!”

“说这一大堆的废话干什么!”他发恨地暗暗想道:“少爷那一时的心里不想着逃学,晚点上学去他还会急?给太太知道了,知道了又怎样呢?不过是迟些起来罢了,难道会有什么大罪?该死!像这班‘狐假虎威’的都该死……。”

他这样愤气像烟般氤氲在心头地想着,但依人宇下的懦怯终于逼迫他笑着说了:“横直已起来了。我以为还早着咧,却不知已晚了。。这可别告诉给太太……”然而,洪嬷还是嘴唇凸凸的,凸凸着似乎有无限说不出的恶意。

他送了表弟上学回来,又是冷清清地一个人痴痴的坐在书案前默默地凝神着……

催促光阴往前去的那东西不住|的在空间走着,滴达滴达的似乎呼应他热烈的悲戚,终于使他眼泪淋淋的拿起笔儿在一张很长的白纸上写了:

最亲爱的母亲!你总该知道吧?像失掉了母亲的儿子,。是应受人家鄙视的,是应受人家欺侮的,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要怎样就怎样的,母亲,你想看失掉了母亲的儿子是多么可怜呵!母亲,你可怜的儿子,当然也和普通失掉了母亲的儿子所受人家的待遇是一样的,或者还尤甚些,因为你可怜的儿子连父亲也失掉了!P77-79

后记

本卷收入“左联五烈士”中殷夫、胡也频、冯铿三位作家的作品。

殷夫,原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常用笔名有殷夫、白莽等。原籍浙江上虞,1910年6月生于浙江象山。父亲行医,大哥是国民党高级军官,曾任蒋介石总司令部参谋处长。1920年人象山县立高小读书,期间开始学习写诗。1923年用“徐白”的名字考入上海民立中学,1926年升人浦东中学,期间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被捕,囚禁三月,后由大哥保释出狱。同年秋用“徐文雄”名字进入同济大学预科学习德文。1928年初给《太阳月刊》投稿,结识钱杏邨、蒋光慈等,加入太阳社。同年第二次被捕,保释后被软禁家中,年底潜离家乡,来到上海专门从事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和青年工人运动,与家庭断绝经济关系,过着艰苦的地下斗争生活。1929年6月起同鲁迅有了联系,得到鲁迅的关怀和帮助。同年夏秋间因组织丝厂罢工第三次被捕,出狱后又很快恢复革命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任团中央刊物《列宁青年》的编辑,同时从事青年反帝大同盟等活动,期间经常为刊物《萌芽》、《拓荒者》、《巴尔底山》写稿。1931年1月最后一次被捕,2月7日被害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

殷夫是继郭沫若、蒋光慈之后,现代文学史上又一位重要的革命诗人。鲁迅称他的诗“属于另一世界”,“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白莽作<孩儿塔>序》)。本卷全文选入根据鲁迅收存的殷夫手稿编印的全本《孩儿塔》,所据版本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孩儿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胡也频,福建福州人,幼名胡培基,1903年5月出生。祖父是当地著名京剧艺人、戏班班主,5岁时祖父去世,后因父亲经营不善两度失学,15岁时被送人福州祥慎金铺当学徒,生活在责骂和欺侮里。1920年离乡出走,改名胡崇轩,人上海浦东中学求学,一年后入免学费的天津大沽口海军预备学校学机器制造。不久海军学校停办,流落北京,以给公寓老板做杂事维生。在同住公寓的大学生的影响下,对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发生了兴趣并阅读了许多作品。1924年参与编辑《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开始在该刊发表小说和短文。同年夏认识丁玲,结为伴侣,期间写作了大量象征主义风格诗歌。1928年春到上海,与丁玲、沈从文共同编辑《中央日报》副刊《红与黑》及《红黑》、《人间》杂志。期间受到革命文学的论争影响,学习了一些苏联文艺理论书籍。1929年夏因经济原因到济南山东省立高中教书,旋因在学校里支持、指导学生成立文学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普罗文学遭山东省政府通缉,逃回上海。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被选为执行委员,任工农兵通讯运动委员会主席。同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曾代表“左联”出席在上海秘密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出席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代表。1931年1月17日在东方旅社出席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时被捕,2月7日牺牲。

胡也频一生的创作,体现了时代思潮的多方面影响,艺术上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和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在他不同阶段的诗歌和小说中都得到了较突出的体现,从而也显示了他在创作上的出众潜能。本卷选入胡也频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8篇、长篇小说1部,以见一斑。选文所据版本均为余仁凯编((胡也频选集》(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冯铿,广东潮州人,原名岭梅,冯铿是笔名,1907年10月出生于教师家庭。父母均为浙江官宦人家后代,父亲谋生无道,诗赋会友,母亲精通国语、粤语、客家话和潮州话,曾在汕头友联中学任教。由于家中书香浓郁,冯铿自幼喜爱.文学,1921年进入友联中学学习,成为学校文学社团骨干。1925年被选入汕头学生联合会,投身大革命浪潮,同时勤奋写作,参与编辑校刊《友联期刊》等,在同学中获“大作家,女演员,女革命家”之称。此一时期发表的短篇小说多以底层贫苦女性为题材,已具备相当水准。1926年底毕业于友联中学,到乡间小学任教。“四·一二”事变后广东城乡一片混乱,冯铿亦在白色恐怖中流亡数月。1929年春到上海,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职业革命者的道路。1930年加入“左联”,并于同年5月与柔石等代表“左联”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1931年2月7日牺牲于龙华狱中。

冯铿1928年以前所写多为抒情小诗和关注妇女命运的短篇小说,到上海后进入平生第二个创作的高峰期,先后创作并发表了诗集《春宵》,随笔《一团肉》等多篇,短篇小说《遇合》、《小阿强》、《红的日记》等10多篇,中篇小说《重新起来》和《最后的出路》。其中《小阿强》描写了苏区一个少先队长的英勇事迹,是一篇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作品;《红的日记》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一个名叫马英的红军女政工队员的火热战斗生活和思想感情。这两篇与柔石的《一个伟大的印象》、胡也频的《同居》,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一批直接反映和热情讴歌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战斗生活的文学作品。

本卷选入冯铿小说代表作《小阿强》、《贩卖婴儿的妇人》、《红的日记》、《重新起来!》四篇,所据版本均为李伟江编、冯铿著《重新起来》,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张业松

目录

凡例

前言

殷夫

孩儿塔

胡也频

梦后

北风里

活珠子

小小的旅途

往何处去

傻子

四星期

同居

到莫斯科去

冯铿

小阿强

贩卖婴儿的妇人

红的日记

重新起来!

编后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总目

序言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在编选过程中除了直接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编委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还得到人选作者的家属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信息和资料,特此铭记,以表谢忱。

2010年3月

内容推荐

殷夫是继郭沫若、蒋光慈之后,现代文学史上又一位重要的革命诗人。鲁迅称他的诗“属于另一世界”,“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白莽作<孩儿塔>序》)。本卷全文选入根据鲁迅收存的殷夫手稿编印的全本《孩儿塔》,所据版本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孩儿塔》。

胡也频一生的创作,体现了时代思潮的多方面影响,艺术上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和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在他不同阶段的诗歌和小说中都得到了较突出的体现,从而也显示了他在创作上的出众潜能。本卷选入胡也频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8篇、长篇小说1部,以见一斑。

冯铿,广东潮州人,原名岭梅,冯铿是笔名,冯铿1928年以前所写多为抒情小诗和关注妇女命运的短篇小说,到上海后进入平生第二个创作的高峰期,先后创作并发表了诗集《春宵》,随笔《一团肉》等多篇,短篇小说《遇合》、《小阿强》、《红的日记》等10多篇,中篇小说《重新起来》和《最后的出路》。本卷选入冯铿小说代表作《小阿强》、《贩卖婴儿的妇人》、《红的日记》、《重新起来!》四篇。

编辑推荐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

本书为该文库中的一本,主要收录了“左联五烈士”中殷夫、胡也频、冯铿三位作家的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殷夫胡也频冯铿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业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5738
开本 32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4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5.01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3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