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梦也何曾到谢桥
内容
内容推荐
京味小说旗手、“格格作家”叶广芩的《梦也何曾到谢桥》是其自选的精萃中短篇小说集。作品收录了《状元媒》《逍遥津》《梦也何曾到谢桥》《扶桑馆》《夹金山穿越》《乌鸦卡拉斯》6篇中短篇小说。
其中书写故乡北京主题的作品用质朴的文字、生动的描写、细腻的情感讲述了京城大宅门内外的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的故事,内容取材自作者的童年记忆,有父辈的婚姻、兄长与自己的成长,流露出对满族贵胄后裔留恋曾经的辉煌不思进取的无奈,对传统文化没落的叹惋,却清醒而不悲凉、不瘟不躁,京味十足的生动语言使老北京的故事更有魅力。
《夹金山穿越》是叶广芩的穿越小说,在大雾迷茫中,令今天的人们遇到当年翻越雪山的红军。《乌鸦卡拉斯》则是她取材于旅居日本时经历的趣事,反映出异域文化差异,视野更加广阔。
导语
《年轮典存》文集是当代中国SHOU次以代际为出版单元推出的文学作品集,收录“40后”-“90后”六代优秀作家的经典中短篇小说集。《梦也何曾到谢桥》作为“40后”作家叶广芩的作品集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作者的中短篇小说文化底蕴深厚,几乎包揽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柳青文学奖、萧红文学奖、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国环保文学奖等各种奖项。
故乡北京、陕西秦岭、旅日经历是叶广芩作品的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代表作在这一本书中都有收录,全面展示一位作家的创作历程。
这是一部了解中国末代贵族的生活与文化心态不可不看的作品。
叶广芩是满族叶赫那拉氏,出身贵族的格格作家,慈禧太后的侄孙女,清朝最后一位皇太后隆裕太后的亲侄女。她书写大宅门里贵族后裔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空前绝后。
本书收录叶广芩著名的大宅门主题作品外,还收录有穿越小说《夹金山穿越》和写中日文化差异的《乌鸦卡拉斯》等作品,让读者对格格作家的作品风格有全面的了解。
书评(媒体评论)
叶广芩是中国文坛的名家,才华横溢,又特别
心静,在娱乐化消费化的年代,她坚守着对文学的
神圣感,忠诚地以笔写心。
——贾平凹
就我的印象,无论是叶广芩的家族小说,还是
她写陕西民间乡土的小说,都有一种独特、深刻、
个性化的体验。她在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中,
完成了一个较为完美的创造。
——陈忠实
叶广芩的京味,头一条是有“墨香”,不造作
,不拿捏,从容舒展中流露书卷翰墨之气。叙事写
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
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邓友梅
精彩页
那天我们在谢家吃的是炸酱面,跟我们家的香菇小鸽子肉炸酱不同,谢家的酱是用虾米皮炸的,面码儿是一碟萝卜丝、一碟煮黄豆。面是杂面,捞在碗里有一股淡淡的豆香,勾得人馋虫往上翻。六儿捞了一大碗面蹲在一边去吃了,他不跟我们一起坐,大约是觉得拘束。我看见六儿从缸盖上头揪了一大头蒜,很细心地剥了丢在碗里,白胖胖的蒜瓣晶亮圆润,在面的搅拌中上下翻动,在六儿的嘴里发出嚓嚓的声响……
我说我也要吃蒜。
谢娘就剥了几瓣给我,说这是京东的紫皮蒜,是她留着做腊八蒜用的,让我留神别辣着。我们家也吃蒜,都是厨子老王用小钵将蒜砸了,刮在青瓷小碟里,润上小磨香油,远远地搁在桌角,谁要吃,拿过来用筷子点那么一下就行了,没见有谁捏着蒜瓣张着大嘴咬的。
我也学着六儿的样子狠狠地咬了口蒜,不管不顾地大嚼起来。没嚼两下,一股辣气直冲头顶,连眼泪也下来了,一张嘴已经分明不属于我。谢娘和父亲慌得丢下手里的饭来照顾我这张嘴。泪眼蒙眬中,我看见六儿蹲在门边,低着头无动于衷,照旧吃他的面。看他那冷漠神情,我恨不得再在那张脸上抓一把。
又吃了面,又喝了水,总算将那轰轰烈烈的辣压了下去。谢娘要将剩下的蒜拿走,我说,别拿,我还要吃。谢娘说,你不怕辣呀?我看了一眼六儿说,不怕。父亲说,我说这孩子拗,她就是拗,瞧,她的王八劲儿又上来了。
蒜的香是无法抗拒的,特别是那辣,更具备了一种挑战的魅力,吃过了这样的蒜,我才知道,我们家饭桌上那碟子里的物件,简直不能叫作蒜。炸酱面我吃过不少,却从来没有吃得这么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过。谢家的炸酱面是勾魂儿的炸酱面。
走的时候父亲将一沓钱塞给谢娘,谢娘死活不要。我和六儿站在一边,看着他们推让。我觉得他们俩的动作很像一出叫《锔大缸》的小戏。六儿大概没有这样的感觉,他咬牙切齿地靠在门框上运气。后来父亲把钱搁在桌上说,眼瞅着就立冬了,你得多备点儿劈柴和硬煤,给六儿添件棉袍,买双棉窝,别把脚冻了。
六儿插言道,我冻不死。
谢娘狠狠瞪了六儿一眼,六儿一摔门出去了。
谢娘最终当然留下了父亲的钱。
带着满嘴的蒜味儿,我跟着父亲坐车回家了。在车上,父亲对我说,回家你娘要问你吃了什么,你千万别说炸酱面。我说,不说炸酱面说什么呢?父亲说,你就说在隆福寺后头吃的灌肠。父亲又说,也别提桥儿胡同这家人,省得你娘犯病。我说,我绝不会提,我提他们干什么!父亲说,这就对了,要是这样,以后我就常带你出来玩儿,你想上哪儿咱们就上哪儿。想及六儿的嘴脸,我对父亲说,谢家这个六儿不是东西,他比咱们家的老六差远了。父亲说,你怎说他不是老六?他就是咱们家的老六托生来的,你没看他的眉眼、神态、性情跟咱家的老六整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差分毫?他也有角,比老六强的是他生在了贫贱之家,占了个好生日,咱们家那个死了的老六不傻,他是算计好了日子才托生来的。我问这个六儿的生日怎的好。父亲说,他是二月二呀,是龙抬头的日子,龙春分而升天,秋分而入川,这是顺。可咱家的老六,生在冬月,时候不对,他不弯回去等什么?
这个六儿是我们家老六托生来的,他与老六是一个人!这事让我不能接受。
我问父亲,六儿也是您的孩子吗?
父亲说,你说呢?
我说不知道。
父亲说,我也不知道。
那天回家,母亲在二门里接了我和父亲。母亲嗔怪父亲带着孩子一走走一天,让她在家里惦记。父亲只是用掸子掸土,不说话。刘妈摸着我的辫子说,我的小姑奶奶,您哪儿弄来这一脑袋糨子呀?我说是六儿抓的。母亲问六儿是谁,没等我张嘴,父亲接过来说,是东单裱画铺的学徒。刘妈说,他一个裱画儿的,裱我们孩子的脑袋干什么?真是的!母亲说,准是丫儿淘气了。父亲说,让你说着了。
父亲说完冲着我笑了笑。
看父亲“演戏”,我觉得挺有意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梦也何曾到谢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广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571705
开本 32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22-10-01
首版时间 2022-10-01
印刷时间 202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64
CIP核字 2022157414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