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剩余价值转移与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价值转形理论系统地阐述剩余价值转移的机制,以此为切入点和逻辑起点,揭示西方经济学普遍忽视的国际贸易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存在的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结合详实的数据说明商品垄断与金融垄断引起的剩余价值转移,分析剩余价值转移的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效应。运用价值转形理论系统阐述剩余价值转移机制,不仅能够体现价值转形理论的应用价值,而且为研究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还是成反比、资本积累规律、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经济危机等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难点问题提供新视角,对于拓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的研究,有助于认清西方经典贸易理论的庸俗性,有助于深刻认识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不利地位,有助于深刻地认识到国际垄断资本的食利性,有助于从剩余价值国际转移角度理解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作者简介 王智强,河南焦作人,经济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马克思经济理论及其应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世界经济》《当代经济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价值转形与剩余价值转移 第一节 价值价格范畴辨析 第二节 企业或部门之间的剩余价值转移 第三节 国家之间的剩余价值转移 第四节 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垄断力量与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的经验分析 第二章 对西方古典贸易理论的批判性考察 第一节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评析 第二节 按照剩余价值转移思想研究H-O-S定理 第三章 商品垄断与剩余价值国际转移 第一节 最终产品卖方垄断与剩余价值国际转移:以全球高档汽车市场为例 第二节 中间产品卖方垄断与剩余价值国际转移:以全球铁矿石行业为例 第三节 劳动力商品买方垄断与剩余价值国际转移:以代工iPhone为例 第四节 中间产品买方垄断与剩余价值国际转移:以农产品、石油、稀土为例 第五节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跨国企业垄断利润探析 第六节 补充说明 第四章 金融垄断与剩余价值国际转移 第一节 金融业垄断转移货币财富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金融业垄断与货币财富国际转移:以华尔街大型跨国银行为例 第三节 美元垄断与货币财富国际转移 第四节 关于金融垄断与剩余价值转移的进一步思考 第五章 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的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效应 第一节 剩余价值国际转移与“价值总量之谜” 第二节 剩余价值国际转移与经济增长 第三节 剩余价值国际转移与资本积累质量 第四节 剩余价值国际转移与一般利润率变动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剩余价值转移与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智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8386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0 |
出版时间 | 2022-10-01 |
首版时间 | 2022-10-01 |
印刷时间 | 202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8 |
CIP核字 | 2022125708 |
中图分类号 | F014.3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2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