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略人生规划(中国版的成功之路)
内容
编辑推荐

进入职场的你是否因为找不到职业定位而迷茫?创业的你是否知道企业家的精神和要素?你是不是不能解决复杂社会关系,常常心力憔悴?作为父母的你是不是无时无刻都关心着孩子的未来,却又不知道怎样帮助他们?

本书为帮助人们发展人生而作。当代人对人生的迷茫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无数的人都渴望找到一条适合自我发展的道路,渴望知识、智慧、财富、人际关系和事业的顺利成长。本书以系统论的方式对人生进行了战略层次的剖析,在心智发展、知识体系构建、人生导师、创业等关系人生的重大命题方面有一定的创新。

内容推荐

人生的迷茫源于认识的不足,视野的狭隘和经验的局限,而克服局限性的一个方法,就是以战略为起点,用思想的“登高望远”,进行一次人生的俯瞰。强调人生的战略性,关注人生发展中的心智成长、知识学习、人际关系构建、职业发展等关键领域,是《战略人生规划》书名的由来。

人生路漫漫,迷茫常相伴。对人生的迷茫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许多人找不到发展的方向,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很多人走上了工作岗位后却发现原来学非所用,或学非所长,学非所爱……人生的问题真是太多了!在教育系统有巨大缺陷,经济社会动荡复杂,普通民众缺乏稳定感、方向感和安全感的当下之中国,无数的人都渴望找到一条适合自我发展的道路,渴望知识、智慧、财富、人际关系和事业的顺利成长。本书为帮助这些人们发展人生而作。

目录

总序 迎接伟大的思想繁荣时代

本书自序 迷茫多因心智小,欲解人生且登高

第一章 人生的战略思考

 用心规划的人生更容易成功

 对人生战略观的诠释

 战略人生,从确立人生的定位和目标开始

 案例分享:战略对人生的价值

第二章 职业发展篇

 职业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

 职业发展的上、中、下“三策”

 欲入职场,先修炼职业精神

 职业的三重境界

 寻找一个好的职业平台

 关于职业定位的三点建议

 求职面试的哲学思考与方法技巧

 好领导常常胜过好组织

 案例分享:一个部委“无为青年”的职业转型

 旧文链接:“以应试为中心”到“以就业为中心”的

 时代已经来临

第三章 创业篇

 “我是企业家”宣言

 创业三项要务:建班子、定战略、创文化

 创业四要素:梦想、激情、自信、智慧

 创业的五个策略

 创业的六项辩证

第四章 社会关系发展篇

 人与社会阶层

 “圈子”及其价值

 寻找志同道合者

 发现并实现他人的利益

 爱是一切关系凝聚的核心

 常有感激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经营人际关系的其他重要原则

 如何看待和处理社会关系中的丑恶现象

第五章 心智发展篇

 什么筑就了你的心智空间

 胸襟与理想使命

 思想力的发展

 人生的信念与价值体系

 案例分享:理想与心灵的重塑

 旧文链接:给女儿的一封信

第六章 知识发展篇

 一个误导一代中国人的学习理念

 语言的力量

 诗与诗意的人生

 金融、理财——知识的“维生素”

 哲学——提升生命的价值

 历史——人类生生不息的人生导师

 政治学、军事学——培植大智慧的学问

 经济学——源头狭隘的理论

 管理学——平凡的常识与文明的辉煌

 宗教——心灵的慰藉

 科学——价值与局限性

 向经典学习

 对经理人员知识发展的建议

 案例分享:两个学子的成功专业转型

第七章 人生导师篇

 人生导师及其五项基本职责

 理想的人生导师素质要求

 如何寻找一个优秀的导师

 中国高校中的导师问题及需要的变革

 普及企业的导师制度

 人生导师与民营企业家下一代培养

 案例分享:超越企业战略——一个企业家“家庭战略”的提出

后记:我的“人生发展教育”之旅

试读章节

第1章 人生的战略思考

人们对人生的感喟,千古以来绵延不绝。

波斯大帝带着百万大军西征希腊,过海勒斯朋海峡时,他站在将台上看自己的大军由桥船上源源不断地渡过海峡,忽然涕泪满面:“我想到了人生短促,看这样多的大军,百年之后,没有一个人能够活着,心中突然产生哀悯。”东晋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人生永远都是单向的旅程。秦始皇雄才大略,他为了长生不老派出了庞大的徐福船队去寻找仙方,但有始无终;而孔子在川上发出了对生命最深沉的叹咏:“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正因为人生短暂,而要在短暂的人生中创造辉煌,实现理想和幸福,就需要思考,需要谋划,需要经营,需要一种战略的视界去观察,去审视,去规划——就像高翔的雄鹰一样鸟瞰大地,洞察自身生存的环境,捕捉生命发展的机遇。

用心规划的人生更容易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

1944年,美国洛杉矾郊区的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15岁少年约翰·戈达德在《一生的志愿》表格上认真地填写了127个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思山;骑上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写一本书……

写完后,他给每个目标编号说:“这就是我的生命志愿,我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一一完成它!”

16岁那年,他和父亲到了乔治亚州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艾佛格莱兹探险,他完成了表上第一个项目;

18岁的秋天,他踏着漫天落叶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20岁的时候,他成为了一名空军驾驶员;

21岁的时候,他已经到21个国家旅行过;

22岁,他在危地马拉的丛林深处发现了一座玛雅文化的古庙。同年,他成为了“洛杉矶探险家俱乐部”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成员……在亚马逊河探险时,他几次船毁落水,差点死去;在刚果河,他几乎葬身鱼腹;在乞力马扎罗山上,他遇到雪崩,甚至被凶猛的雪豹追逐。将近60岁的时候,他已经实现了127项目标中的106项。这在一个普通人看来实在是一个奇迹。

由此可见,人生是需要用心经营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经营着自己的人生。歌德曾经指出:你适合站在哪里就站在哪里。任何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不过有的导演高明一些,有些导演蹩脚一些而已。

为了让自己的兵学发挥价值,孙子离开齐国远赴吴地,献《孙子兵法》十三篇于吴王,并辅助吴王成就了一番霸业。

李斯受到老鼠生存环境的启发,投奔秦国,登上了秦国丞相的宝座,也为秦国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代领袖毛泽东,年轻时即有雄才大略,志怀兴国,从读书开始就广泛涉猎政治、历史、哲学等经世治国之书,取思想致胜之道,终于成为一代开国伟人。

至于悬梁刺股、卧薪尝胆、闻鸡起舞……都不过是经营人生的一种策略。为了实现人生总体价值最大,韩信甚至可以容忍胯下之辱;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最疼爱孩子的父母也会在清晨把孩子从床上赶起来去读书。那些在山村中穷困潦倒的农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读书,这又何尝不是经营自己延续的生命。在他们看来:哪怕生命是一出悲剧,也要演出内心人格的壮美。

然而现实生活中,对人生缺乏系统思考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人在这个世界中沦为庸常,成为这个社会中随波逐流的一分子。到老年的时候才发现“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唯有悲痛哭号而已。

对人生战略观的诠释

“战略”,是一个常用于军事学和管理学的术语,最初源于军事学。希腊文中“战略”(strategicon)一词的词根就是“将军”(general)的意思,因此从词根看,“战略”的根本含义是指“将道”(generalship),后几经演变,在军事上,“战略”的含义主要指战争的方略和艺术。

为深刻把握“战略”的含义,我们引用几个军事学中“战略”的定义:

毛泽东说:“研究带有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

克劳塞维茨(西方著名军事思想家,《战争论》一书作者)说:“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在战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的科学和艺术。”

还有其他许多不同的对“战略”的定义,限于主题和篇幅,不再罗列。

“战略”一词起源于军事,后来在各个方面都有所运用。我个人对“战略”的定义是:

“战略是对系关全局性的问题进行整体的、长远性的和解决根本性问题的谋划”,战略强调整体性、系统性、预见性和根本性。

由此,本书所说的“战略人生”,有“人道”的深层含义,我给出的定义是:“站在人生的整体的高度,审视和发展自我,发现社会的机遇,合理配置和扩张自身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创造人生的成功和幸福。”

下面就从战略人生的概念开始,重点解读战略人生的几个方面:(1)完整的人生观,即整体、系统和长远的人生观;(2)对人生的战略远见;(3)深刻的认识自我;(4)直指人生的根本命题。

完整的人生观——把人生视为一个整体,

人生是一系列连续过程和事件的总和,任何—个生命的火花都具有意义。

战略人生理念,首先是强调人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长远性,把人生的全部过程和全部的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看待。如果不把人生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就很可能找不到人生发展的正确答案,甚至无法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偷为什么会偷东西?因为他没有将人生当做一个整体看待,他认为偷是最富有效率的“劳动”,但为了这个最富有效率的“劳动”,他可能失去一生的幸福。

贪污为什么会产生?是因为贪官把财富看得太重,没有考虑到幸福人生还有其他更有价值的成分,如精神的崇高对人形成的意义世界,心灵坦荡的人生价值。这是一种局部价值观和功利价值观取代了整体的、系统的价值观的错误。

为什么有人在工作中偷懒?因为他看到的只是暂时的享受,而不知道作为整体的人生,他的偷懒,导致了人们对他职业精神的否定,他事业的前景因为偷懒而变得暗淡。

为什么有人行骗?因为他在一次的骗局中获得成功,而忽略了行骗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失去的信赖以及因为犯错、犯罪所可能产生的巨大风险,这也是缺乏人生整体观的一种表现。

新东方校长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中提到了两个故事,如果用整体的人生观剖析,就能读出其中的玄机。

第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企业家,他大学时候班里有一个同学,家庭比较富有,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来。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结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个。尽管苹果是他的,不给你也不能抢,但是从此同学们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孩子太自私。后来这个企业家办事业很成功,而那个吃苹果的同学还没有取得成功,就希望加入到这个企业家的队伍里来。但后来大家一商量,说不能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表现过分享精神。

第二个故事,说是俞敏洪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一直具备有为同学服务的精神。他到北大后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是四年,以至于俞敏洪的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俞敏洪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做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俞敏洪有打水的习惯,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俞敏洪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又过了10年,到了1995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俞敏洪希望找合作者,结果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他的那些同学。这些同学在大学的时候都很优秀,其中包括后来加盟新东方的王强老师等。俞敏洪为了诱惑他们回来还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俞敏洪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俞敏洪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他们还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

……

P1-6

序言

迷茫多因心智小,欲解人生且登高

我希望并相信,在迷茫中探索人生道路的人们以及众多家长均能从本书中有所收益。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万里长江的奔腾浩荡,源于它来自壮阔高原的源远流长。它,发端于高山之巅,其源头之水虽仅仅是滥觞,然而它不断汇聚,点点滴滴,锲而不舍,凝戌细流,穿越巨石,最终形成了浩浩荡荡的大势。类同于由点滴之水到宽广长河,人的生命也是一个由幼稚走向成熟、由狭隘走向广阔、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而我们要探索的是,如何穿越迷茫,走向成熟和成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看得远,必须站得高。人生的迷茫源于认识的不足,视野的狭隘和经验的局限,而克服局限性的一个方法,就是以战略为起点,用思想的“登高望远”,进行一次人生的俯瞰。强调人生的战略性,关注人生发展中的心智成长、知识学习、人际关系构建、职业发展等关键领域,是《战略人生规划》书名的由来。

本书为帮助人们发展人生而作。人生路漫漫,迷茫常相伴。对人生的迷茫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许多人找不到发展的方向,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很多人走上了工作岗位后却发现原来学非所用,或学非所长,学非所爱……人生的问题真是太多了!在教育系统有巨大缺陷,社会经济动荡复杂,普通民众缺乏稳定感、方向感和安全感的当下之中国,无数的人都渴望找到一条适合自我发展的道路,渴望知识、智慧、财富、人际关系和事业的顺利成长。

人生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传统的教育无法实现人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历史责任,无数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就说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如果不能站在人生发展的系统高度开展有效的人生规划,普遍的就业难题几乎无从破解。为此,本书希望能够为人生的发展找到一些重大命题的解决之道。比如,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各类知识有何价值?该如何有选择地学习?再比如,一个“以就业为中心”的时代正在开始取代“以应试为中心”的时代,学生及家长们是否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重大变化并开始做必要的准备?

我尤其建议各位家长认真阅读此书。

家长是孩子人生的起点和基础,孩子的一生是否幸福,是否富有成就,与家长的事业成就及心智水平有着莫大的关系。青少年由于知识、经验、智慧的缺乏无法洞察人生,他们常常需要家长的引导和帮助才能更好地成长,这就要求家长有系统而深刻的人生发展知识和广阔的人生视野。人的成长是从孩子开始的,经历儿童、小学、中学、大学以至更高的阶段。但是,家长们可能发现,对孩子长期倾注心血并满怀希望与喜悦的父母,直到孩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合适工作之际,才深受打击并开始反思对孩子的教育:也许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发生了重大的偏差和失误,但现在已经有些后悔莫及!事实上,不仅是传统的教育不能满足人生发展的迫切要求,传统的家庭教育以及家长对孩子的人生发展规划都存在大量的问题,这些都是在多数家长毫不觉察的情况下产生的。阅读本书,相信对家长们开展子女教育及对子女进行有效的人生规划将大有裨益。

本书为发展人生的实践而作,重视实用的价值。然而,我们生逢于一个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但本书的立意并不愿意单纯地迎合这种时代要求。我认为,人生应当有超越实用、超越功利的崇高意义,应当在生命中注人一种使命、理想与激情,应当在实现人生财富梦想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人生的目的,永远是为尊严和幸福而来,是为一个自然、和谐、健康、丰盛的美好人生而来。

什么是美好人生?美好人生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美好人生是“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英逸:美好人生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追求:美好人生是“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欢快;美好人生是“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雄阔:美好人生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勃勃生机:美好人生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谊;美好人生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伟大母爱;美好人生也是“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的奕奕神采……

美好人生不只是物质财富的丰盈,更是来自灵魂的充实和满足,是“物质上知足常乐,精神上自强不息”的统一体。立意于美好人生的终极追求,着眼于人生的战略性谋划,实践于人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对本书的最好诠释。

本书的出版,得益于许多人的帮助。感谢我过去的同事、朋友吴家喜博士、张竞开先生、果占强先生、房林堂博士,他们在我早期的写作中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参考案例;感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中心宋增民教授对本书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感谢廉勇老师等编辑团队为本书所倾注的大量心血和宝贵建议。

后记

我的“人生发展教育”之旅

人生发展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中国教育的基本缺陷,也正在于人生发展教育的不足。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是一个追求成长,渴望自由、解放和幸福的诗意人生,而不只是一个会读书、会写字、会工作的训练有素的“功利人”或“职业人”。

因为人生发展教育在中国的缺失,开展人生发展教育这项工作就有着更远大的意义,也成了我耕耘数年的人生理想。

就我个人而言,对人生发展规律的探索是一个从自发到相对自觉的过程。最早开始“人生教育工程”之旅是在我的中学时代,那时我还只是一个热情而充满好奇心的少年,看到自己的弟弟妹妹以及叔伯家弟弟妹妹们多数成绩较差,我就用我自己的激情、理想和信念,以及创造性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确立人生的理想与信念。这个自发的教育过程是富有成效的,后来弟弟妹妹们共七人考上了大学、研究生甚至出国,这在当时考大学很难的时代,在教育相对落后的苏北农村,还是非常了不起的。

另一件快速改变一群人的事情,是我对民航总局下属某集团参加MBA考试学员的培训。2002年,应该集团的邀请,我为集团备考MBA的学员提供了一次两个半小时的激励性培训,所采用的方式,仍然是一种理想与信念的引导为主,辅助一定的学习方法。后来这批学员的考试很成功,以往年份十几位报考者中往往只能考取二三人,经过我培训的这批学员,九人参考,考取了八人。

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我这个搞企业管理层讲课的老师居然还会给小学生做报告。2005年,那时我的女儿还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读书,我因为在一次家长会上简单随意的几句发言,班主任非常认同,就与几位学生家长要求我给全体五年级学生及家长做一次人生发展方面的报告,于是我就作了“为了美好的人生”这次报告。这次报告会上,我感受到小学生在追求美好人生上的强烈渴望以及生长在幼稚童心上的那些丰富多彩的无数梦想。

大约是因为对我的人生发展理念的认同,时常有一些家长要求我给他们的孩子提供人生指导,我也由此帮助一些青少年获得了人生的重大转变。其中,有个高中男孩,由于家庭、自己的学习以及身体健康方面都出了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就诊了许多知名专家,但均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后来,应孩子父母邀请,我特地与孩子及家长长聊了一个晚上,从下午5点多至深夜近11点,成功地解析了孩子的主要心理过程,找到并解构了孩子的心理症结,治愈了孩子的心理疾病。这些事件,使我越加坚信,心智的开发,心智空间的发展是人生发展的重中之重。

人生发展不仅在青少年身上有强烈的需要,对社会有较成熟认识的硕士生、博士生等也有很强的需求。在我接触的一些博士生中,许多人曾明确地表示,读书占据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回顾求学的生涯,对人生和社会却又似乎没有很清晰的认识。

2004年,作为北大校友,我荣幸地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邀请担当学院校外辅导员。校外辅导员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他们在专业的学习之外,更全面和系统地发展他们的人生。这个辅导员的角色自2004年开始直到2008年这届学生毕业,虽然我对同学们的指导和交流都不是很充分,但这个职责也促使我更多地考虑人生发展的问题,考虑如何才能对成长中的青年才俊有所帮助,因而也推动了我在人生发展教育方面理念的完善与发展。

因职业关系,我常应邀为各类机构开展管理研究、管理咨询和教学培训,在大量的接触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企业家、各级管理者对人生教育的关注丝毫不亚于其对管理的关注。记得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次干部培训中,当我略为涉及到人生教育时,几乎所有的学员都一致要求我暂时停下所讲授的管理课程,给他们多讲一点人生发展方面的内容。

一些高级管理者也对人生发展存在着困惑。过去,我曾经帮助多位高层管理者完成了他们事业发展思路的重大转折,其中的部分人士也由此完成了事业的重要转变。

对人生进行发展的规划,是一个十分综合的问题,对于企业家而言,也往往与企业管理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从事高层次的人生发展探讨,就需要与多样化的人群有一个深层对话的共同基础,这都给开展人生探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与企业家进行人生及企业发展方面的探讨,除了企业管理、产业发展以及社会问题这些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外,经常会进入到“思想的对话”,许多时候是一种哲学的探讨,也只有进入到这个层次的探讨,才能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产生调整,也才能从根本上确立企业家家庭与企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以及各自的发展方式。

比如,我在帮助多个民营企业开展管理咨询的时候,也对这些民营企业家提供了个人及家庭发展方面的咨询意见。这些民营企业家多数事业发展得都不错,有的还是中国的“财富上榜人物”。与我首次接触时他们多数都是在考虑自己的企业如何更上层楼,但经过我与他们进行“家庭战略”的探讨后,多数企业家都从关注企业转而更为关注家庭,其事业与人生的安排都做了一定的甚至较大的调整,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与企业家的接触往往是从开展管理咨询开始的,但由于对人生发展的探讨,却常常在管理咨询之外开放着另外的合作成果之花。那就是:给企业家及其家庭带来了人生及事业方式的转变,有的企业家认为这是比帮助企业发展更为重要的事情。毕竟,人生是大于单纯的财富和事业的。因为有企业家们的这些认同和鼓励,将管理咨询与人生发展咨询相结合,已经成为我从事管理咨询的特色之一。

在人生教育方面,重要的不是教育的时间,而是教育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爱以及对被指导者的透彻理解。在指导人们成长的过程中,许多是在短短的二至四个小时的对话中完成的,这也是我乐此不疲的重要原因,因为在几个小时里能够对人的一生提供积极的帮助,那是多么有价值的一件事情!

当然,人生的指导也不是每一次或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能够成功,越是成功者和思想成熟的人,其思想的调整就愈加困难。因为思想的改造是一个用新思想打破旧思想的过程,旧思想的形成都有它事实上的“合理性”。真正的挑战也正在于此,人生教育工作的核心正是思想的发展和解放。

自我最早在1981年开始自发的人生发展启蒙,至今已经有近28个春秋了。值得高兴的是,随着年龄的与日俱增,个人在人生发展方面的理念、思想与方法也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态势。今天,在回顾过去人生发展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形成这部著作,这就是本书的由来。

人生是一个真正的万花筒,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想观念,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象。因此,一部关于人生的著作,也就不可能给出人生所谓的“正确答案”。我所希望的是,本书或多或少地给读者一个新的人生视角,给读者一点点的人生启迪。若如此,我将倍感欣慰。

岳川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略人生规划(中国版的成功之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岳川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94634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