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天台学纵谈(首届中华天台学研讨会文萃)/中华天台学系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天台宗是隋代智者大师居天台山时所开创,所以称为天台宗。本宗的教义,主要依《法华经》,所以也称为法华宗,唐代中期传到日本,被尊为天台学。“天台学”不仅仅是指“天台佛学”,而是涵括了与“天台山”有关的儒道各种学说。本书系中华天台学丛书之一。汇集了天台学方面的各研究成果,收录《天台学研究刍议》《天台学之成立、演化及其在新全球化时代的方法论意义》《论三祖慧思的天台禅思想》《天台止观对唐宋道教修持的影响刍议》等文章。 作者简介 朱封鳌,浙江天台人。中国名山名寺名现文化研究委员会顾问,华夏天台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中国佛学天台宗发展史》《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天台学史迹考察与典籍研究》《天台修持与台密探索》《朱封鳌天台集》等30多种。主编《中华佛缘人物志》《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中华天台学系列丛书》《天台山幽溪讲堂系列丛书》《江东佛教文化》等,多种著作获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文化奖。 目录 总序一 黄心川 总序二 杨曾文 缘起释月净 前言朱封鳌 天台学研究刍议杨曾文 论天台宗的“一心” 陈 坚 天台学之成立、演化及其在新全球化时代的方法论意义 吴忠伟 论《妙法莲华经玄义》带来的启示 沈海燕 论三祖慧思的天台禅思想 蒋九愚 毛 宁 天台止观对唐宋道教修持的影响刍议徐明生 天台宗圆融思想的现代意义杨维中 天台宗北宗的发现和研究 温玉成 台净融合理论与实践同源性分析赵俊勇 高明讲寺与近世天台宗的法脉传承马炳涛 略论天台学对中国佛教各宗的思想影响 朱封鳌 从《续高僧传》看高句丽僧波若的天台山缘 马宗洁 智顗大师的佛教思想与和合社会的建设 智利华 圆教至上,还是《法华》至上? 释慧成 九华山天台文化三题尹文汉 珠耀垢衣解,花飞宝座分——赵朴初居士与天台山国清寺的深厚法缘余世磊 首届中华天台学研讨会综述朱封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天台学纵谈(首届中华天台学研讨会文萃)/中华天台学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释月净//朱封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8063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4 |
CIP核字 | 2018222201 |
中图分类号 | B946.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