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焕英集/中国杂文
内容
编辑推荐

《孙焕英集》是《中国杂文》系列丛书之一,收录的是我国著名杂文作家孙焕英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内容推荐

《孙焕英集》收录孙焕英从事杂文创作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杂文代表作《话说康熙反腐》、《反腐败的文化怪圈》、《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一部倒序词典》、《谁该给谁让路的问题们》、《画圈》、《我选赵薇当代表》、《排队中国》、《学习》、《关于税》、《精读鲁迅所录尽数目录》等数十篇。

《孙焕英集》中的这些文章有事实、有根据、有分析、有理论、有文采,是非常优秀的杂文。

目录

死亡的石肪

琅瑚街的传说

反腐败也要“从娃娃抓起”?

“焦青天”:返祖人治的热闹

也说“群众的承受能力”

可怕的“公安腐败”

反腐败中的怪圈

掉价儿的“盛世”

谁该给谁让路的问题

话说康熙反腐败

还需要国际小乡村

作文异化为时政?

“无冕王”戴帽猴假面人

我选赵薇当代表

暗器

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一部倒序词典

盗卖国宝与流失国资

民族的赌素质

“盛世”全解

感慨美国儿童教导总统

奥运赛场哭笑谈

头脑先富起来

该落后时就落后

我们先前穷多啦

救灾现场谁最大

人和动物的比较学研究

局长穷了是新闻论

文艺创作可循“休耕法则”

从九部门复查一座办公楼想开去

论“民主承受力”

“多次批示”说明什么?

教你几招识官法

《地球进入溢智纪》论据摘抄

画圈

别了,纪委曾书记

数字万花筒

应赛教育:艺术早衰症

《经典废话集》书摘

反思论

想起了村旮旯的“土木系”

说“奔”

原来还真有“啃老族”

绪论“文人相抬”

“文化大国”自恋癖

排队中国

“农二代”,低头砸坷垃!

学习《感恩学》笔记

堵则思变

关于税

轿的随想

假如只有杏坛

难忘的“一校之长”

试读章节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哲理,最早者,大概是《荀子·王制篇》。

唐朝的勇谏之相魏征,曾以此来提醒皇帝。他把人民和政权的关系,比做水与舟的关系,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虽然皇帝听了未必悦耳,但还是从行动上照办了。所以,才出现了什么“贞观之治”、“大唐盛世”。历史上的诸多明君贤臣,也都以此作为座右铭,时刻不忘“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至理。作为社会主义政权的执政者,对这一道理,有着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几代领导人,不断地提醒自己:若腐败变质,脱离人民,就会亡党亡国。

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反其意而解并反其道而行者。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朝代之一——清朝便是。清朝廷在人主中原以后,第一个大举措,便是把居住在北京城里的老百姓统统赶走。为什么?视人民为洪水,怕水能覆舟。到了末期,怕水怕到简直是犯神经病的地步了。朝廷最初是为了享乐,动用了建设水师的军费来修造了颐和园。可颐和园建成后,登上佛香阁眺望时,他们害怕了:一片汪洋!水,就是百姓的比喻呀,这还了得?你们不是能覆舟吗?那好!我们就来一个用石头做的舟,让你们这水永远也覆不了我这石舫!

从此,颐和园中的石舫,作为清政权不可动摇、清朝廷不可推翻的象征,也是作为清统治者镇压人民的信号,矗立在了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面上。它要向世人昭示:水只能老实实地载舟,永远也不会覆舟!然而,满载清朝廷理想和希望的石舫,实在是不中用。石舫无恙,洋鬼子却打来了。他们为什么敢动武?就是瞄准清政府是腐败的。人们说落后挨打,实质是腐败挨打、镇压人民挨打。试想,清朝廷如不是腐败透顶,扼杀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中国怎会出现鸦片战争的败局呢?石舫无恙,老百姓造反了。而且,是一反到底,终于把清廷末帝从金銮殿上拉下并赶出了宫门。

石舫虽然未倒,但建造石舫的清政权却倒台了;石舫虽然未翻,但腐败的清朝廷却被推翻了。

北京颐和园的石舫,即便它永远不会倾复和沉没,但它却永远不会前进。这是一座没有生命的石舫,是一座死亡的石舫。

人们常谈论以史为鉴,以人为鉴,以镜为鉴。我想,人们不妨也谈论一下以石为鉴。

【原载1997年12月9日《中国文化报》】

琅瑚街的传说

出了保定古城宾馆,当面横着一条街。街牌上明白写着:琅瑚街。

好奇怪的名字!琅,有琅琊山;瑚,有珊瑚礁。一个在山上,一个在海底。两个异类怎么成了一个家庭呢?汉语中根本没有“琅瑚”这个词呀!

越想越奇怪,终于憋不住问陪同的人。

陪同的朋友笑了,讲了一段琅瑚街的传说:  保定府,原为直隶总督衙门所在地。自然,官贵不少。大概是为了官官相护方便吧,他们都住在了一条街上。老百姓视这些贪官污吏如狼似虎,自然,就视这条街为狼虎居住之处。后来说多了,议论多了,干脆就以“狼虎街”相称之了。

“狼虎街”,这个名字,当然不雅。岂止不雅,简直就是骂人!于此,达官贵人能高兴吗?可不高兴也没办法:抓不住证据,更抓不住人,定不了“诽谤罪”。

官贵们即“狼虎”们毕竟是读过书的人。这条街上的有能耐者,一拍脑门儿:着哇!何不顺水推舟用反面的素材来做篇正面的文章呢!于是。此人提笔写下了三个字:琅瑚街。从此,“狼虎街”变成了“琅瑚街”,“琅瑚街”的牌子,堂而皇之地立在了街头。尽管它不成词,但汉字的字也有内容,琅和瑚都是光彩的意思。

这就是琅瑚街的传说。

中国的官僚,治国无能,为己有方。这种化腐朽为种奇的力量,玩儿中国方块字为魔术的能耐,真让人叫绝。对于封建官吏的颠倒黑白的“琅瑚街术”,可以看做他们的本质。看到这一点,也就不会感到奇怪了。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当今我们的某些“为人民服务”者,似乎也传承了这类衣钵,很善于搞这种反面素材出正面文章的把戏。P1-5

序言

人类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的推进、发展,其分门别类日益精细——从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话、故事等逐步演绎出诗、散文、小说、戏曲。直到上个世纪初,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融合,又有了电影、电视剧等。

有一种文学艺术虽然在中国问世两千余年,由于后人未给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纪初,才从文学艺术谱系中分野出来,这就是古老而年轻的杂文。

人类和自然界大体都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萌芽、生长与消弭。两千多年来,杂文本应与小说、诗、散文、戏剧、音乐、电影等姊妹艺术一道,繁花似锦、根深叶茂。然而,它没有像先贤们渴望的那样,而是纤弱,时生时灭,时有时无,同其他汗牛充栋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去甚远。

时序到1915年,中华文学艺术宝库迎来新曙光,一个精灵出现了——杂文在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接受了!

杂文这个新成员一俟来到华夏,其特性便与众不同——首先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它不重复生活,不还原历史,不演绎过去,而最突出展示将来,预期社会走势,判断人间是非。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便告之,它向往和平、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杂文憎恶专制、昏聩、愚昧、野蛮、特权、贪婪、奴性、虚伪及假恶丑。杂文与其他文学艺术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就融于文学大家族,与各种文学艺术形成天然的血肉联系。它不像小说刻画人物,而是粗线条勾勒人与事;它不像诗、散文等那样纤细、抒情,而是明白如话,开诚布公。但杂文能够调动各种姊妹艺术如寓言、故事、说唱、戏曲、元杂剧等“为我所用”。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它就友好地“拿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学,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选择,才能解析身边社会的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但只有掌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适应人间丛林法则;杂文不是历史学,但人总应拨开历史雾障,略知历史长河的走向;杂文不是生理学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烁思想方法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杂文不是美学,但每篇优秀杂文无不抨击假恶丑,无不向往美、赞扬美……

理解杂文、认识杂文,才能与杂文为友,才懂得杂文的大爱。杂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书。

杂文打捞历史风尘,知耻近于勇。杂文对于文化批判,社会批判,历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来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杂文、讨厌杂文者,甚至欲将杂文从百花园中斩草除根,所以,杂文往往难以长成大树,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学艺术那般枝繁叶茂。有人说杂文偏激,有人说杂文片面,有人说杂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对杂文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以致于把杂文称之为乌鸦,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杂文身上。

杂文,曾为作者“惹”下多少祸根,有人曾因杂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杂文人曾为自己带来难以洗清的污秽。

然而,实践证明,杂文只能为民众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为杂文洗刷了一切不实之词,它为人们启蒙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本书作者共计三百八十位,分当代、现代、历代。

我们试图把1915年《新青年》“随想录”诞生前的杂文划为历代,1915年到1949年划为现代,从1949年到当今划为当代。

1915年“随想录”之前称之为杂文,主要是根据作品性质、特点,而不是按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谈的“杂文”。

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当代五十位杂文作家大体是根据五点遴选的。

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来,我曾在助手们协助下选编各种版本杂文集五十余部,选编如此大型杂文丛书,对我是一种尝试,深知其难度。这部《中国杂文》(百部整整花费我四年时间。杂文作品浩如烟海,读数百册杂文集、数百7-篇杂文作品,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这部大型丛书在国内尚无参照系,错讹在所难免,恭请诸位指正。

选编者2012年11月10日

于长春杂文选刊杂志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焕英集/中国杂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焕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416359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2013065515
中图分类号 I2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2
出版地 吉林
225
15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37:13